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四十》:女到中年,十有九难

亦舒曾说:“当我40岁时,略有积蓄,丈夫体贴,孩子听话,这就是成功。”

然而这两年,亦舒对中年女人定义的“成功”越来越不符合社会标准,社会要求她们乘风破浪,似乎忘记了舞台上的光芒只属于少数人,

而生活中的风浪远让这些被称为“媳妇”“妈妈”“女儿”的中年女人们焦虑彷徨。

今天的这部《女人,四十》便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女人阿娥,如何在中年艰难走过生活的苦难,找寻自我圆满的故事。

在阿娥的微笑中,我们似乎可以体会,这世上每一个看似云淡风轻的中年女人,都曾默默咬紧牙关,都曾勇敢跌倒爬起,都曾无声落泪后又挣扎站起。

这便是,女人的四十岁。

女人四十,哪有不难

上世纪90年代香港,菜市场一角。

阿娥站在卖鱼摊前面站了快2个小时,静静等待一条鱼翻白肚儿,好以一条“死鱼”的价格买到便宜又不乏新鲜的鱼。

阿娥家里并不富裕,上有老下有小,每顿饭都得精打细算。

今天,是她40岁的生日,买条鱼意思一下。可是犹豫再三,她还是把鱼切成三段,留下中间鱼肚的部分放进冰箱,预备做下一顿。

可即便这样简单的一餐,还是被公婆的到来打乱。

阿娥的公公性格霸道专横,习惯了对女人颐指气使,他一上桌就拔光了仅有的荤菜,忙了半天的阿娥一口没吃上。

女人理应服务一家人,已经成为公公的习惯。就算阿娥好不容易忙里偷闲想跟邻居摸两盘麻将,公公也能直接追来叫嚷自己饿了,让阿娥回去做饭。

如果没有善解人意的婆婆总悄悄关心阿娥,她不知要怎么忍耐。

可是毫无预兆的,婆婆突然撒手人寰,公公也受到刺激,患上了老年痴呆。

老公的弟弟妹妹没有人愿意照顾公公,老公只能把公公接到家里,并让阿娥辞职。

她断然拒绝:“上班是我人生最大的乐趣!我绝对不会放弃。”

阿娥就职一家代理大陆厕纸的小公司,她业务能力出众,更重要的是,在公司,她不是“孙太”不是“阿娥”,而是有名有姓的“胡小姐”。

可是丈夫却说:“你最大的幸福不是嫁给我做老婆吗?你最大的生活乐趣不是由我提供的吗?”

然而她仰赖的工作并没有就此给她“好脸色”。

公司新来了个年轻的女孩,漂亮活泼,会用电脑,深得老板同事喜爱。而阿娥因为经常需要请假照顾家里,阿娥做的工作被无视,人也逐渐被边缘化。

阿娥能想到唯一折中的办法便是把自己变成“陀螺”,在工作和家庭中一刻不停地旋转,揽下所有脏活累活,照顾智力下降为孩子的公公。

公公的病情每况愈下,吵得全家不得安宁。连亲儿子都对阿娥夫妻说:“如果你们老了以后这样,那我情愿你们不要长命。”

一天,阿娥在天台上收衣服,崩溃突如其来,她蹲在地上大哭:“我很累了,我受不了了。”

阿娥四十岁的艰难,难在生活的重担失去了心理支撑,全部坍塌在她孤独的肩膀上,无法言说,无人分担。

青春放肆的资本一去不复返,她是员工、是妻子、是儿媳、是母亲,唯独没人记得,她也是她自己。

四十岁中年女人的艰难,难在被生活一地鸡毛捆住了手脚,当眼中再也看不到自己,便得不到喘息,又踏不出泥淖。

喜忧参半,自己撑伞

年过中年的女人,脆弱只在短短一瞬间,无需别人宽慰,自己擦干眼泪,站起来,依旧兵来将挡,坚强得把自己活成一支队伍。

阿娥回到房里,又开始处理那些繁重的、细碎的、令人疲累的大小杂事。

做驾驶员的老公帮不上忙,性情又软软,遇事只会劝阿娥忍忍。

可是阿娥知道,生活里的难和苦,靠着忍,是熬不下去的。只能自己给自己找寻撑下去的动力。

阿娥的动力,是公公潜移默化的依赖。

一家人曾把公公送到老人院,当儿子来看望时,他仿佛清醒明白地对儿子说:“工作重要,你去工作吧。”

而当阿娥不忍来看望公公,这个年轻时曾上过战场杀敌,强势了一辈子的老头儿,抓住她的手委屈哽咽:“我要回家。”

正如邻居告诉阿娥:“你是他的船,要是船沉了,他更不行了。”

阿娥的动力,也是老公与日俱增的疼惜。

老公时不时会逗阿娥开心,他曾说:

老婆,我追你的时候曾说过,如果你不幸早死,我一定会自杀。

但现在我要变了,如果你又老又丑又不死,我会死给你看。

引得阿娥跟他斗嘴,好发泄发泄平常的压抑。

中秋晚会上,老公在众人起哄下唱起歌,动情处拉起阿娥翩翩起舞,这一刻,他们仿佛忘记了生活所有的不幸和折磨,配合默契,获得无数掌声。

原来他们从不曾忘记共同的兴趣和话题。

尽管常常拌嘴,也少有主动温柔,但少年夫妻时相爱相伴的情谊,是生活艰难不曾磨灭的。

阿娥的动力,更是自己。

无论在公司处境如何,在公司遇到紧急时刻,阿娥还是凭借过硬的能力,帮乱作一团的大家度过小危机,不再去想平日里多么不公平。

既然家庭事业很难平衡,阿娥便选择做好眼下的事。

有一天,阿娥和老公挽着手在海边散步,老公问他:

“你嫁给我那么久,熬了那么久,就连我爸妈的包袱也让你背得喘不过气来,我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阿娥嗔怪着转移话题:“好好的,干嘛要走这条烂泥路呢?”

老公笑着说:“如果路好好的,你会让我搀着你吗?”

是啊,无论路是否好走,四十岁的女人已具备足够的勇敢、坚强和乐观,不用人搀,不用人拉,自己为自己撑伞挡住风浪,并在阴霾中寻找阳光。

尽管这些阳光不强烈,但会给人淡淡的温暖,告诉你这就是生活,而生活终归会有希望。

越过四十,开始从容

四十岁这一年的磨砺,让阿娥愈发淡定从容。

渐渐地,她再也不会为无人依赖的孤独大动肝火,也不会为与日俱增的辛劳愁容满面,而是为了生活得更好积极地取舍,努力地承担。

生活的起落在她看来已经成为人生的一部分,太苦了就蹲下哭一场,甜来了,又能若无其事地继续上路,这不就是大部分中年人都要走过的艰难历练?

可也正因为体味过百般滋味,所以人间值得走这么一遭。就如公公在死前告诉阿娥:“你知道生活是什么?生活是很有趣的。”

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才是生活真趣味。

在影片的结尾,公司老板再次意识到阿娥对公司的重要性,退回了阿娥的辞职报告,而给阿娥放了两个月的假,让她先把家事处理好。

老公和阿娥有了患难与共的情谊,愈加恩爱。看似总也长不大的儿子,也主动牺牲假期回来帮助照顾爷爷。

你看,生活永远不曾穷途末路。

这部影片,虽然处处体现着中年女人的不公平、不如意,但却提醒着我们不要忽略了她们巨大的能量,那便是身处工作和生活的重压下,也能从苦哈哈的困境中挣脱出自己的美好。

看向影片之外,《女人,四十》是一群中年女人命运的转折点。

饰演阿娥的萧芳芳,幼年丧父,少年失学,中年失婚,晚年失聪。

但无论大红还是失意,她都时刻记得,“做演员的责任就是扩展人生”,于是不曾让一时的失败自乱阵脚,出国留学,努力演戏。

48岁,萧芳芳终于凭借这部《女人,四十》,二封金像奖影后,并将柏林影展银熊奖等多个奖项收入囊中,成为张曼玉之后获得这项荣誉的第二位华人。

而本片的导演许鞍华,在拍摄本片之前已经三四年未再摄电影,从曾经的炙手可热陷入创作低迷。

《女人,四十》是她四十多年人生的转折点,电影中那些隐藏在生活琐碎中的笑与泪,悲与喜,成为了许鞍华电影的独特价值——尊重女性,忠于自己。

凭借着对中年女人独树一帜的洞察,她也被公认为是香港唯一能与男人抗衡的女导演。

人生之于中年女人的艰难,让她们一时的困惑很难找到答案。可是她们挫败、挣扎,却又顽强站起,因为自己坚信,终归能拼得一条出路让自己从容以对。

所以,这是一个女性去理解女性的温暖故事,也是中年女性与生活和解的心路历程。

有人说,《女人,四十》里的女人并不伟大,也不值得歌颂,只是为了活下去罢了。

电影过了26年,虽然现代中年女性越来越标榜独立、自信、自强,但也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现实给予每个女人的重压并没有少一点。

很多女人虽不再像阿娥一样为家庭所累,但却依旧被催婚、催育,甚至因为单身被指指点点;

而重视家庭的女人也被给予了更多的厚望,比如不能因此变“黄脸婆”,还要把事业兼顾得比男人更加刚强。

正如余秀华在诗里写:“我也有过欲望的盛年,有过身心俱裂的夜晚。”

我们无法改变世界的双标,然而四十不惑,正是让我们完成从女孩到女人的华丽转身:

知道人生不需要那么完美,知道艰辛的背后也暗藏温暖,知道无论再难我们也能靠着自己从容走过,因为所有的坚持忍耐都不会被辜负,所有的自信乐观都可以让我们破茧成蝶。

所以,希望所有到中年的女人,都可以将余生的答案,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然后像蔡依林那样笑着大喊:“40岁,真的feel damn goo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