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 须防“多类”疾病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立秋之后,气温渐凉,气候多变,早晚凉风时至,秋风秋雨渐多,人体经历了夏季高温酷暑的消耗,免疫力相对低下,各种疾病容易乘虚而入,故谓“多事之秋”。此时中老年朋友须注重养生,提高健康水平,增强抗病能力。
秋季需预防五类疾病:
1、呼吸道疾病
感冒 秋季是流行感冒最为严重的一个季节,忽冷忽热的季节不仅让人难以适应,同时整个免疫系统也很难调整过来。“一场秋雨一场寒”,稍不注意就会受凉感冒。过敏性鼻炎 秋季天干物燥,空气污染严重,各种过敏因素增加,而过敏源会刺激到鼻粘膜,所以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较高。咽炎 秋天气候干燥,人最容易上火,多见咽部干燥而痛、咽部红肿,甚至发烧等咽炎症状。支气管哮喘 哮喘属于过敏性疾病,多于夏末秋初开始发作,仲秋之后发展到高峰,有的寒冬腊月更甚。该种多因气候变化而反复发作。哮喘发作前常有先兆症状,如反复咳嗽、胸闷、连续喷嚏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出现急喘。因为痰黏稠,不易咳出,患者往往因呼吸困难被迫坐起,严重者可出现嘴唇及指甲青紫、四肢厥冷、出汗、心跳快等症状。发作时间从几分钟到数天不等。
2、消化道疾病
秋季是各种水果丰收的季节,人们容易生熟不分进食。俗话说“秋瓜坏肚少吃寒”,加之进入秋季,人体的消化功能,肠道的抗病能力开始下降,所以一不小心就会有肠胃方面的疾病的烦恼。
3、心脑血管病
秋天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据有关资料统计,秋末冬初时节,脑血栓、脑溢血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季节。由于天气变凉,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寒冷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血液供应,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中风 进入深秋时节,低气温可致体表血管弹性降低,周围阻力增加,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引起小动脉收缩、血压升高,而致脑血管破裂。寒冷还能使血液纤维蛋白浓度增加,引起血液黏稠,导致血栓形成。
4、皮肤病
秋季也是各种皮肤病高发的季节,多表现为皮肤起红疹,瘙痒难耐,搔破疼痛等症状。通常以胸腹、大腿,小腿的内侧皮肤多见,关节周围也很常见。秋季的皮肤病是阵发性的,发病的持续的时间和轻重都是不一样的。
5、抑郁症
秋风落叶,凄风苦雨,往往使人触景生情,特别是中老年人易产生垂暮之感,诱发消极情绪,严重者,终日郁郁寡欢,少语懒言,很容易患上抑郁症。有心理学家统计,秋季由于气候等变化,加之“悲秋”情绪的影响,患抑郁症等精神方面的疾病的比率较其他季节大幅度提高。
秋季养生要点 (秋季养生注意“三适一不”)
1、适度秋冻
民间有“春捂秋冻”之说,意在“耐寒锻炼从初秋开始”,秋风虽凉,不忙添衣,过度加衣会使汗液蒸发,阴津耗伤,阳气外泄。但是秋冻要适度,过度秋冻,寒易伤肺,风寒外袭,易致感冒、咳嗽、鼻炎、咽炎、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发生。秋季穿衣一个简单的原则是“身体略感凉意,但不感觉寒冷”。幼儿、中老年及患有呼吸道疾病、胃肠炎、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患者更要随时增减衣服。
2、适度秋练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黄金季节。此时中老年人加强体育锻炼,是秋季保健中最积极的方法。秋季机体活动随气候变化而处“收”的状态,阴精阳气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秋季运动要适度,不宜过于剧烈。孙恩邈《千金要方》指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运动健身务必循序渐进,适度锻炼,不可强度过大,时间过久。运动项目因人而已,可选择强度低、有节奏、能持续较长时间、在锻炼时可达到有氧代谢作用、方便可行、容易坚持的项目,如散步、跑步、游泳、健身舞、太极拳、健身操、秧歌等,中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身体条件来选择其中的一两项进行锻炼。
3、适度秋补
秋补主要指饮食补养和药物补养。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夏日炎炎,挥汗如雨,能量消耗较大,加之食欲下降,体内热量供给不足,抵抗力大多降低。进入秋季,历来有“秋冬进补,来春打虎”以及“贴秋膘”之说,人们日益重视“秋补”了。秋季食补须注意:一应遵循“养阴防燥”的原则,秋季气候干燥,秋季饮食宜食用养阴,滋润多汁之品,果蔬宜选用大白菜、菠菜、冬瓜、黄瓜、白木耳、萝卜、莲藕、甘蔗、荸荠、百合、银耳;肉类可食兔肉、鸭肉、鳖肉、龟肉、乌骨鸡、猪肺、青鱼等;可适当吃一些酸味的食品,如广柑、山楂、香蕉、梨、蜂蜜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体质、脾胃虚弱的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晨起可以粥食为主,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片粥、黑芝麻粥等,二应避免生冷果物,秋天吃冷水果,一不小心就会患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疾病,这是由于秋季气温下降,人体脾胃阳气不足,如多食寒性水果、蔬菜等,自然是雪上加霜,导致阳气不振而腹泻、腹痛。因此,秋季不要吃太寒凉的食物,以保护脾胃。
秋季药补 一是要针对体质进补。分清阴、阳、气、血之虚,对症服药方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注意适度进补,切忌大补峻补。从临床实际看,秋季以阴虚为主,因此,药补的基本原则应以滋阴为主。常用的药物有西洋参、沙参、芡实、玉竹、天冬、麦冬、百合、女贞子、胡麻仁、干地黄等。二是重在养肺。秋气内应于肺。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体真气之源。秋季气候干燥,极易伤及肺阴,导致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药物补养重在养肺。宜多吃些滋阴润肺之品,如百合、枸杞、银耳、燕窝、蜂蜜、橄榄、芝麻、核桃等。此外还可适当食用一些药膳,如:参麦炖团鱼、蜂蜜蒸百合等。总之秋季进食一些补益之品,有助于增强体力,提高机体抵抗力并为进入寒冷冬季储备能量。也有益于健身祛病,延年益寿。
4、不要悲秋 “悲秋”情怀其实也是一种心身性疾病,女性多于男性,原因为女性思维敏锐,多愁善感,对外界环境变化反应迅速,易触景生情,浮想联翩,导致种种不良的负性情绪。秋季是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花木凋零,秋风萧瑟,人也很容易触景生情,往往会出现凄凉、忧郁、悲秋等伤感情绪,特别是中老年人心中最易引起衰落、颓废、苦闷与垂暮等伤感情绪。因此在秋季要特别注意心理养生。保持良好状态和快乐情绪。可适当看些喜剧片,让笑口常开。中医认为常笑宣肺,还可锻炼肺活量。预防“悲秋”最有效的方法是心理调节,运动、美食、娱乐都是不错的方法。
秋季养生食谱
养生粥
1、胡桃粥
胡桃肉20克、米100克。将胡桃仁捣碎同粳米同煮,核桃肉洗净,放入锅中,同米煮粥,大火煮沸,转用文火熬煮至熟即成。有补肾、益肺、润肠的功用。常食核桃粥,不仅能补肾,还可以预防阳萎、遗精,有延年抗衰老作用。
2、栗子粥
栗子50克、米100克。将栗子肉与粳米加水同煮成粥。有补肾强筋、健脾养胃之功。用因栗子具有良好的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老年人腰腿酸痛、关节痛等。
3、百合杏仁粥
鲜百合、杏仁与粳米各适量同煮,加白糖适量温服,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用于病后虚热,干咳劳咳。
养生汤
1.太子参百合汤
材料:太子参25克,百合15克,罗汉果1/4个,猪瘦肉250克(用带肉筒子骨代替亦可)此汤具有益气生津、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适宜于气虚肺燥引起的咳喘气短、口干舌燥、咽干咳嗽、失眠之人士。
2.白银汤
材料:白萝卜、银耳、鸭汤适量。将萝卜切丝,银耳分成半,放入清淡的鸭汤中小火清炖,注意时间不要过长。鸭汤滋阴,具有清热去火、润肠通便的作用。能有效缓解“秋燥”等秋后不适,是较好的清补佳品。
3.木瓜胡萝卜玉米汤
材料:青木瓜半斤,胡萝卜一根,甜玉米一根,带皮猪肉半斤(要挑瘦肉多的部分),鸡爪三对,清水一千五百毫升。猪肉、鸡爪加清水先用瓦煲烧开,撇去浮沫,然后加进木瓜,胡萝卜和玉米小火熬上一个半小时即可。秋季养生汤之木瓜胡萝卜玉米汤味道清甜,非常滋润,在干燥的秋天养生喝可防秋燥,简单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