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去找云豹?
当我和圈内朋友说我工作的目标是云豹(Neofelis nebulosa)时,通常会收到类似“卧槽,云豹!”的回复。
猫盟在德宏拍摄到的云豹
“卧槽”是个很有激情的词汇,但同时也不太体面。它让我想到一个短语,叫做“激情保护”。
我们日常说得多的是要“避免激情保护”,指的是不要单单凭对某个物种的喜爱,就埋头蛮干。
因为保护生物学有很多现实的工程问题,如何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来优化生物多样性和当地人生计,这是不那么直观、要仔细研究的。
云南边境的村落与自然 陈老湿摄
道理是这样没错。
但要弄清楚这些复杂的问题是个磨人的事,有时候搞物种研究的,好几个博士都写完论文毕业了,当地人、当地动物的生活状况还是没什么改变,对身边的动物基本上没什么太深的了解,发展的方式也还是简单粗暴。
真正在乎这些事的人是很难得的,光凭理智,而没有死磕的激情,太容易放弃了。
所以今天说说激情。
重庆动物园的云豹。大猫 摄
(一)
还是接着上面云豹的事情,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讲,猫科动物嘛,长得小一些的是猫,白的是雪豹,其余黄毛带花的一律都是“老虎”——啥是云豹都是个问题。
就像我和我妈说我要去版纳找云豹的时候,她不为所动,只是提醒我注意安全。只是在出野外前,妈又来问我:你说的那个雪豹,它厉害吗?
我的内心戏肯定在回答:它不是厉不厉害的问题,它真的是那种,很稀有的那种……
然而实际上我只好强忍悲痛,说雪豹和云豹不是一回事,要是能同时有这俩的地方可能得去墨脱,而且云豹很少不太可能遇到,也个子太小吃不了人云云……
云豹是一种很特殊的“大猫”,代表的,是与狮、虎、豹、雪豹与美洲豹所在的豹属大猫们不同的一条演化路线。
在大约一千万年前的中新世,当草原取代了地球上的许多森林,豹属在各个生态位卷入顶级捕食者王位的争夺时,云豹与它们的共同祖先分道扬镳,没有增大体型,而是继续在森林中做潜行的猎手。
西双版纳保护区中神秘的猎手——云豹
高处不胜寒。演化的历史上有太多的从高处跌落故事。
而隐居密林的云豹,或许是保留大猫们演化潜力的重要一环。而这样的演化分支,正在受到人类的严重威胁。
云豹属有云豹和巽他云豹两种,亚洲大陆上的是云豹本豹。
这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2016年的红色名录上审定云豹为易危(VU)等级时所用的分布图,看上去,云豹主要分布在中国。
云豹世界分布图(图层来自IUCN红皮书);数据尚未更新,现在中国境内已没有这么大的分布区了
近20年来,尽管我国的许多自然保护区都认为自己的家底还有云豹,现实却是2006年在黄山救助了最后一只云豹后,华东、华中、华南再也没人找到过它们,即使是2018年宣称拍到云豹的神农架也只有容易混淆的高糊影子。
只剩西南一隅,确切地说是滇西、滇南和藏南的边境,还有可靠、稳定的记录。
皖南野生动物救助中心的云豹,图片来自该救助中心
2020年,泰国国王科技大学(King Mongkut’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onburi)的研究人员通过对比从2000年到2018年的森林变化建模,判断中国境内的云豹生境减少了97%,仅剩下72平方公里。
云豹需要连续的成熟天然林,即使在21世纪中国的天然林已经被国家政策保护,到处修路、修坝也会让森林被割裂,让人类的干扰顺着这些裂缝渗入,以致云豹无处容身。
中国台湾的森林覆盖率不低,但云豹早就从这座孤岛上消失,就是一例。
所以,目前云豹是中国最濒危的猫科动物。
然而比起虎、豹等家喻户晓的大猫,比起万众瞩目的雪豹,大部分人根本还不认识它。甚至科学界对云豹在中国的分布和生态的了解,也是少得可怜。
而不乐观的是,以后我们能了解它的地方也不多了。
猫盟在云南德宏拍摄的云豹
(二)
中国的西南边境,是云豹在我国最后的家园。
而东南亚的云豹,未来也不乐观:城市向外辐射的公路,带来了油棕、橡胶对天然林的侵占;在交通不便的乡村,人们还在山里用猎枪讨生活。
加上边境三不管区域的野味餐馆、红木商店,情况可能会更糟。
2017年,西双版纳和老挝边境的云豹尾巴
是云豹太脆弱吗?一千万年的偏安山林,没想到今天遇到了持枪进山,砍树修路的人?
更脆弱的恐怕是人类吧。
云豹尚且见识过从中新世到现在,高山的隆起、海平面的升降、冰期的来回,而我们人类这个第四纪才暴发户般跻身食物链上层的物种,有着高处不胜寒的庞大人口,下次气候灾变能挺过吗?
有人会问,你说这些有的没的,跟我、跟当地人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我记得在老挝调查云豹的陈老湿说,一些当地人知道没了林子就会干旱,干旱了村子里就会更不好过。
而云豹,由于高度树栖,是完整森林生态系统的指示种。
让人的关注聚焦到云豹,比讲明白复杂的森林生态学更有效率,也更好号召保住林子和生计,这就是云豹的“利用价值”。
换句话说,保护云豹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当地人的生产生活。
云南易武的热带雨林 ©大猫
还有人会问,你说的这些推论,科学吗?
的确,以现有对气候和生态系统的理解,还不能找出这么明确的因果律,不能指出踩过哪根红线才会出现大危机。
写到这里,我甚至有些担心自己对云豹的情绪激动会不会显得我不够科学严谨,也让说服力有所折扣。
但如果大家都没有激情了,怎么还会有人去大汗淋漓地爬山,去把这些科学数据拿到?然后过几年这些还能研究的对象都没了,真的好吗?
如果每个人,只会根据眼前的利弊判断来生活,这和罔顾现实的“激情保护”,又有什么区别么?
都只是受多巴胺驱使的可怜人罢了。
(三)
一般到这里我们就会把天聊死了。说点别的吧。
不久前,猫盟的微博被人艾特,说将要上市一款沙盒游戏,叫《疾如闪电》,玩家将扮演一只豹子,从幼崽开始成长,并为了自由和生存而斗争。在游戏里,你甚至可以去扑向万恶的盗猎者。
《疾如闪电》游戏预告片截图
一方面,豹报复的快感真好耶!另一方面,豹和人,必须是这种你死我活的关系吗?
不,豹和人绝不是对立的关系,至少在咱们中国肯定不会。
想想和顺老乡们常说的“豹是君子,你看着它,它也看着你,但它不伤人,看着看着就走远了……”
戏谑的是,预告片里看来,游戏发生的现实地点,如果要认真分析,就得发生在中国,或者还有一点俄罗斯远东。
因为图中显然是豹(Panthera pardus)和马鹿(Cervus canadensis)这两个物种,而它们还有重叠的分布区,几乎只有中国西部和东北(以及俄罗斯远东的海参崴周边了),考虑到预告片里拿枪的都是白人,所以这其实是个义勇豹抗击沙俄的故事?
预告片里豹子拖着一头马鹿
东北马鹿,2012年9月摄自吉林汪清(版权所有:北京大学)
哎呀,不就是个游戏吗?认真你就输了……
就连游戏作者们也没打算认真,这就是个架空故事,游戏场景和物种的灵感来自于非洲和北美。虽然游戏标题强调的是速度,似乎要描述猎豹,好歹文案和建模都标明主角是豹,而国内一些游戏媒体已经开始把主角报导成猎豹了。
问题在于,长期的这种不认真,导致豹子连出圈都只会加深误会:窝在城里的游戏宅,和西南边境上把所有中小型猫科动物都叫做“草豹”的老乡,都离真切的认知太远了。
而像云豹这样被大家疏忽的物种,再不认真点,就真的没了。
猫盟拍摄到墨脱的云豹
(四)
再说说听到我要去找云豹的反应这事儿,最丧的反应来自一个科研界的朋友。
她说:反正都没戏了,只是去找稀有的物种,做不出什么像样的研究,你们和观鸟大爷有什么不同?
已经接受过被现实打脸专业最严格训练的我,当然是不会这么脆弱而消沉,除非忍不住。不妨再自问一句:
这一步的目的是什么?真的只是圈内一句“卧槽”的自嗨吗?
重庆动物园的云豹 ©孙戈
可能并没有人在意云豹的命运。
豹子也好,人也好,我们都不过是这蓝色星球演化之中的过客。
每个物种本身,都是长期演化呈现在这世界上的独特基因库,要是因为我们不小心把它玩丢了,那么人类又把自己的路走窄了。
并不是人有能耐把地球怎样,仅仅因为我们需要生物多样性,但地球可以不需要我们。
保护也是如此,显然,人类需要发展不可能不与生态环境产生分歧,盗猎之类的直接对动物种群的威胁尚且不提,在人类改造之下,动物们栖息地的消失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人与自然的冲突,似乎永不停歇。
水电站的修建,毁掉云南很多原始森林 图源网络
然而如果能通过认识,从数据里看到豹子们的生存质量,从模型工具里提出改造的合理建议,从实地摸索中呼吁更多人关注生态环境,达到一个人与自然不说理解,至少是和解的状态……
这一步就值得去做,不是吗?
上周,我们做了一些宣传折页,拿到了西双版纳的小学分发,心想的是如果有更多的人认识,也许就会多几个人在乎。
西双版纳基诺乡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在阅读我们的宣传册
宣传册长这样
我也想把它发到边境对面的老挝丰沙里省去,而马上就有同事说:嗯,这样他们吃晚饭的时候,还能对着图看看今天打的野味是个什么名儿……
但,我还是想试试。如果读到这里的你懂老挝语,请与我联系。
毕竟,不试试怎么知道没用,不碰壁怎么懂得改进呢?
是的,我们希望获得理性的认知,因此我们必须对此付出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