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斯疾
中国文化有很多自相矛盾、让人哭笑不得的东西。
比如,它一会儿说“仁者寿”,一会儿又说“好人不长命,王八活千年”,够可笑吧?不过,把人的身体状况和道德相联系,倒是中西方文化都有。
美国学者苏珊·桑塔格的书《疾病的隐喻》,就提到她作为一个癌症病人受到道德歧视的经历。
中医更是把疾病和人的情志联系得很密切,似乎得肝病胃病的人都是心胸狭窄的。其实,无论得哪一种病,原因都是极其复杂的,对疾病作道德评判,无疑是荒唐的。
然而,有时候荒唐的事情也能有正面的效果。
比如,有些好人,让人尊敬,让人疼惜,却生了某种讨厌的疾病,给我们带来强烈的情感上的震撼。
孔子的学生伯牛,生了一种很严重的病,快要死了,孔子亲自去看他。孔子在南面的窗子外,伸手拉住他的手,感叹说,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重复了两句,无可奈何地走了。
俄罗斯作家柯罗连科指出,果戈理、乌斯宾斯基、谢德林和契诃夫,是俄罗斯作家中最具幽默气质的,其中两个人直接死于严重的忧郁症,另外两个人则死于绝望的苦闷。“在俄国的'笑’中难道果真有命定的劫运吗?难道天赋的幽默感对俄国现实的反应——用化学家的术语来说——必然会产生有毒的沉淀物而猛烈地破坏这反应的容器,即作家的心灵吗?”这是柯罗连科对俄罗斯的控诉。
美国哲人爱默生晚年得了老年痴呆症。他女儿给他念他自己的著作,念完问他:“爸爸,您知道这是谁写的吗?”爱默生笑着摇了摇头,说:“不知道。但我知道他很伟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