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和站桩只看这一篇!儒释道三家修行硬核直透!看完便知修行和传武大门!

——马可五年太极寻根之旅体悟之三十八

本文作者简介:马可,学禅修三十年,学太极拳十五年。

为寻找太极真传,马可自2014年起,开启太极寻根之旅。

五年多来,每年耗时两个月,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终于找到自己心仪的太极真传,并创立《极禅自然(打坐)练功法》,揭开了修行和传武的神秘面纱。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身上都有一点儒释道的味道。

可是,我们对儒释道的硬核却知之甚少,甚至很多儒释道专业人也只懂皮毛。

猜你不信,儒释道三家的硬核就一个字:道。儒释道三家的硬核就两个字:悟道!儒释道三家的硬核就两个字:修道!

儒释道的硬核不但要知道,并且要做到,那样才算懂儒释道。

今天我负责断章取义,你负责拿走儒释道真意。

孔子弟子三千,悟道仅颜回一人!

儒家的硬核:坐忘。

很多人谈儒家言必称《论语》,貌似《论语》就是儒家的硬核。如果停留在这个层次,最多只能成为于丹——只得儒家皮毛,天天一本正经地地胡说八道。

《论语》是弟子整理的孔子语录,里面确实有很多挠脚心级的大实话。你的脚心被挠到了,就接受了《论语》里的广告,很容敬儒尊孔。

其实,儒家的硬核不在《论语》里,而在孔子弟子子思所写的《中庸》里。《中庸》里,孔子多次提到一个关键词,这就是道字。

《中庸》有两句话很重要。一句话是“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另二句话是“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这两句话,说的是一个意思:我们一刻也不能离开道,道就在我们中间,出家求道不靠谱,不能离开人而去寻找道。

不过,道不是用来谈的,而是用来修的!遗憾的是,我们儒家的经典里并没有找到修道的硬核,反而在老子的弟子庄子写的《庄子·大宗师》中记叙了一段关于修道的精彩对白: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孔子与颜回的这段问答,貌似很复杂,其实很简单:颜回三次告诉孔子说自己进步了,第一次说自己忘了仁义;第二次说自己忘了礼乐。这两次孔子问明原因后,都轻描淡写地回复说:还行吧,但还有上升的空间。

第三次,颜回说自己坐忘了!孔子连忙问什么是坐忘?颜回说:这次我的身体和智慧都没了,和大道融为一体了。《庄子》的记叙到此戛然而止,没有记载孔子的回复。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你看懂了吗?儒家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忘掉仁义,忘掉礼乐,甚至忘掉身体和智慧,进入无我之境,最终与道相合!

老子无为而无不为——弟子最少,影响最大。

道家的硬核:恍惚。

道家自然是论道的专家。

道家谈道,句句都是硬核。往往不但是理论,同时还是具体的修法。老子的《道德经》,实际就是一部讲道、体道的体用全书。

如果你喜欢太极拳,《道德经》就是从修炼、推手到打手的体用全书。马可同学的梦想,就是用手来讲《道德经》。

道家的硬核,就在《道德经》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马可解读:这句话直接说出了道的特征和体悟道的方法。道的本质是“恍惚”,体悟道的途径也是“恍惚”。恍惚之间,仿佛有形,仿佛有个东西,又好像没有。

我们体悟道的方式,也在恍惚二字。高人传道,基本都是讲述式思维,经常旁顾左右而言他,把听者的意识调到“恍惚”里。我们在听和听到,看和看到的一瞬间,刚好在那个“恍惚”的状态里!

马可在《极禅自然练功法》教学过程中,有一位新学员先后问了两个问题,马可都没有正面回答。当时这位学生可以有两个选择:一,选择继续追问;二,选择简单照做。

结果她选择了后者,然后就创造了14天打通小周天的奇迹。反过来,如果她当时得到了清晰地回答,就不在那个“恍惚”里了。

《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dǔ),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马可解读:这三句话,都是体悟道的方法:

道的存在形式就是静,就是空。能体悟到虚的极致,静的深处,就可以感受到道的存在,并与道合一;

自然就是道,体悟道的方法,就是自然法而不是有为法。体悟道的方法越自然越简单,越简单越自然;

几乎所有学习都是加法,唯有修道是减法。必须是不断地舍得、放下,清空、归零,才能够与道同在!

佛是觉悟的人,人是未觉悟的佛!

佛家的硬核:不住。

佛家关于悟道的经典,主要在《金刚经》。《金刚经》里的三大金句,就把悟道和修道的那点事儿说透了:

1,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2,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3,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明白这三句话之前,首先要搞懂自己的心。

简单地说,我们有两个心:一个是先天心(即本心,也称元神、阳神),另一个是后天心(也称识神、阴神)。修道就是要放弃后天心,启动先天心(本心)。先天心(本心)就是佛,就是如来,就是道,就是大智慧!

金刚经这三句话,第一句和第二句说的是一个意思:1,不住,无相,就是空,就在道中。2,人间到处都是相。住相就落入后天心里,不住相就在先天心(本心里)。先天心显现的那个状态,就是道家的恍兮惚兮!找到恍兮惚兮,就能找到先天心。

第三句是说:修行之法是无为法、自然法。一切有为法都像雾和电那样,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三丰、纯阳、重阳,道家名家的名字就是修行方向!

再谈儒释道硬核

你还记得本文开头的那句话吗?儒释道硬核就一个字:道。儒释道硬核就两个字:修道!看懂了这三部分,你就已经知道道了。

你找到儒家硬核了吗?

孔子大弟子颜回已经他的体悟告诉我们:所谓仁义礼智信以及礼乐,不但都要统统丢掉,还要把身体和智慧等统统忘掉,才能在坐忘中体悟到真正的道!

你找到道家硬核了吗?

道家直接在道里谈道,句句是硬核和实操。道家不但讲道法自然,强调修道方法是自然法。只要沿着“为道日损”的路线,就能在恍兮惚兮中体悟真正的道!

你找到佛家硬核了吗?

佛家直接告诉我们本心就是佛(道)。心无所住时,本心就显现了。找到本心的途径是无为法、自然法,靠有为法不但是行不通的,而且只能是一场空!

可是,修道到底应该从哪里下手呢?

很多人研究到这里,忘了这个追问。大多数研究儒释道的人,一生都在这里止步了!

那么问题来了:老子西行时,到底对函谷关关令尹喜说了什么?

惠能大师得到衣钵的同时,到底得到了什么教外别传?

藏传佛教的修行密法,到底是什么?道家的金丹证悟,到底是如何练的?浩若烟海的佛家道经典,到底该读哪一本?到底应该如何理解?

为什么老子说:下士闻道则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有没有一个简便的法门,可以融会贯通,一通百通?

本文作者马可授权代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