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行俭突袭西突厥(资治通鉴卷二〇二之十)

当初,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和他的别帅李庶匐联合吐蕃国,进逼安西。朝廷得到报告后,研究发兵讨伐西突厥事宜。吏部侍郎裴行俭说:“吐蕃侵扰边境,刘审礼全军覆没,现在战事还未停息,怎么可以再出兵西征!现今波斯王已死,他儿子泥洹师作为人质还留在京师长安,应派使者送他回国,在途经阿史那都支和李庶匐统治区时,见机行事袭取他们,可以不经激战而将他们擒获。(吐蕃为寇,审礼覆没,干戈未息,岂可复出师西方!今波斯王卒,其子泥洹师为质在京师,宜遣使者送归国,道过二虏,以便宜取之,可不血刃而擒也。)”唐高宗采纳了裴行俭的意见,命他负责此事。裴行俭于是上奏要求任命肃州刺史王方翼为自己的副手,并充任检校安西都护。

以前,裴行俭曾任西州长史。等到他奉命出使路过西州时,当地的官吏和百姓都到郊外迎接。裴行俭将当地豪杰子弟千余人招来充当自己的随从,对外声称现在天气正热,不适合远行,等待天气凉爽后再继续西进。阿史那都支得知这一情况后,于是不加防备。裴行俭乘机召集龟兹、毗沙、焉耆、疏勒四镇的胡人酋长,对他们说:“从前我在西州时,打猎打得很高兴,现在想再寻往日的欢乐,你们谁愿意同我一起去啊?(昔在西州,纵猎甚乐,今欲寻旧赏,谁能从吾猎者?)”胡人子弟争相要求随行,于是又召募到将近万人。

裴行俭整编好队伍,佯装打猎,几天后便兼程迅速西进。到距离阿史那都支部落十多里的时候,他先派和阿史那亲近的人前去向他问安,表现出安闲无事的样子,接着又派使者急召他前来相见。阿史那都支原先和李庶匐相约,到八月时一起抗拒唐朝的使者,现在突然听说唐军已经到达,一时想不出对付的办法,只好率领子弟出来迎接,于是被擒获。接着裴行俭又用阿史那都支的令箭召集他属下诸部的酋长,一起押送到碎叶城。然后挑选精锐骑兵,轻装前进,日夜兼程突袭李庶匐。进军途中,又俘获阿史那都支从李庶匐处返回的使者和与他同行的李庶匐的使者。裴行俭释放了李庶匐的使者,让他先去通知李庶匐,说阿史那都支已经就擒,李庶匐自知不敌便投降了。

于是,裴行俭押着阿史那都支和李庶匐回到长安,打发波斯王自己返回他的国家,留王方翼镇守安西,命他修筑碎叶城。

冬十月,单于大都护府突厥阿史德温傅、奉职两部一起反抗唐朝,他们拥立阿史那泥熟匐为可汗,二十四州酋长一起响应,拥兵达数十万。唐廷派遣鸿胪卿单于大都护府长史萧嗣业、右领军卫将军花大智、右千牛卫将军李景嘉等率兵讨伐。萧嗣业等开始时接连告捷,因而不注意防备;后来遇上天降大雪,突厥人乘夜偷袭他们的军营,萧嗣业狼狈拔营逃走,部队于是大乱,被突厥兵打败,被打死了很多士兵。花大智、李景嘉率领步兵且战且走,得以退入单于都护府。萧嗣业判处免死、流放桂州,花大智、李景嘉也都被免官。

这时,突厥人侵扰定州。定州刺史、霍王李元轨命令打开城门,放下旗帜。突厥人怀疑城内有埋伏,畏惧而乘夜撤走。不料定州人李嘉运暗地向突厥人通报消息,事情败露后,唐高宗命令李元轨彻底追究他的同党。李元轨说:“强敌临境,人心不安,如果过多逮捕人,会逼使他们叛变。(强寇在境,人心不安,若多所逮系,是驱之使叛也。)”于是只处死了李嘉运,其余的都不追究,并上书说自己违反了命令。唐高宗看到他的奏表后高兴地对使者说:“朕也后悔了,假使没有霍王,便失去定州了。(朕亦悔之,向无王,失定州矣。)”从此,朝廷有大事,唐高宗多下密诏征询他的意见。

十一月癸未(初六),唐高宗宴请裴行俭,并对他说:“你兼有文武才能,现在授予你两个职务。(卿有文武兼资,今授卿二职。)”于是任命他为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甲辰(二十七日),任命裴行俭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领兵十八万,会同西军检校丰州都督程务挺、东军幽州都督李文总共三十余万兵以讨伐突厥。

西域偏远之地,虽然各部名义上接受中原政权的领导,然而此处已经是中原之鞭的末端,难以有效发力了。裴行俭熟谙兵法,采取蒙蔽突袭之策,用最小的代价擒获了阿史那都支和李庶匐,可谓举重若轻了。

(0)

相关推荐

  • 唐朝,一位被埋没的非主流军神

    文/米六七 01 大唐高宗皇帝永隆元年(680年)正月,唐军三十万,到达突厥旧地,讨伐背叛大唐的突厥各部族. 元帅裴行俭率中军一部到达单于府北,天黑了,安营扎寨. 栅栏壕沟都安置完成,裴行俭却突然下令 ...

  • 唐初安边名将裴行俭,虽是一介文弱书生,却被誉为“儒将之雄”

    裴行俭字守约,虽一介书生,却是唐朝继苏定方之后的又一位名将,苏定方曾为找不到传人而苦恼,后来两人相遇对他说:"吾用兵,世无可教者,今子贤也."裴行俭得苏定方传授其一生所总结的用兵奇 ...

  • 浅谈后突厥汗国:突厥都被唐朝灭了,后突厥又是怎么建国的?

    突厥是我国南北朝.隋唐时期活跃在蒙古高原上的一个游牧民族.北周.北齐时期,突厥趁着中原内乱,屡屡劫掠中原.但是隋文帝即位之后,他决心果断出击,消灭突厥. 于是他派长孙晟以使者的名义去出使突厥,探查突厥 ...

  • 大唐名将裴行俭:征战突厥稳定边疆,年逾花甲仍被钦点出征

    唐朝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朝代,提起唐代的名将,很多人想到的大概是李靖.薛仁贵.郭子仪.李勣等人,而很少有人知道裴行俭. 裴行俭619年出生于唐朝的官宦世家,字守约,河东闻喜人.裴行俭的曾祖父.祖父都是北周 ...

  • 《隋唐系列》高宗为政二十四:裴行俭智擒西突厥十姓可汗与生擒突厥酋

    仪凤四年(也是调露元年)即公元679年春正月(<旧唐书>作辛未为误,因为正月没辛未),户部尚书平恩县公许圉师去世.许圉师是初唐名将许绍的小儿子,很有器干,博涉经文,进士出身.唐高宗显庆二年 ...

  • 他是裴元庆的弟弟,突厥人的克星,能掐会算的大唐宰相

    大唐时期将星璀璨,名将如云.但因为各种原因,都淹没在历史长河里.今天我们讲的这位儒将,他出身望族河东裴氏,是裴行俨(隋唐演义裴元庆的原型人物)的弟弟,李靖的徒孙,苏烈(苏定方)的徒弟,他的名字叫裴行俭 ...

  • 蒋俨谏田游岩书(资治通鉴卷二〇二之十六)

    唐高宗征召隐士田游岩担任太子洗马,在东宫负责对太子规劝教诲.然而,田游岩却并没有发挥出该有的任用.右卫副率蒋俨为此写信责备田游岩道:"您凭借隐士巢父.许由那样高的节操,傲视唐尧.虞舜那样的圣 ...

  • 娶妇得公主,无事取官府(资治通鉴卷二〇二之十五)

    当初,太原王王妃病逝,武则天提出让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作为女道士,为死者乞求冥福.后来吐蕃向唐廷提出和亲,希望娶太平公主为妻,唐高宗不愿,便为她建立太平观,由她为观主,以此回绝吐蕃.这时,朝廷为太平公主 ...

  • 刘仁轨轶事(资治通鉴卷二〇二之十四)

    少府监裴匪舒是个天生善于做生意的人.有一次,裴匪舒向朝廷上奏,说如果把皇家马厩中的马粪向社会出售,每年可以增加收入约二十万缗.唐高宗听后有些心动,他为此问刘仁轨的意见,刘仁轨回答道:"利是很 ...

  • 高宗废太子(资治通鉴卷二〇二之十二)

    太子李贤听到宫中私下议论,说他是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所生.听得多了,李贤自己也暗自疑惑.这时有个叫明崇俨的术士因善于用诅咒之术而获得武则天的信任,他常私下说"太子不胜任帝位,英王李哲的相貌更 ...

  • 裴行俭再平突厥(资治通鉴卷二〇二之十三)

    唐将裴行俭率军得胜回朝后,突厥阿史那伏念又自立为可汗,再次和阿史德温傅联合出兵侵扰唐朝边境.唐廷再次任命裴行俭为定襄道大总管,右武卫将军曹怀舜.幽州都督李文为副,领兵讨伐突厥. 曹怀舜和偏将窦义昭率领 ...

  • 卢俌定突厥策(资治通鉴卷二〇八之十二)

    神龙二年十二月己卯(初八),突厥阿史那默啜进犯鸣沙,唐灵武军大总管沙吒忠义与突厥兵交战,结果唐军战败,阵亡六千余人.丁巳(初十),突厥兵进犯原州和会州等地,抢掠了陇右的军马一万多匹之后撤走.唐中宗得到 ...

  • 裴行俭轶事(资治通鉴卷二〇二之十一)

    永隆元年三月,裴行俭于黑山大败突厥兵,并擒获他们的酋长奉职:可汗泥熟匐也被部下杀死后,割下脑袋向唐军投降. 当初,裴行俭进军到朔州时曾对他的下属说:"用兵之道,安抚士卒要出于诚心诚意,对付敌 ...

  • 中宗复位(资治通鉴卷二〇七之十二)

    武则天病得非常严重,麟台监张易之和春官侍郎张昌宗兄弟二人居宫中执掌朝中大权.张柬之.崔玄暐和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以及相王府司马袁恕己在朝外密谋处死张易之和张昌宗二人.张柬之对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 ...

  • 陈子昂谏武皇征囚徒家奴(资治通鉴卷二〇五之十二)

    万岁通天元年九月,武皇下令道:"天下囚犯及有勇力的官民家奴,由官府出钱赎出,发往前线进攻契丹.(天下系囚及庶士家奴骁勇者,官偿其直,发以击契丹.)"朝廷同时命令崤山以东靠近边地的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