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导读(六十一)——第29卦《坎》卦(上)
坎卦第二十九:坎下坎上(坎为水)
【原文】坎: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彖》曰:习坎,(chóng)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亨,乃以刚(zhòng)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坎之时用大矣哉!
《象》曰:水(jiàn)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注释】
(1)习坎:“习”,重叠。“坎”,卦名,卦象为两个《坎》卦相叠加,是为重险,象征“险陷”。其象为水,阳陷阴中,外虚而中实也。全卦内容主要讲从渔猎时代到农业时代的社会发展变化,进入险境突破艰险的道理。人生就是在不断跨越每个坎坷中成长,小坎可跨越,大坎必须置身险地,才能走出险境。
(2)有孚,维心亨:“孚”,信也。“维”,语气助词。此谓处险之时,阳实在中,常存孚信,维其心诚一,故能亨通,至诚可以通金石,蹈水火,则可以排险涉难;卦中二、五两爻阳刚居中,正含此象。
(3)行有尚:“尚”,帮助;以诚一而行,则能出险,有可嘉尚,谓有功也;不行,则常在险中矣。此句承前两句义,说明此时“有孚”、“心亨”,则行险可以有功,必获嘉尚。
(4)重险也,水流而不盈:此谓上下坎两“险”相重,若水流陷穴、不能盈满,以释“习坎”之义。艰难险阻。
(5)行险而不失其信:阳来为险而不失中,中称信也;指二、五阳刚居中,为行险不失信之象。
(6)刚中:亦指九二、九五阳刚居上下坎之中,此与前文“行险而不失信”并释卦辞“有孚,维心亨”。
(7)往有功:以其刚中之才而往,则有功,故嘉尚;若止而不行,则常在险中矣;此释卦辞“行有尚”。
(8)坎之时用大矣哉:高不可升者,天之险也。山川丘陵,地之险也。王公,君人也,此句总结前三句所举“天险”、“地险”、“王公设险”之例,观《坎》之象,知险之不可陵也,故设为城郭沟池之险,以守其国,保其民人。从“用险”的角度,叹美“坎险”之时的宏大功用,故赞其“大矣哉”。
(9)水洊至,习坎:“洊”,再,叠连。两坎相习,水流仍洊之象也;此释《坎》卦上下均为水之象。
(10)常德行,习教事:“常”,用如动词,指恒久保持。“习”,动词,即熟习。“教事”,政教之事。这是说明“君子”观《坎》之象,悟知守德行当如水之长流不息,行教事当如两坎相受、时时熟习。
【译文】
《坎》卦象征重重艰险:在重重艰险中有诚信,只有心诚才亨通,刚毅中正的德行必然被人们所崇尚。
《彖传》说:“习坎”,是重重艰险的意思。就像水流进陷穴不见盈满,行走在凶险之境也不失诚信。“只有心诚才亨通”,因为阳刚居中不偏。“刚毅中正的德行必然获得人们的崇尚”,因为向前发展必可建立功业。天的险难在于无法攀升,地的险难在于山川交错,丘陵起伏。因此君王公侯效法天地之险,高筑城郭,深挖壕堑,设置险阻,以巩固国防、守卫自己的国家,险的时势作用太大了!
《象传》说:水长流不滞,不加以疏导和开排就会泛滥成灾,这是《习坎》之象。君子从中受到启发:宜细水长流,放松警惕和不注重小节就会泛滥成灾;从而恒久保持美好的德行,不断提高教化人民的水平。
【解说】
《坎》者“陷”也,为《坎》宫之首卦,名曰八纯卦,卦内财官父兄子俱全,为本宫下七卦之伏神也。上下皆《坎》,中存《震》、《艮》,山之中兴雷政雨,草木发秀,主人伶俐,但凡事多有阻难,内方欲动,又为险所陷,艮所止,进退未能,君子得之,则为坎(dàn)窞之象。喻示求索的道路遥远而不平坦,有许多险陷。虽说长期处在不顺利、不得志的境地,也需要胸怀广大和坚守正道,才能不断地排除各种险难、归入正道。因此我们应当坚定信念去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从而达到逐步完善和亨通不穷的地步,这也正是不断实践与开拓的过程。
《坎》卦所有爻由阳变阴或者由阴变阳而形成的“错卦”是“离为火”,将上、下卦颠倒后而得到的“综卦”也是《坎》卦。《序卦传》说:“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即陷阱,象征其险无比。“坎”形与古字“水”相似,当水流动时,前有凹陷,必注满之后溢出才继续前行,无论前方有多少凹陷,水绝不违背这一原则。意思是“事物不可能总是顺利通过,所以《大过》卦之后接着是《坎》卦。”
从卦象上看,“习”,两个相同的卦相重都叫“习”。《坎》卦上、下是阴爻,中间是阳爻,阴虚阳实,象征心中实在,故有“维心”之辞,所以说诚信;亦即,因诚信而能豁然贯通。教化之道用真心和诚意终究能够亨通,这是值得尊敬的光辉事业。人类孜孜不倦的开拓和实践精神才使我们从愚昧走向成熟,从贫困走向富裕,迈向文明和辉煌。这一卦强调:流水有恒、德教常习;惟有在重重险难中,方能显示出人性的光辉、坚定的意志和刚毅的行为。
【原文】
初六:习坎,入于坎(dàn)窞,凶。
《象》曰:习坎,入坎,失道,凶也。
【注释】
(1)入于坎窞,凶:“窞”,坎中更有坎,深坑。以阴柔居重险之下,其陷益深。此谓初六以阴处重坎之下,柔弱失正,难以出险,故有深陷“坎窞”而致“凶”之象。
【译文】
初六,危险重重,又落入更深险境,结果必然凶险。
《象传》说:“危险重重,又落入更深险境”,因为初六不能坚守正道,自身软弱无能,又得不到外援,必然遭受凶险。
【解说】
第一爻是主卦下爻,代表主方的行动。阴爻,表示主方消极被动。喻示如果不断地碰到危险,处于凶恶的境地,就需要有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心态,静观其变,以求走出困境的良策,否则就会遭遇凶险。
第一爻是阴爻在阳位,不当位,表明主方消极被动有可能受到客方攻击而遭受损失,这是潜在的对主方不利因素;与四阴不有应,客方也是消极被动,没有真正的对主方不利。
从卦象上看,“初六”柔弱,处于险难的最深处,一意孤行,与“六四”不应而敌,所以有陷入险难中不能自拔的形象,所以凶险。《象传》说:到这种地步,己经失去脱险的方法,凶险到了极点。这一爻强调:不可深陷于险中,以致不能自拔。
【原文】
九二:坎有险,求小得。
《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注释】
(1)坎有险,求小得:“小”,指阴柔,又喻“小事”、“小处”等。此谓九二处下坎之中,失正罹险;但能以刚居中,孚比上下二阴,故为求“小”有“得”、渐谋脱险之象。
【译文】
九二,在陷坑中面临危险,虽不能脱险,小的要求会得到满足。
《象传》说:“虽不能脱险,小的要求会得到满足”,因为九二居下卦的中位,像人尚未偏离正道。
【解说】
第二爻是主卦中爻,代表主方素质,阳爻,表示主方素质良好,比如:有资金、有地位、有权力、有实力、有技术等。“九二”失位,且处于下《坎》之中,难免遇到险阻。不过,它有“初六”来承比,是求小而有所得。“九二”居中,陷于二阴爻之中间,上无应援,所以未能离开困境,只能“求小得”,而无法求大得。
第二爻是阳爻在阴位,不当位,表明主方的素质良好,有可能遭受损失。与五阳不有应,表明客方素质也良好,不一定需要损害主方利益,那潜在因素没有成为真正的对主方不利因素。“九二”阳刚得中,虽然不能完全克服险难,但所求不大时,仍然可以达到目的。
从卦象上看,“九二”在艰难之中,前方又遇险阻;因阳刚得中,虽然不能完全克服险难,但所求不大时,仍然可以达到目的。《象传》说:这是由于在危险中没有脱离的缘故。说明:如何克服困难,摆脱险境。一是面对困境,诚心诚意寻找摆脱困境的办法;二是在困境之中,必须清心寡欲(“求少得”),才能集中精力运筹帷幄,取胜于危难之中。这一爻强调:在险难中,不可操之过急,应逐步设法脱险。
【原文】
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dàn)窞,勿用。
《象》曰:来之坎坎,终无功也。
【注释】
(1)来之坎坎:“来之”,来去。此谓六三阴居阳位,既履非其位,意欲行险,又处上下《坎》之间,出则之《坎》,居则亦《坎》,故有“来之坎坎”、动辄罹险之象。
(2)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枕”,倚着未安之意,即形容罹险难安的样子。出则无之,处则无安,故曰“险且枕”也;来之皆《坎》,无所用之,徒劳而已。说明六三前后皆险,动处均无凭依;当此陷入“坎窞”之时,必不可强行施用。
【译文】
六三,往来进退都处在重重险陷之间,前进有险,退居难安,落入陷坑的最深处,不可轻举妄动。
《象传》说:“往来进退都处在重重险陷之间”,因为六三终究难成行险之功虽急于求得平安,结果是欲速则不达,最终还是不能摆脱危险,走出困境。
【解说】
第三爻是主卦的上爻,代表主方的态度,阴爻,表示主方的态度随和。“六三”处于上下《坎》卦的交界处,有前、后临险的形象,所以有“来之坎坎”的爻辞。处于这种内忧外患、险象重生的情形下,是不利于有所行动的。所以爻辞说“勿用”。
第三爻是阴爻在阳位,不当位,表明主方过于随和的态度是不适当的,可能在交换中失利;与六阴不有应,表明客方态度也随和。“六三”阴柔,不中不正,而且夹上、下两个《坎》卦的中间,进退皆险,处境既险,且倚赖奸险之人,是入于险地,已经陷入危险的深处,任何行动,都不会有用。所以《象传》说:“终久都不会成功。”
从卦象上看,“六三”阴柔,不正不中,下卦之险已终,上卦之险又至;进退皆险,处境既险,且倚赖奸险之人,是入于险地,己经陷入危险的深处。任何行动,则陷益深,为不可用。“且”者,聊尔之辞;“枕”者,息而未安之义;“勿”者,止之辞也。宁于可止之地而暂息焉,虽未离乎险,亦不至深入于坎窞之中也。说明:在祈求天神保佑的同时,也还必须要自己有摆脱困境的信心和意志。在危难之中,最好的办法是不要随便行动。这一爻强调:在重重险难中,不可妄动,应先求自保以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