【认识】如何做好尿培养?
尿培养作为尿路感染必查项目,做好了可以辅助医生用药,帮助病人早日痊愈,反之,浪费资源,耽误病情。
要把培养做好,首先得了解尿标本取样方式以及鉴别标准,尿标本取样一般有三种方式:
清洁中段尿、导尿、耻骨上膀胱穿刺尿
对于阳性鉴别标准
(1)菌落计数,G+球菌≥1万个/ml,G-杆菌≥10万个/ml时,则报告细菌培养鉴定结果和药敏结果,不再报告细菌数量;
(2)培养结果小于以上规定时,则报告细菌菌落计数,通常不报告药敏,以免造成误导用药;
(3)如果细菌小于规定细菌数,但培养出的细菌较纯,病人又多为慢性泌尿系统感染时,则既报告细菌鉴定结果及菌落计数结果又报告药敏结果。
(4) 如果是耻骨上膀胱穿刺尿的话培养出来的任意数量的细菌都需做鉴定和药敏。
(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具体有无意义需结合临床,细菌数量,涂片结果等多方面因素)
对于阴性结果,有必要仔细斟酌
对于有症状病人的标本,很多时候培养出来都是无细菌生长,原因可能是以下几方面:
(1)采标本之前用过抗生素
(2)补液或大量饮水导致尿液稀释
(3)尿液在膀胱停留时间过短,未超过4个小时,没有给细菌繁殖提供足够的时间,常见于尿频尿急的病人
(4)感染部位没有和尿路相通
(5)厌氧菌、结核分枝杆菌,衣原体、支原体感染
(6)尿的PH过高或过低
镜检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有必要在培养之前做一个尿沉渣染色镜检,个人觉得没有镜检的尿培养,都是耍流氓,因为
(1)如果镜检大量白细胞伴某种纯细菌并且量多, 则致病菌可能较大 。
(2)如果大量上皮伴少量阳杆,则污染可能大。
(3) 如果大量纯细菌或混合菌,而未见到白细胞则尿袋尿可能性较大,不合格标本需重送。
(4)如果镜检到较多的阴杆或阳球,但是第二天培养未生长,则考虑厌氧菌感染。
(5)如果镜检未找到细菌,可染抗酸排除结核分枝杆菌。
所以单单通过单纯的培养来做培养的话有时候会忽略一些问题,甚至可能会搞错方向,发一些污染菌的报告给临床,不仅会浪费资源,还会误导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