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评《色戒》(15,16)

评《色·戒》(十五)

刘晓林

张爱玲文:
一坐定下来,他就抱着胳膊,一只肘弯正抵在她乳房最肥满的南半球外缘。这是他的惯技,表面上端坐,暗中却在蚀骨销魂,一阵阵麻上来。

她一扭身伏在车窗上往外看,免得又开过了。车到下一个十字路口方才大转弯折回。又一个U形大转弯,从义利饼干行过街到平安戏院,全市唯一的一个清洁的二轮电影院,灰红暗黄二色砖砌的门面,有一种针织粗呢的温暖感,整个建筑圆圆的朝里凹,成为一钩新月切过路角,门前十分宽敞。对面就是刚才那家凯司令咖啡馆,然后西伯利亚皮货店,绿屋夫人时装店,并排两家四个大橱窗,华贵的木制模特儿在霓虹灯后摆出各种姿态。隔壁一家小店一比更不起眼,橱窗里空无一物,招牌上虽有英文“珠宝商”字样,也看不出是珠宝店。

刘晓林评:
“他就抱着胳膊,一只肘弯正抵在她乳房最肥满的南半球外缘。这是他的惯技,表面上端坐,暗中却在蚀骨销魂,一阵阵麻上来。”天才张爱玲,我也这样称呼她一次,她不仅仅是文学家也一定可以称上心理学家。“南半球外缘、蚀骨销魂、一阵阵麻上来”这绝妙的文字如果少了绝妙的心理是难以写出的!

她一扭身伏在车窗上往外看,这样既免得车子又开过了该到的地方,又避免了讨厌的肘弯与“南半球外缘”的过度亲密——高!绝高!!又绕回了前面提到的平安戏院,又绕回了前面提到的咖啡馆。之所以绕回来,因为这里有看不出是珠宝店的珠宝店。

张爱玲文:
他转告司机停下,下了车跟在她后面进去。她穿着高跟鞋比他高半个头。不然也就不穿这么高的跟了,他显然并不介意。她发现大个子往往喜欢娇小玲珑的女人,倒是矮小的男人喜欢女人高些,也许是一种补偿的心理。知道他在看,更软洋洋地凹着腰。腰细,婉若游龙游进玻璃门。

一个穿西装的印度店员上前招呼。店堂虽小,倒也高爽敞亮,只是雪洞似的光塌塌一无所有,靠里设着唯一的短短一只玻璃柜台,陈列着一些“诞辰石”——按照生日月份,戴了运气好的,黄石英之类的“半宝石”,红蓝宝石都是宝石粉制的。

她在手提袋里取出一只梨形红宝石耳坠子,上面碎钻拼成的叶子丢了一粒钻。
“可以配,”那印度人看了说。

刘晓林评:

女人穿高跟鞋的原因不少,重要的还是“感觉”----高人一头、婀娜、自我满足的女权感。(言重了。)你需要感觉,我给你。如果女人碰上了这样的男人,她还能说什么?如果自己太过分了,自己的良心也会偶尔敲打一下自己的面子。

“她发现大个子往往喜欢娇小玲珑的女人,倒是矮小的男人喜欢女人高些,也许是一种补偿的心理。”大多数人的交往,要么双方互补要么双方一致,而互补的更多些。为什么?人类的骨子里面还是在向往着自己不具有的东西,尤其是性情。(跟身高也有些关系,的确不同身高的人“气场”是不同的。)当然,这社会上也确实存在着极少一部分包容型的“极品大众好人”:跟谁都可以玩上来。“腰细,婉若游龙游进玻璃门。”读张爱玲的文字,她会让你时刻做好对“文字挪用”不可能却在她笔下成为存在的惊诧与赞叹。

好的东西往往不会放在明显的地方,如果是特殊时期特殊环境的侦探与反侦探另当别论。佳芝到这里来干什么?她在手提袋里取出一只梨形红宝石耳坠子---把不完整的恢复为完整!在这一点上,做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想不在物体面前低头都不行。物体坏了可以补,人呢?也可以,那要看恢复的程度。

刘晓林评《色·戒》(十六)

张爱玲文:

她问了多少钱,几时有,易先生便道:“问他有没有好点的戒指。”他是留日的,英文不肯说,总是端着官架子等人翻译。

她顿了顿方道:“干什么?”

他笑道:“我们不是要买个戒指做纪念吗?就是钻戒好不好?要好点的。”

她又顿了顿,拿他无可奈何似地笑了。“有没有钻戒?”

她轻声问。

那印度人一扬脸,朝上发声喊,叽哩哇啦想是印度话,倒吓了他们一跳,随即引路上楼。

隔断店堂后身的板壁漆奶油色,靠边有个门,门口就是黑洞洞的小楼梯。办公室在两层楼之间的一个阁楼上,是个浅浅的阳台,俯瞰店堂,便于监督。一进门左首墙上挂着长短不齐两只镜子,镜面画着五彩花鸟,金字题款:“鹏程万里巴达先生开业志喜陈茂坤敬贺”,都是人送的。还有一只横额式大镜,上画彩凤牡丹。阁楼屋顶坡斜,板壁上没处挂,倚在墙根。

刘晓林评:

佳芝问了价钱何时有货。“问他有没有好点的戒指。”“干什么?”易先生和佳芝先后答到。易先生聪明的糊涂了:明明你想要还问为什么?佳芝糊涂的聪明了:买戒指是你提出来的,虽然我想要!她无可奈何、勉为其难、非常被迫地轻声问:“有没有钻戒?” 

印度人把他们引上了楼。楼上可不是一般人就能上的,别忘了一共两层。除非你不是一般人,像易先生和佳芝这样!“鹏程万里巴达先生开业志喜陈茂坤敬贺”入乡随俗是任何人都要遵守的,要么你的事情会十分难办。即使你是印度人也不例外!

张爱玲文:
前面沿着乌木栏杆放着张书桌,桌上有电话,点着台灯。

旁边有只茶几搁打字机,罩着旧漆布套子。一个矮胖的印度人从圈椅上站起来招呼,代挪椅子;一张苍黑的大脸,狮子鼻。

“你们要看钻戒。坐下,坐下。”他慢吞吞腆着肚子走向屋隅,俯身去开一只古旧的绿毯面小矮保险箱。
这哪像个珠宝店的气派?易先生面不改色,佳芝倒真有点不好意思。听说现在有些店不过是个幌子,就靠囤积或是做黑市金钞。吴选中这爿店总是为了地段,离凯司令又近。刚才上楼的时候她倒是想着,下去的时候真是瓮中捉鳖——他又绅士派,在楼梯上走在她前面,一踏进店堂,旁边就是柜台。柜台前的两个顾客正好拦住去路。不过两个男人选购廉价宝石袖扣领针,与送女朋友的小礼物,不能斟酌过久,不像女人蘑菇。要扣准时间,不能进来得太早,也不能在外面徘徊——他的司机坐在车子里,会起疑。要一进来就进来,顶多在皮货店看看橱窗,在车子背后好两丈处,隔了一家门面。
她坐在书桌边,忍不住回过头去望了望楼下,只看得见橱窗,玻璃架都空着,窗明几净,连霓虹光管都没装,窗外人行道边停着汽车,看得见车身下缘。

刘晓林评:

楼上电话、台灯、打字机等现代化的物品一应具全---别忘了,在大上海!一个矮胖的印度人从圈椅上站起来招呼,代挪椅子;虽然有些不瘦,行动有些缓慢,但送上门的生意就要来了,于是站起来、招呼、挪椅子等一系列连贯的动作一气呵成。印度人走向屋隅的保险箱,好东西藏着呢。

原来选中这家珠宝店的人是前面提到的地下工作者可能姓吴的先生。凯司令是谁?也可能是地名,现在我还没弄清楚。总之看样子这下绅士派的易先生要倒霉了:楼上下来,佳芝的“同党”接应,“瓮中捉鳖”就要上演了。对于重大的事情来说,掌握时机是至关重要的,通俗点说所谓的时机是可以和人们所说的“火候”作等的。易先生是什么人?和汪精卫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有着“特殊”的能力。的确,对付易先生也是不容易的。“佳芝倒真有点不好意思”,大脑在做着高速运动的佳芝可能在思想上起了微妙的变化---原因我不知道,只是通过张爱玲的文字我感觉出佳芝好象产生了愧疚感,一个人不可能平白无故的不好意思。你说呢?

(0)

相关推荐

  • 刘晓林:百年赋

    百年赋 刘晓林 百年寿长,人瑞也.百年期短,须臾也.置有限于无限,犹寸朱点碧,影影绰绰.或曰其显,近观却隐.或曰其存,远看却无.噫!百年流光,岂可定精微之辞?泛泛道陈,益近其本. 百年之于鸿蒙,蝼蚁之 ...

  • 吓到报警!男子突然收到陌生快递,打开一看全是黄金

    日前,江苏苏州某写字楼上班的范先生收到一个快递包裹,打开一看,里面竟然全是黄金.范先生"心里一惊",赶紧报警. "这里38号?对.没写6楼,会不会同一幢楼谁的,180的号 ...

  • 刘晓林:评《色戒》(23,24)

    刘晓林评<色·戒>(二十三) 张爱玲文: 牌桌上现在有三个黑斗篷对坐.新来的一个廖太太鼻梁上有几点俏白麻子. 马太太笑道:"易先生回来了." "看这王佳芝,拆 ...

  • 刘晓林:评《色·戒》(13,14)

    评<色·戒>(十三)  刘晓林 张爱玲文: 在上海,倒给他们跟一个地下工作者搭上了线.一个姓吴的--想必也不是真姓吴--一听他们有这样宝贵的一条路子,当然极力鼓励他们进行.他们只好又来找她 ...

  • 刘晓林:评《色戒》(25,26)

    评<色·戒>(二十五) 刘晓林 张爱玲文: 现在不怕周找碴子了.如果说他杀之灭口,他也理直气壮:不过是些学生,不像特务还可以留着慢慢地逼供,榨取情报.拖下去,外间知道的人多了,讲起来又是爱 ...

  • 刘晓林:评《色戒》(21,22)

    评<色·戒>(二十一) 张爱玲文:店主把单据递给他,他往身上一揣. "快走,"她低声说. 他脸上一呆,但是立刻明白了,跳起来夺门而出,门口虽然没人,需要一把抓住门框,因 ...

  • 刘晓林:评《色戒》(19,20)

    评<色·戒>(十九) 张爱玲文: 他们只管自己细声谈笑.她是内陆学校出身,虽然广州开商埠最早,并不像香港的书院注重英文.她不得不说英语的时候总是声音极低.这印度老板见言语不大通,把生意经都 ...

  • 刘晓林:评《色戒》(11,12)

    评<色·戒>(十一) 刘晓林 张爱玲文: 易先生她见过几次,都不过点头招呼.这天第一次坐下来一桌打牌,她知道他不是不注意她,不过不敢冒昧.她自从十二三岁就有人追求,她有数.虽然他这时期十分 ...

  • 刘晓林:评《色戒》(7,8)

    评<色·戒>(七) 刘晓林 张爱玲文: "喂?" 还好,是邝裕民的声音.就连这时候她也还有点怕是梁闰生,尽管他很识相,总让别人上前. "喂,二哥," ...

  • 刘晓林:评《色戒》(5,6)

    评<色·戒>(五) 刘晓林 张爱玲文: 牌桌上的确是戒指展览会,佳芝想.只有她没有钻戒,戴来戴去这只翡翠的,早知不戴了,叫人见笑--正眼都看不得她. 易太太道:"不买还要听你这些 ...

  • 刘晓林:评《色戒》(3,4)

    评<色·戒>(三) 刘晓林 注:按张爱玲原著<色·戒>一一赏读,一一做主观之解. 张爱玲文: "昨天我们到蜀腴去--麦太太没去过."易太太告诉黑斗篷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