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含有“马”字的地名
马姓人家衍生出的“马地名”。
据史书记载,南京包含“马”字的地名超过300个,仅《南京地名大全》收录的以“马”为第一个字的地名就多达134个。这其中有很多是以马为姓氏而衍生的地名。
最有名的“马姓”地名当数马府街,位于长白街附近的马府街,有过明代大航海家郑和的府邸。郑和本姓马,因为战功显赫,才由明成祖朱棣赐姓为“郑”。不过,他在南京住过的这条街,依然冠以“马府”二字。
城北马台街的名气也不小,在这里住过的是清末两江总督马新贻。马新贻因为遇刺“刺马案”而家喻户晓。清代官场通称总督为“制台”,因此人们称这里为“马(制)台街”。
因为马姓居民居住而得名的南京“马地名”还有马庄(南京的“马庄”有13个之多)、马村、马李、马岗、马洼、马徐、马家(南京的“马家”地名多达9个)、马家凹、马家头、马家冲、马家岗、马家园、马家宕、马家店、马家桥、马家埂、马家庵、马家街、马家湾、马家塘、马家大田、马家大庄、马集、马营、马渡(位于栖霞靖安,相传摆渡者姓马)、马塘、马府院、马府桥、马祥黄、马埠墩、马笪里、马湾村等。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一共有两个马家桥,其中一个位于江宁谷里,一个在长乐路,即如今的骂驾桥,“文革”期间曾以谐音将骂驾桥改为“马家桥”。
城南“泥马巷”也有神兽。
生活在城南的老南京人,脑海中保留着很多过去老街老巷的名字,其中有不少和“马”有关。
“老城南有马巷、马芳苑、泥马巷、饮马巷等等!”老居民孙世和告诉记者,可惜的是,马巷和马芳苑都已经在城市建设进程中消失了。
马巷,位于升州路东侧北段。邓振明介绍,明代时这里建有比武场,常有武士骑马在此歇脚,因此人称“马巷”。1992年,马巷在拓宽中山南路时消失了。
马芳苑则是位于门东的一条小巷子,其具体位置,大概是今老门东历史街区内。
饮马巷,位于中华门镇淮桥西,东起钓鱼台,西至磨盘街。民间传说宋高宗赵构兵败逃来南京,路过此地,在这里饮马,因此小巷子有了“饮马巷”这个名字。附近的饮马桥也是由饮马巷衍生出来的。“不过,很多人容易读错这个地名,在古汉语中,'饮’作'使马喝水’的意思时,应该读成'印’,而不是'引’。”
最有喜感的城南“马地名”是升州路北侧的“泥马巷”。由于网络用语对“泥马”二字的运用,加之神兽“草泥马”的出现,很多网友看到“泥马巷”这个地名会忍俊不禁。
据介绍,这个地名同样与宋高宗赵构有关。相传赵构狼狈南逃时,是这小巷一座庙里的泥马显灵化为神兽,将他渡过了长江。清代道光年间的《金陵览胜诗考》中有一首诗写的就是泥马巷:“康王渡江乃神助,马涉江流如涉陆。到此鞭马马不行,知为泥马奇千古!”
马首、马前、马后、马东、马西。
据了解,南京还有一批非常好玩的南京“马地名”。建邺区双闸街道曾有5个村子的名字与马有关,分别是“马首、马前、马后、马东、马西”。相传,清光绪年间,有一匹白马漂流在十里长河上,村民建白马庙以示纪念。附近的村庄以白马庙为方位,分别叫做马首、马前、马后、马东、马西。
很多人看过著名作家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其实南京也有一个“马桥”。这马桥位于江宁区横溪街道。相传,此桥落成时,曾经杀马祭桥,后来桥就被称为“马祭桥”,附近村庄被命名为马桥村。
江宁秣陵街道有个无厘头的地名“马家深渊”。据地名工具书解释,相传清代马氏在此建村,因为附近静龙山的山冲里有一个深不见底的深水池塘,因此叫做马家深渊,新中国成立以后改名为“马家松园”。
浦口桥林街道有个村子叫做“马子黄”,看起来怪怪的,原来,村中有马、孙、黄三大姓,村名索性定为“马孙黄”,后来讹传为“马子黄”。
很多人都知道20世纪30年代发起东北江桥抗战的名将马占山。十分巧合的是,在南京溧水白马镇,有一座海拔146.2米的小山就叫做“马占山”。这座山上本来有个马占寺,山因寺而得名。
南京“马地名”的故事,还真说不完,今天“老南京”和您才聊了一小部分,日后,笔者将开辟南京“马故事”专栏,继续和您聊地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