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体验-不入流就对了

摘要

这其中最大的共同点便是把落后于西方建筑设计发展的劣势巧夺为复制、拼贴和模仿的良机。。。世界的确不是由概念和经验组成的。。。在貌似无用的鸡毛蒜皮里,在每个细微的褶子里都隐藏着意想不到的秘密。。。

1

记得是在2010年,去拜访一位在大学里做建筑设计的退休教授,他看了看我以往做的东西说了句:“你的东西既不商业,也不学术”。后来,又去拜访一位行业内有点名气的中年海归建筑师,他问我:“你考过托福吗?后面他说话的大意是,既然没有经过西式专门训练,那我是永远无法达到他们的层面的。

当时心里很受挫并暗自立下不再与学术为伍的念头。

2

在后来的工作中我逐渐发现,在眼下的阶段,建筑设计商业化和学术化的分类方式实际上是有些刻意的。似乎这只是各自社会认同的需要,进而需要一种明确的姿态,进而需要完成社会标签的表演。如果说在世纪初,学术还在对刚起步的商业化不屑一顾,那么现在它们之间更多的呈现着相互的借力,这倒暗示出两者相同的地方。其中最大的共同点便是把落后于西方建筑设计发展的劣势巧夺为成复制、拼贴和模仿的良机,从这点讲,一方并不比一方虚伪或高尚。也因于此建筑设计人员逐渐被定义为技术人员。

无论是商业化还是学术化现在都陷入了困境(这和市场低迷无关),除了口号越喊越大,形式大行其道之外。在固化的知识、冰冷的逻辑、紧张的节奏里,除了满世界寻找案例,除了对西方的既有一套重复咀嚼之外,除了善于制造噱头和概念,扪心自问又有多少实质上的推进呢?大多数的建筑和理论都是些学生作业,它们已沦为些毫无表情的躯壳,你再也无法听到建筑的心跳。

3

前几个月朋友们纷纷转载一篇文章,大意是讲建筑师应该怎样做才是对的。在国内建筑师职业化的路上,这种貌似冷静,实则保守的说辞散发出抑制热情、创造性的气息。难怪点赞的多是从事管理工作的人。职业化并不意味着流程化、机械化。

在时下互联网+的风潮下,建筑设计公司们纷纷打出跨界的口号,纷纷提出平台化、资本化、产品化的思路。但,这多是管理者战略层面的事,对于设计者而言依旧属于换汤不换药的方式,依旧是在填充知识。如果管理者的认知不够,设计者们除了会画图之外不懂设计,更不具备创造性时,这样的工厂又能生产出什么呢?

最可怕的情景是看到小青年们在设计上的世故,他们以实用主义的方式把聪明才智全用到了拼贴复制上,自命不凡。

看多了上述社会实情中商业化和学术化中的硬伤,以及高高在上的门槛,这种流不入也罢!

4

比商业化和学术化更重要的是人自己。

对于设计而言,无论案例还是理论都只是工具却从来不是创造力的源泉。时下行业的困境源于知识的固化和人的缺席,源于惯性的视角和心灵认知的匮乏。设计者要改变视角不是对外依靠知识挖掘、寻找界外逻辑,而是需要回到设计者自身,回到设计者认知自己和世界这个本质的问题上。在更高的层面上,设计者需要激发对周边世界的敏感,需要发现事物之间微妙的关系,更需要对感知体验进行深层面的推进、梳理和表达。

世界的确不是由概念和经验组成的。在貌似无用的鸡毛蒜皮里,在每个细微的褶子里都隐藏着意想不到的秘密。就像观察坍塌中的沙堆,每次坍塌都能很快的达到平衡,依赖的竟然是不计其数的微粒,依赖的是它们滑落过程中相互的牵引作用。就像品尝一种水果滋味,这种滋味会随着水果的生命周期而发生有趣变化。就像描述盛夏,在巨大的苍白里,狮子、鳄鱼、角马们会在水塘边相聚。

5

以建筑的方式走不出建筑,虽然以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去感知体验和世界之间的关系是奢侈的,但这又是必须的,这既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和实践表达的无缝连接。在这个既不会如此完美又不会如此不堪的世界里,不去计较社会认同和价值呈现,不去臆想改变社会,不发重音,而专注于体验和表达未尝不是一种生命过程中的充盈。

反观这些年的工作经历,对入流的抵制在于骨子里并不接受专业知识携带者的身份,反对把生命的活泛体验拒之门外的做法。有人对这此提出质疑,他们担心这种偏重个人化的感知体验会陷入自娱自乐的状态中,也有人质疑这是一种把个人意志强加在设计中的做法,实际上这是典型的看客心理,就像很多人习惯站在陆地上爱大海而不是去大海里拥抱一样,还是让我们在大海里时再开始这个话题吧。

回到社会的层面,我们只是改变并相信了自己的视角。

我们相信这种视角的改变会给设计带来不同的答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