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浙大西迁旧址

永兴浙大分校教授住处,已立碑保护。
    
    母亲90岁了,“整天都在想永兴”。听说我要去遵义,嘱我替她去寻访故地。
    
    抗日战争的岁月里,浙江大学西迁到贵州,我父母当时分别在湄潭和永兴读大一,后来在遵义,直到抗战胜利。屈指数来,那是70年前的事情了。
    
    久旱的贵州迎来了豪雨,车子刷着雨水,驶上了高速公路。远山近水,树高屋低,阡陌婉曲,金黄碧绿,风景拉片般甩过……湄潭!永兴!高大的路牌上显示出我的目的地。
    
    跨路的迎客牌上书两行广告语,一行说湄潭茶叶,一行是浙大西迁。我兴奋地意识到,“浙大西迁”已经是湄潭的名片,一定能打听到那些浙大旧址的位置。果然,一进县城,放下车窗向路人询问,马上有人指说:“一直走,到浙大广场,就看见湄潭文庙……”呵,还有浙大广场!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著名地理与气象学家竺可桢时任浙大校长,为坚持学业,他率全校师生先迁西天目山,又迁浙西建德县;之后继续辗转,先后在江西吉安、广西宜山等地办学,1940年迁到贵州。跨6省,西迁2600余公里,很多路段是师生徒步走来,风霜磨难,不离不弃,史称“文军西征”。
    
    湄潭街道繁华,商铺、楼宇林立,与多数中国县城无异。按路人所指“过桥后左拐”,赫然开阔,浙大广场到了!巨大的旗帜形灰色石碑上,“浙江大学西迁办学纪念碑”几个字是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所题,另一座碑文是浙大校训“求是精神”,为竺可桢笔迹。迎面台阶之上,是正在修缮的湄潭文庙,广场右边是整饬一新的天主教堂,设为“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络绎不绝的行人、游客驻足参观、留影,解说员“浙大西迁”、“文军西征”的声音从雨丝中飘来。
    
    当年浙大在黔北落脚,当地各界支持,校舍借用民宅、会馆、文庙、教堂等,分散在遵义、湄潭、永兴。湄潭是县城,永兴只是集市小镇,也叫永兴场。
    
    沿326国道,东北方向20公里,就是永兴。雨更大了,路面又窄又坑坑洼洼,正后悔没重上高速路,见路侧河上一座多孔的石砖桥,旧貌古风,我冒雨下车拍了照片。浙大学生当年都是徒步往返永兴和湄潭,老妈或许走过这座桥。
    
    到了镇口,停车路边一家板鸭店,年轻的老板娘告诉我:你进去打听浙大西迁旧址,都知道。永兴保留下来的一处木制旧宅,是浙大教授的住处,两层的木板房,细致的楼栏杆,平整的门板、墙壁。湄潭、永兴人民把最好的房子腾出来给浙大使用,而在抗战那么艰苦的岁月,浙大以什么样的诚意与气概,聚合了一批海内外的饱学之士和科研精英,能够热忱前往,来到永兴这个只有一条街的乡下小镇,办学授课,开展科研。今人能否铭记?他们是竺可桢、苏步青、王淦昌、谈家桢、贝时璋、卢鹤绂、陈建功……他们的主要论文很多是在湄潭、永兴成稿。
    
    母亲告诉我,当年他们的宿舍,临窗钉两层一尺宽的木板,上层是桌面,下层算抽屉,每人隔一段,就是自己的“书桌”;一人一盏小油灯,定期去领灯芯和桐油,晚上自习用。早上起来,每个同学的鼻子里都是烟熏黑的。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也是那时浙大的大一学生,也回忆过小油灯下的读书,还提到永兴的茶馆,是他白天读书的地方。
    
    我买了半斤永兴茶场的湄潭绿茶带回给母亲,这茶叶跟浙大息息相关。在湄潭办学7年,浙大农学院把浙江的制茶工艺带到湄潭,帮助当地改进茶业,培育出湄潭的“龙井”,直到今天都使当地百姓受益。
    
    告别永兴返遵义。据母亲回忆,他们的浙大学生宿舍,两层小楼,就在著名的遵义会议会址的斜对面。而现在这个位置,已经是个小广场,立着“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毛泽东手书碑刻。
    
    遵义的宿舍没有了,永兴的宿舍没找到,母亲很理解:多少年了,哪能都留下。当她得知湄潭浙大广场上的雕塑石刻中有《浙大校歌》歌词,老人家立刻唱了出来:“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可惜父亲已经过世,没能随我的照片重返当年。
    
    遵义去年有了机场,今年又通了杭(州)瑞(丽)高速,浙大师生今天要来遵义、湄潭、永兴,已经非常方便。能够留下的旧址虽不多,然精神永在!
    
    (2013-09-17)

(0)

相关推荐

  • 遵义湄潭,贵州茶产业第一县,被浙江大学的师生称为小江南

    湄潭,面积1864平方公里,人口48万,位于遵义东部.湄潭的得名来自于湄江,湄江是湘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绥阳县小关山阳村黄羊台,纵贯湄潭县,在角口汇入湘江河.湄江河在湄潭造就了湄江大坝,使得湄潭成 ...

  • 湄江:湄潭弦歌 | 一个县城与一所大学

    湄潭县得名于湄江,它是乌江的一条支流.<湄潭县志>说 :"东有江水流转至县之主脉玉屏 山北,环绕县城,转西至南,有湄水桥之水颠倒流合,汇为深渊,弯环如眉,故曰湄潭." ...

  • 李大奎:校地情——浙大西迁湄潭散记|纪实

    王辉明:口罩|随笔 文/李大奎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浙大西迁,是民国时期一所重要的国立大学为了不受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影响而始终秉承高校办学理念的一次伟大的壮举,谱写了竺可桢校长在战乱岁月带领浙大师 ...

  • 文军西征砺求是,遵湄故土续深情 ―浙大西迁旧址寻访记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9月杭州告急,浙江大学全体师生在竺可桢校长率领下,踏上西迁流亡办学的艰苦历程.从1937年9月至1940年2月,浙大一迁浙江西天目.建德:二迁江西吉安.泰和:三迁广 ...

  • 走进贵州湄潭浙江大学西迁旧址参观学习

    留得他年寻旧梦,随百鸟,到湄江.5月17日,浙江省家用电器流通协会前往位于贵州湄潭浙江大学西迁旧址参观学习. 浙江家电人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湄潭文庙--浙江大学西迁办学旧址陈列馆参观学习,陈列展览包括& ...

  • 【直播回放】天目新闻走进贵州遵义 重温浙大西迁历史

    1937年,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为了躲避日寇的炮火,当年11月11日,国立浙江大学师生在校长竺可桢的带领下,被迫开始了西迁.1939年6月,竺可桢带领浙大师生涉水跋山.苦渡难关,最终迁校至湄潭县. ...

  • 湄潭永兴-2021年10月浙大西迁时期的旧址

    湄潭永兴-2021年10月浙大西迁时期的三处旧址 贵阳张老者,游览日期:2021年10月16日 抗日战争时期,浙江大学西迁贵州办学,到达永兴镇时,正值当地富商建房,富商按照浙大的要求建好房后,即租给了 ...

  • 浙大西迁遵义 炮火中的历史记忆

    湄潭县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内,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青年教授杨坤站在一幅幅老照片前,深有感触:"看到浙大老一辈教育家在艰苦条件下获得的卓越成就,我对'求是'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

  • 浙大西迁文化

    浙大西迁文化 时间:责任编辑:陈娟  日期:2018-07-26 来源:本站  (1330点击) 1940初,在抗日战争的炮火硝烟中,浙江大学师生秉承科教救国和求是创新精神,随竺可桢校长辗转西迁,四易 ...

  • 文军长征——浙大西迁简述

    红军长征历来被众多人所称道,可曾想过历史上还有文军长征这一说法,而且和浙江大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就是浙大西迁.由于浙大西迁的路线与红军长征时期前半段路线基本吻合,而落脚点又都是对中国革命具有转折意 ...

  • 重走浙大西迁路,青岩古镇志愿行 ——记浙江大学环资学院贵州民族大学校友走访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青岩古镇参...

    2019年7月28日清晨,我们在丁小行校友的带领下来到了古镇,准备与当地的准大学生一起,在青岩古镇开展售票检票.文明引导.旅游宣传册发放等志愿服务活动.本次活动是我们浙大环资学子在贵州社会实践的一部分 ...

  • 浙大西迁与湄潭情缘

    浙大给贵州培养和留下了一批优秀专门人才,他们活跃在工业.农业.经济等各部门:黔北一带的求学之风甚浓,一个偏僻的小山寨马家寨,因为受到当年浙大的影响,20多年来已经走出8个博士.8个硕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