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大脑“活”起来
赵正元
——北京市西城区学校培养小学生学习能力纪实
“处处遇问题,时时想问题。人人提问题,问题伴学习。问题靠合作,问题集思维。问题长能力,问题增志趣。问题伴成长,解决大问题。”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等九校自2001年10月以来,在小学生中进行了通过开展“问题学习”,培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取得了显著效果。
两年多来,九所学校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编辑、印制了学习材料,开展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问卷调查和对课堂教学的观察,进行了检测统计分析,完成了对小学生问题意识与问题解决能力的调查报告,各个学校从不同角度开展了丰富多样的“问题学习”研究活动。
通过“问题学习”,学生们初步具有了自主的学习态度,较强的问题意识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了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研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了通过收集信息、提出假设或进行推理,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实践活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的方法。
让思维活起来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学习”
开展“问题学习”,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展现的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经历问题的研究解决,从而体验知识的发现与扩展。
课题组组长、黄城根小学校长胡建华概括出课堂教学中“问题学习”的基本模式:在呈现问题阶段,采取创设情景、问题引入的方式,培养问题意识、明确研究问题;在回忆反思阶段,采取提取已有知识,利用过去经验,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求未知;在探究研讨阶段,采取独立探索,合作研究的方式,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学会研讨、学会合作,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概括归纳阶段,采取汇报交流、全体参与的方式,学会概括、表达、评价。应用验证阶段,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中,问题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应该从创设情境做起。因此,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设计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
问题如何呈现,许多教师尝试以以下几种方式:
内容生活化。如二年级语文课“壶盖为什么会动”,当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重现这个生活情景时,重现了瓦特小时候所面对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比较的方式。如自然课学习卵石一课,教师先出示了两块形状不同的石头,一块是有棱角的天然石,另一块是卵石。问题是:“这两种的石头是怎样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有什么联系?”
演示的方式。自然课学习“空气的压力”,教师通过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让学生从一个人轻而易举打开两个半球到两个人在有大气压力的情况下拉不开两个半球的事实中惊诧不已。不得不思考是什么力量形成的反作用力。
此外,许多教师还采用了故事化方式,图形的方式,数学的方式,操作的方式,竞赛或游戏的方式等。不同的呈现问题的方式,有利于揭示问题的特点,提高研究问题的兴趣,从多种角度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
什刹海小学在“问题学习”中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敢问”、“勤问”、“互问”、“善问”,逐步提高学生提问的水平。
鼓励学生“敢问”。为胆小学生营造宽松的氛围,鼓励大胆提问,建立自信;兼顾能力,分组讨论,同学轮流代表组内发言;师生共同探讨,互帮互问,鼓励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从不敢问到必须问,最终达到了敢问的结果。
鼓励学生“勤问”。在“敢问”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勤问”的习惯,使学生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都要问个水落石出。
鼓励学生“互问”。为了培养互相学习的精神,计算机老师将学生组成若干学习小组,要求学生有问题先在组内解决,使学生间互相学习,培养了“互问”习惯。
鼓励学生“善问”。好问是多思的前提,提倡学生多问,并非不假思索地乱问,而是要鼓励学生在多思的基础上勤问,思考后再问,有准备地问,有目的地问,问到点子上,在问中长进,在问中释疑、解惑,这就是“善问”。
在课题研究中,许多教师都认识到,在“问题学习”的时候,不要急于将争论统一到正确答案上,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同意见的比较和争论,有利于思维的深化;对错误答案充分的分析,有利于对正确答案的深刻理解。如果把问题分为封闭性和开放性两类情况,则封闭性问题是将答案限定在一个或少数几个答案之内的问题;而开放性问题或许没有惟一正确的答案,但可能有错误的回答。这类问题的解决在生活和工作中是要求最多的行为,这类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知识的运用和智能的发挥。
同时,鼓励学生争论和发问。“问题学习”需要安全的充满趣味的学习环境。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允许答案的多样化,在研讨和探究中,重视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在合作学习中,最可贵的是对任何答案的质疑,最不值得提倡的是缺乏理解和争辩的统一。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争论和发问。经常问:“有问题吗?请你提问。”而不去问:“谁和他的答案一样?同意吗?”以此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敢于怀疑、相信自己、不迷信权威的态度。
让学生动起来课外活动中的“问题学习”
开展“问题学习”的另一途径是使课内学习向课后延伸,使课内学习与课外研究相结合。在“问题学习”中,教师可以用问题研究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将学习向课后延伸,使学生在主动的学习中学会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研究和解决问题。
开展课外活动中的“问题学习”,一般由教师设计,这里“问题学习”需要解决相对复杂、相对综合的问题,是学生从来未经历的缺少现成信息和经验的问题。教师在进行“问题学习”的设计时,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影视节目、报刊杂志及社会、学校生活中发现含有问题的情境。并考虑:这里有需要解决的比较复杂的问题吗?解决这样的问题对学生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教师应提供哪些帮助,怎样提供?
活动中的“问题学习”常常由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经过比较和评价,最终确定要解决什么问题。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西四北四条小学在“问题学习”中,引导学生主动将学习向课后延伸,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学会搜集信息、利用信息。例如:小学自然课中“水的净化”一课向学生介绍了用明矾和过滤纸净化水的办法。在这里学生只是获得了净化水的知识,但未真正引起对水的关注。在“问题学习”中,老师向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水?北京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北京有多少水资源,北京一年需要多少水?哪些水能用,哪些水不能用?水的污染是怎样造成的,应该怎样保护水资源?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同学们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资料,还采访了区节水办公室主任。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获得更多的有关水的知识,而且还增进了环保意识,学会了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研究解决问题。
不少学校还在学生中开展了“问题学习”活动,在“问题学习”中,同学们选择了许多自己感兴趣又有意义的问题进行研究。如美术教室应如何布置,学校的饮用水离我们有多远,怎样学会花钱,玩什么样的玩具最好,怎样上网学知识等。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提出问题,还学会了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研究解决问题。
课外“问题学习”增强了学生们利用周边资源的能力。一个学生通过向家长学习,掌握了百分率的计算方法;有的同学为了研究国家保护动物,主动采访国家动物保护协会的主任;有的为了调查哪些玩具适合小学生玩,主动通过家人联系市场调查;还有两名中年级小学生为了研究“学生自理能力”,竟然去采访清华、北大的校长。有的同学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跑了好几个图书馆。一个学生说:“以前,我从不关心新闻,从来不看报纸,自从参与“问题学习”后,我学会了到图书馆借书,学会了从网上查找资料。”
开展“问题学习”还促使了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003年,在学生中兴起了“玩暴龙币”的游戏。学生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儿,跪在地上,你输我赢,吵架时有发生。于是,他们在学生中开展了“玩暴龙币好不好?”的调查活动,安排对这个游戏非常有兴趣的学生参加,一个月后,一份调查结果出来了,报告中罗列了玩暴龙币的种种害处,同学们还发出倡议,拒绝这种不良的游戏,从此,暴龙币游戏在校内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