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杰出画家、艺术家艾中信油画作品集锦
艾中信( 1915年10月15日~2003年12月28日),师从和追随徐悲鸿、吴作人等第一代油画大师,是我国的杰出画家、艺术家。他提倡现实主义,主张创作立足于生活,是参与推进中国现代油画的优秀先驱。艾中信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油画系主任、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等 ,代表作包括《崇文门外》《雪里送炭》《紫禁城残雪》等。
艾中信和很多同代艺术家一样,他的足迹走过了从20世纪初到世纪末的途程,他的人生与艺术都与时世紧密地联系着。要全面认识这样的艺术家,最好是先不要局限在其专业身份上。在回望艾中信隐去的身影时,我们可以突出地看到,作为画家,他是20世纪第二代中国油画家的杰出代表之一,尤其是致力于推进写实主义的一位先驱。
在写实主义领域内,艾中信的艺术特色总的说来是写实中的写意。艾中信在尊重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所擅长的写生作品是心中感受与手下处理之间直接自如的转化。而反复经的大构件作品,则是努力抓住整体气韵而让有机的要点顺势凸显出来。在这里,难得有限的笔墨恰当地与通篇的大经营构成为整体通畅的和谐。写实中的写意属于中国油画在二十世纪中期很多人共同努力的一种创造性探索,其中包括艾中信独到的成果。
艾中信对中国油画的重要贡献当属革命历史画。他创造性地使用了"全景式风景"的样式,被美术界称为"艾家祥",即构图超宽幅,集人物、现场与风景为一体,壮阔宏大,气势逼人。如《通往乌鲁木齐》(中国美术馆藏),《红军过雪山》(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藏), 《东渡黄河》(国家博物馆藏),《夜渡黄河》(国家博物馆藏)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改革开放之后,艾中信重操画笔,恢复创作,进入他的艺术创作晚期阶段,风格更加文雅,意境也更加隽永,如1982年创作的《人类失去了一个头脑--马克思逝世》以马克思在躺椅中溘染然长逝的凝固一瞬作为表现题材,画面立意庄严肃重,采用灰涩的沉重色调,用笔滞重,求其朴实。
1987年的作品《踏雪》 ,表现的是他和夫人黎莉莉女士在天坛柏树林携手踏雪而行的场景,画面用色单纯--只有深绿和灰白两色,这幅作品画幅很小,却不是寻常作品--一次春节早晨的实录象征了一对老年知识分子的久经沧桑之后的安然消隐。他的学生、著名油画家钟涵在谈到这两幅作品时,把这两幅作品誉为艾先生的"信念之作"、"明志之作"。
艾中信晚年的作品中,钟涵认为其中1983年的《秋野》一画特别值得提出,其中技法上的皴、擦、点、染,苍老而灿烂,与素来的成法大不一样。
艾中信在中国油画发展的承前启后中地位特殊,尤其是他长期执教,影响极大。他对"写实中的写意"的探索尤其有独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