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专栏】屈建修:寻觅“马帮”
寻觅“马帮”
屈建修
铓锣敲醒记忆,蹄窝铸就永恒。寻觅“马帮”是这次旅行的目的所在。
寻觅是在丽江的“拉市海” 景点开始的。三三两两的赶马人吆喝着,而游客又在导游的指挥下分成“两拨”,我随第一拨游客骑上马沿古老的“茶马古道”前行。
青石路面深深的马蹄印依稀可见。骑着的马“滇马”也称“矮脚马”,以耐力著称,不高大但也稳健。一行的15匹“矮脚马”其中5匹由“马锅头”“赶马人”骑行着,余10匹归游客所用。就这样组成了当下“名副其实”的“马帮”。铓锣一声古道行就这样在最初的平缓中开始了。
没有紧迫感的我们悠哉悠哉的前行,清风拂面,绿草茵茵,炊烟袅袅,花香迷人。远处有山的陪伴,身旁有背着竹筐妇人的同行。马蹄滴答,铃铛叮当,不时的一声马鸣与鸟儿的嬉戏声如乐,静静聆听好是醉人。如画的山水让人惬意,轻松自在却被蜿蜒崎岖的山路的颠簸打破,“回望坡”观拉市海碧绿而幽静。
茶马古道在原始森林中延伸着,苍凉而悠远。山坡陡峭,路面狭窄,泥泞且坑坑洼洼,两边茂密翠绿的树枝伸张着,时不时的磕碰也是难免的。不多时的空旷之地成了歇脚地,也给我和“赶马人”交谈的机会。交谈轻松而愉快,网络简史般的陈述泛泛而平,缺少文化及精神层面的深度和内涵。让我觉得由行者变成看客的“马帮人”已无了传承的负累而变得简单,简单到只是重复来去的引路人。形式犹在而实质无存。真正意义的“马帮”没有找到,仅仅是骑马的游客和马主而已。“马帮文化”是西南民族文化重要的一支,是早先民族创业精神及人文精神超越的鲜活写照,是中亚及世界文化交流的纽带。是民族发展史上闪烁着荣耀与光辉的永恒丰碑。“茶马古道”上古人成群结队的影子没了,清晰的马蹄印迹及铃声尚存,远古的思念依旧,而“马帮精神”已无踪迹可寻。衍生成索取而无了追求。
不愿前行的一部分游客留在这里歇息,而我随马帮继续前行。登山变得异常艰难,站在高处,天空洁白的云彩缓缓地移动着,满眼尽绿,古城如在画中精巧而别致。
中途的“普济寺”游客可朝拜,也可在此歇息。建于清乾隆36年的寺院藏名“舍培兰辛林”,意为“解脱修行院”。密林深处的中的“普济寺”,青峰叠翠,沉香醉人。参拜在这里成了游客的必然,而真正意义的“解脱”何其难也。远离家乡的思念以及旧疾的不适让我也焚香膜拜祈祷平安,而“转经筒”是忍着痛完成的。寺内海棠花似开似谢历经风雨二百多年依然淳朴而圣洁,香气淡淡甚是让人陶醉。殿阁雄伟,顺山势而建自热而协调。而寺门清末教育家王竹淇的撰联"百年花发海棠寺。万叠山朝普济门。",则是对“普济寺”唯美的诠释。
出寺下山至束河古镇一段路,平坦而宽阔。马儿的行进已不觉那样颠簸,但我仍是脚用力拽着马镫以缓解因颠簸带来的疼痛。高高的站着,马在行、车在行,古代和现代各自都让对方羡慕着。从束河古镇回到拉市海马场已十分狼狈,无心品尝特色美食而独自在长条凳坐着。疴疾的无奈,思乡的清苦,古道的悠远,马帮的艰辛,古城小桥流水的幽静。脑海中便浮现出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现实写照,“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乎正好对应当下的我。由此而注定此次的寻觅定是不完美的。
拥抱自然你要有风的自由,因痛而无法自由的我再看“拉市海”已无了韵味。一叶小舟是孤舟,而“一山一水一重天,一花一木一世缘。”仅限于书本而已。
附:1、《马帮铃声》及简介:
2、电影《山间铃声马帮来》
《山间铃响马帮来》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王为一执导,冯奇、于洋、孙景璐、吴漾等主演的剧情片。该片讲述了解放初期,为保证边疆地区各族人民的正常物质供应,云南边防部队与国民党特务进行激烈战斗的故事。该片于1954年3月3日在中国大陆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