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老子的宇宙论吗? 2024-05-08 04:26:02 《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01【名家解说】 任继愈先生认为,这一章的前半从“道生一”到“冲气以为和”讲道是万物的总根源。这里的道理并不复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只说明事物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分化的过程。前人注解虽多,但失于穿凿,替老子说了些老子没有说过的话。可供参考,但不能当真。后半讲柔弱、退守,是道德原则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方面的具体运用。高亨先生认为,这一章的前半段是老子的宇宙论。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原始就是一,所以一也可以称为道。一与道并生,大道即大一。有一即有道,有道即有一。道产生了天地,天地产生了阴气、阳气、和气,三气产生了万物。后半段是老子的人生论。老子抱着朴素的辩证观点,认为事物损益的矛盾现象是互相转化的。谦虚自贬反而有益,强梁自逞反而招祸。他强调后者,是为了鼓励前者。 02【个人体会】 老子认为,在可经验的万事万物之外,存在一个先验的实体,它在时空中无限,恒常为一,但却处在周流不息的运动状态之中。他将这个实体命名为“道”,他认为“道”生养着可经验的万事万物,如母亲生养子女一般。所以,老子也将“道”看过宇宙间最伟大的母亲,即“玄牝”。所以,在老子观念里,自然界存在着两种实体:一是客观存在着的万物万物,一是不可经验的道。客观存在的万事万物直接或间接被人类的感知觉官能经验到,而道却永远不能成为人类经验的对象。所以,相对而言,万物是实,道是虚;万物是有,道是无;万物是多,道是一。道是万物之母,它生养和支持万物。所以,道宇宙最先存在的事物和状态,也就是先有道,然后生成万物。但是古人认为,道先生成天地,天地再生成万物。这样,老子宇宙生成过程是,道先在,然后道先生成天地,天地再生成万物。所以,天地是万物之母,道是天地之母,从而也是万物之母。道生一,这句话不应当理解为道生成一。因为,一是道的一个特性,即经文中所讲的“独立而不改”。所以,道生一,其实是道是生。一生二,这个二是指天地。有些作者将二理解为阴阳二气,但是老子在经文从未讲过阴阳二气的观念,只讲过天地。所以,我认为二理解为天地,比理解为阴阳二气更合理些。二生三,这个三,要理解为多。在古人那里三就代表多。这个多实际上是指万物。相对而言,道是一,万物是多。二生三,就是指天地生万物。这样,三生万物,实际是就是三是万物。这段文字历来最受推崇,宣称简单的几个数字就将宇宙生成的过程讲完了。可是试问一下,当你读过这段文字后,真能知晓宇宙演化的经过了吗?事实上,老子根本没有什么宇宙生成学说。道只是老子空想的概念,自然界并不真实存在这样一种事物,它不可能成为宇宙演化与生成的一个要素或环节。即使对于现代哲学与科学而言,宇宙生成与演化的过程,仍然在一团迷雾中,如何奢望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已经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呢?所以,读古人言论但一定不要迷信它。道生天地,天地生万物,这样一个过程不能反映宇宙生成与演化的过程,自然界根本不存在这样的过程。所以,老子不会有也不可能有宇宙生成和演化的学说。人们最讨厌的,不过是“孤家”、“寡人”、“余一人”之类的称呼了。可是王公贵族却将它们用作自己的称谓。这是统治者脱离群众的表现。他们高高在上,不关心百姓疾苦,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老百姓才是他们的根本。道为万物之母,总是居万物之后之下,而王公贵族却总是争居万民之前之上。他们越是争前争上,就越是离破产不远了。只有不争不居,才能令自己的功劳不被百姓忘记。 03【试译】 道,恒为一。一生成天地,天地生万物,万物是多。万物都背负阴,怀抱阳。全赖一团生气充盈于其中而成就其生。人们最厌恶的,莫过于“孤家”、“寡人”或“余一人”了,而候王却都以此来称谓自己。有的事物减损它,反而会受到增益;有的事物增益它,反而受到了减损。先人将这个道理教导给我,我也要将它传授给对这一道理毫不知晓的人们。强横与霸道的人必然不得好死。强梁是增益,反而会招致不得其死的结局,这便是损了。这可以看作这个道理一个证据。所以,身轻天下,高高在上,自谓孤寡,是失根失基的行为,不以民为本,必然会招致百姓的厌恶和抛弃。正所谓“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参考资料:《老子绎读》 任继愈著《老子注译》 高亨著 赞 (0) 相关推荐 如何理解道德经“道法自然”?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32 自然 道法自然 自 ...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很多道观都有以下对联: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上联说的是大道如何生万物 这下联说的是万物如何效法道 如今<道德经>81章读到42章,已然过半 相信很多小 ...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 基础理论 一.中医之钥:阴阳法则 <景岳全书.传忠录>"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 ... 「津门网」绘画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一开始便不断生发 大家好,又准时与大家见面了,我们继续来分享中国传统绘画,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体现在各个方面,当然我们离不开的便是笔与墨,笔墨发挥到淋漓尽致的绘画种类,便是大写意绘画. 在大写意绘画当中对于笔墨的要求是极 ... 绘画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一落笔便开始不断生发 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体现在各个方面,当然我们离不开的便是笔与墨,笔墨发挥到淋漓尽致的绘画种类,便是大写意绘画. 在大写意绘画当中对于笔墨的要求是极高的出不得半点差错,当然对于绘画造型非常拿手的画家来说, ... 周文强:财商无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一无所有到有的秘密 周文强:财商无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一无所有到有的秘密 道如何下化为物?什么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如何下化为物?什么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究竟在说什么?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关于老子的这句表述,自古至今有很多注解,然总觉得都不甚合理,基本都是在猜"一"."二"."三"究竟是什么. ... 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 天下万物皆生于有,有生于无,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怎么可能写出玄乎又玄的<道德经>,只因为<道德经>在流传过程中变得杂乱无章所以玄乎又玄,走进"360个人读书馆"馆友"百岁无疾的秘 ... 用现代哲学解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会更简单 对<道德经>的解读多在传统文化的范畴内,即阴阳太极学说.很复杂,不易搞懂,甚至有的就是牵强附会.如用现代哲学解读就简单多了,就比如题目的这句话. 首先,老子的<道德经>分为:道 ... 中国2万年前陶器传播路线: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中国2万年前陶器传播路线##玉蟾岩遗址##仙人洞遗址##西伯利亚珍珠陶##西亚陶器# {上图1为湖南省道县蛤蟆洞遗址出土的陶器,距今2.1万-1.4万年.图2为<道德经>.道德经第四十二 ...
《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01【名家解说】 任继愈先生认为,这一章的前半从“道生一”到“冲气以为和”讲道是万物的总根源。这里的道理并不复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只说明事物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分化的过程。前人注解虽多,但失于穿凿,替老子说了些老子没有说过的话。可供参考,但不能当真。后半讲柔弱、退守,是道德原则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方面的具体运用。高亨先生认为,这一章的前半段是老子的宇宙论。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原始就是一,所以一也可以称为道。一与道并生,大道即大一。有一即有道,有道即有一。道产生了天地,天地产生了阴气、阳气、和气,三气产生了万物。后半段是老子的人生论。老子抱着朴素的辩证观点,认为事物损益的矛盾现象是互相转化的。谦虚自贬反而有益,强梁自逞反而招祸。他强调后者,是为了鼓励前者。 02【个人体会】 老子认为,在可经验的万事万物之外,存在一个先验的实体,它在时空中无限,恒常为一,但却处在周流不息的运动状态之中。他将这个实体命名为“道”,他认为“道”生养着可经验的万事万物,如母亲生养子女一般。所以,老子也将“道”看过宇宙间最伟大的母亲,即“玄牝”。所以,在老子观念里,自然界存在着两种实体:一是客观存在着的万物万物,一是不可经验的道。客观存在的万事万物直接或间接被人类的感知觉官能经验到,而道却永远不能成为人类经验的对象。所以,相对而言,万物是实,道是虚;万物是有,道是无;万物是多,道是一。道是万物之母,它生养和支持万物。所以,道宇宙最先存在的事物和状态,也就是先有道,然后生成万物。但是古人认为,道先生成天地,天地再生成万物。这样,老子宇宙生成过程是,道先在,然后道先生成天地,天地再生成万物。所以,天地是万物之母,道是天地之母,从而也是万物之母。道生一,这句话不应当理解为道生成一。因为,一是道的一个特性,即经文中所讲的“独立而不改”。所以,道生一,其实是道是生。一生二,这个二是指天地。有些作者将二理解为阴阳二气,但是老子在经文从未讲过阴阳二气的观念,只讲过天地。所以,我认为二理解为天地,比理解为阴阳二气更合理些。二生三,这个三,要理解为多。在古人那里三就代表多。这个多实际上是指万物。相对而言,道是一,万物是多。二生三,就是指天地生万物。这样,三生万物,实际是就是三是万物。这段文字历来最受推崇,宣称简单的几个数字就将宇宙生成的过程讲完了。可是试问一下,当你读过这段文字后,真能知晓宇宙演化的经过了吗?事实上,老子根本没有什么宇宙生成学说。道只是老子空想的概念,自然界并不真实存在这样一种事物,它不可能成为宇宙演化与生成的一个要素或环节。即使对于现代哲学与科学而言,宇宙生成与演化的过程,仍然在一团迷雾中,如何奢望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已经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呢?所以,读古人言论但一定不要迷信它。道生天地,天地生万物,这样一个过程不能反映宇宙生成与演化的过程,自然界根本不存在这样的过程。所以,老子不会有也不可能有宇宙生成和演化的学说。人们最讨厌的,不过是“孤家”、“寡人”、“余一人”之类的称呼了。可是王公贵族却将它们用作自己的称谓。这是统治者脱离群众的表现。他们高高在上,不关心百姓疾苦,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老百姓才是他们的根本。道为万物之母,总是居万物之后之下,而王公贵族却总是争居万民之前之上。他们越是争前争上,就越是离破产不远了。只有不争不居,才能令自己的功劳不被百姓忘记。 03【试译】 道,恒为一。一生成天地,天地生万物,万物是多。万物都背负阴,怀抱阳。全赖一团生气充盈于其中而成就其生。人们最厌恶的,莫过于“孤家”、“寡人”或“余一人”了,而候王却都以此来称谓自己。有的事物减损它,反而会受到增益;有的事物增益它,反而受到了减损。先人将这个道理教导给我,我也要将它传授给对这一道理毫不知晓的人们。强横与霸道的人必然不得好死。强梁是增益,反而会招致不得其死的结局,这便是损了。这可以看作这个道理一个证据。所以,身轻天下,高高在上,自谓孤寡,是失根失基的行为,不以民为本,必然会招致百姓的厌恶和抛弃。正所谓“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参考资料:《老子绎读》 任继愈著《老子注译》 高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