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课堂教学】因为不同,所以厚爱 ——《藤野先生》文本解读

晋城爱物学校  时慧慧
阅读《藤野先生》一文,绕在心中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特别情感会如何形成,大多是因为彼此身上有很多特别的因素而互相吸引。围绕这个问题,也便有了些自己的思考。为何珍贵?全因一份“与众不同”。
一、这个学生“与众不同”
藤野先生《谨忆周树人君》中写道:“周君上课时虽然非常认真地记笔记,可是从他入学时还不能充分地听、说日语的情况来看,学习上大概很吃力。于是我讲完课后就留下来,看看周君的笔记,把周君漏记、记错的地方添改过来。如果是在东京,周君大概会有很多留学生同胞,可是在仙台,因为只有周君一个中国人,想必他一定很寂寞。可是周君并没有让人感到他寂寞,只记得他上课时非常努力。”
文字中我们看到的是藤野先生眼中一个勤奋努力而且正义有骨气的中国人。也正是因为这份勤奋与努力,让看惯了大多数不务正业的学生的老师衍生出一份特殊的情感——看重的是人的正直的那股正气,因为这样的看重而想要寄托自己的关怀,我想这应该是老师对待很认真很努力的学生很自然的情感体验。
因此他在添改讲义的时候,“从头到尾,都用红笔添改过,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他期许着我这样努力的学生能够学有所成,能够不必因为文法的失误而耽误了学业。
这里还应该想到,出国前,鲁迅在南京求学时期就接受了进步思想,和许多清醒的爱国者一样,在思考、探索国家和民族的出路。“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于是他立志“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呐喊》中的他说:“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然而,他满心希望的到达日本却看到了“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原来远在异国他乡的中国人根本还是原来的老样子:成群结队的人头顶着大辫子,站在上野烂漫的樱花树下无忧无虑地赏赏花,逛逛公园,或是解散下油光可鉴的辫子,扭几扭脖子,颇有几分招摇的模样。与其他的留学生不同的鲁迅,深恶痛绝的是同胞的冷漠麻木不务正业,痛心的是走到异国他乡依旧“以游逛为务、附庸风雅”的丑态,是他们在会馆里整夜跳舞的乌烟瘴气,而这些情绪也让鲁迅内心深处那一份救民族于危难之间的正义凛然之气表现出来,让我们看到了他的这一份可贵的“与众不同”。
二、这个老师“与众不同”
鲁迅先生最忠诚的日本朋友内山完造在书中写到:“每次说到藤野先生的事,先生总是眉飞色舞,饶有兴致,仿佛那些事情已经根深蒂固了一般。每次谈到翻译的事情,他定会强调要把《藤野先生》一文翻译出来。对于在日本的诸多事情,赞成的赞成,反对的反对,他从来都是态度分明,可是对于藤野先生,总是毫无条件地一并说好,报以百分百的敬慕之情。”
藤野先生回忆说:“我虽然被周君尊为惟一的恩师,但我所做的只不过是给他添改了一些笔记。因此被周君尊为惟一的恩师,我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为什么这样一位普通的老师本来只是做了分内之事却让学生觉得伟大呢?
我想,必须要谈到的是特定的环境下的人物心境。我们的所有感情的主导都在于自我的情感体验,之所以认为他人于自我而伟大定是在自我内心世界的需求领域里获得了他人的“救助”,这样看似的“举手之劳”却是“雪中送炭”般珍贵而无法言说。
藤野先生便是在鲁迅先生到达东京后所见情境感受到国人的麻木冷漠而无奈痛心的时候,在异国他乡的孤寂体会中不断获得了来自一位外国老师的关怀,自然于“我”而言感动不已。
另外,先生敬业的精神让我产生了“感激”与“不安”。这份“不安”应该如何解读呢?我想应该是有自己的作业不精而耽误先生过多时间的不安,更有内心感受到无比的期待而担忧自己无法达成期待或是不安着先生的这份“厚爱”自己无法承受而产生的一种“愧怍”,这份复杂的情感让我们看到了情感的融通过程里彼此的深情厚谊。
当时的中国是弱国,能够超越民族偏见和歧视而博爱的藤野先,让深深感受着弱国屈辱的鲁迅感受到了温情,这一份大爱,值得我们敬佩。
如此来看,也便有了“每当夜晚疲倦,正想偷懒时”,疲倦于日常工作,疲倦于满眼看到的是令人心痛的人与事而无力改变的时候,“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我心头仿佛想到了日本的冷暖温馨,想到了先生对我所给予的帮助与期许,更有我为了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毅然“抛下”跟随生平最敬爱的先生而投身未竟事业的必须要坚持下去才无愧于心的感慨,想到了此处也便应该咬牙坚持着这一份自己心中坚守的事业而且坚信必将成功的毅然决然。
先生于我,是在特殊处境下形成的那一份特别的情感汇聚,这情感超越了民族界限,抛却了民族歧视,融通了人与人之间的最朴实淳朴的感念关怀,他是我的眼里和心里伟大的人!
(后记:讲完这一课,我感受到学生眼神中对于这一对师生深情的感慨,更加深深地为鲁迅先生能够在自己人生的困顿时刻遇到一位关爱自己的恩师而感动,更加告诫自我努力成为那个能够为学生点灯的人。今天的这一课,应该成为我们彼此之间的重要一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