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作效率低下,大脑走神?训练心智和大脑,激发你的让效率翻倍
生活中,很多人工作效率低下,大脑经常会无端走神,很难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其实,还是在于自身的大脑未经训练,心智处于自由而无序的散漫状态。
为什么要训练心智
心智模式这个名词是由苏格兰心理学家Kenneth Craik 在1940 年代创造出来的,之后就被认知心理学家Johnson-Laird和认知科学家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1975)、西蒙·派珀特(Seymour Papert)所采用,并逐渐成为人机交互的常用名词。
从科学定义上讲,心智模式是指深植我们心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及周围世界每个层面的假设、形象和故事。并深受习惯思维、定势思维、已有知识的局限。
从某种意义上讲,心智其实就是在我们身心中固有的一种反馈机制,当我们生活的空间中因为各种的外部刺激,我们通过感官接受到各种信息,而心智模式便在其中会对不同的信号进行处理,进而产生相应的反应,但是要明白的一点是,不同人的心智模式是不同的,因此,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人眼里看来,可能会发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内心的假设,观点、预判等等都可以看做心智模式的一部分。
举个例子,两个孩子同时出门,看到外边阳光灿烂,路边的花儿盛开,几只麻雀在叽叽喳喳的抢地上的面包皮,小孩子A从内心自为太阳是温暖的,花儿是美丽的,小鸟是可爱的,那么最后表现出来的便是心情大好,快乐的唱起歌来,而小孩子B则对紫外、花粉、毛发过敏,那么面对这些场景时,无疑会表现出害怕、沮丧情绪,可能会马上全副武装逃之夭夭,可能到了晚上还会有“今天真倒霉”的感慨。
其实客观世界呈现的是客观事实,但是你必须要记住的是,信念不等同于事实,如果想你想有美好的人生,那么积极向上的心智模式是让你不断产生快乐的重要驱动因素。
你的心智模式决定幸福程度
在生活中,很多道理人人都懂,但是人们却依然过不好自已的生活,是因为自身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已的思维盲区,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潜意识当中都有一个对于自己的看法(心智模式),这个对于自己的看法会伴随自己一辈子,会影响到自己人生的每个面相和结果。
我有一个朋友,拥有幸福的家庭,太太出色,儿子优秀,事业做得也不错;在朋友们眼里,他沉稳踏实,做事有担当,值得大家信赖;而且为人心地纯朴善良,人缘也不错。但是,他却总是不开心,常常把自己隐藏在人群中,也不敢在大家面前发言分享自己。我们常常跟他开玩笑,说话筒在他手里就好像是拉响引信的手榴弹,恨不得尽快扔出去。
深聊之下,他终于敞开心扉。原来,他内心深处一直很自卑,很不欣赏自己,认为自己不是一个成功的男人!从小成长的背景,导致在他的信念中,一个成功的男人,必定是要口才很好,有很多的金钱!他觉得自己的事业还不够成功,还没有赚到自己心目中想要的足够多金钱;觉得自己的口才很烂,因此在人前从不愿意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碰到人多的场合总是尽可能不要引起别人的注意。
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内心的心智模式都会决定一个人对外界的看法, 生活的每个当下,关键是选择用怎样的观点去看待,你会选择如何看待自己呢?这个看法,或是观点,和我们的价值观,都称之为我们的“核心信念”,就是我们人生剧本的大纲。如果原有的剧本大纲(核心信念)无法支持我们实现自己的人生愿景和使命,那就需要重新建立新的有效的核心信念。当我们对自己缺乏当下的觉察时,就会自动化地按照早就编写好的剧本发展剧情,就会被自己的剧本设定决定人生。这是因为,如果我们没有觉知到自己潜意识中的核心信念时,我们其实是被自己的自动化反应所制约和影响的。
重写自已的人生剧本
心理学教练王勇刚曾经说过:我们过去成长的人生经历,发生了很多事件,这些经历和事件以及背后的环境,我们称之为“背景/过去”。我们每个人的背景是不同的,我们的背景会决定我们的核心信念(剧本设定/剧本大纲),信念会决定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态度来面对当下的事件,会影响到我们在当下选择怎样的行为表现,会带来相应的结果。固有的信念,会让我们的自动化反应被固着,就形成了我们每个人固有的习惯/模式。我们看待自我和他人及环境的信念不改变,结果就不会改变。
要想形成健康或者修正以前的某些心智误区,小新给出以下几个建议以供参考:
1.客观
不要让自已的思维意识轻易产生是非对错的判断,你认为的观点和看到的现象,有时候与客观世界的事实并不一致,甚至本身是相反的,不轻易肯定或否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淮。你以前大脑存在的观点,恰恰是束缚自已思维和眼界的桎梏。静待花开,才能看到更多的可能和美好。
2.保持觉察
只有保持当下的觉察与觉知,看清楚自己在当下是否进入自动化的反应,才能对自己喊停,才有机会觉知到当下的信念是否是事实,并且回到背景中探究核心信念形成的源头,才能打断原有的剧本设定,也就是在当下改变或调整信念,与自己的人生愿景和目标保持一致性。当下的自我觉察与觉知,让我们有了一个重新改写自己人生剧本的机会。
3.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做到了才是真的知道,李子甜不甜,尝过才知道,知是行的开端,行则为知的完成,二者互为始末,因此行一件事之前,必先有知,行者必以知为前提。再浅显些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各种食物的味道,除非以自己的舌头去品尝,以自己的心体去体会,否则无法知道它的真味。事同此理,没有亲身的经历,也无法体悟其中顺、逆的切实情境。
4.空无
禅宗五祖弘忍为选拔优秀的弟子传递衣钵,命所有弟子各自作一偈,其中五祖的得意弟子神秀思虑再三,作出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众人听后,称赞不已。不料,另一位默默无闻的弟子慧能听到这一偈语后,请人帮忙在墙壁上作了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宠喜忧惧,佛家的“空无”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思想,即面对外界事物,内心不要提前预设,因为你的预设有时候恰恰就是一种暗示,最终的结果也很可能就是你内心想法的投影, 同样,人也没有绝对的善恶之分,灰度思维往往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论。
维克多·弗兰克曾言“Awaken in a person the feeling that they are responsible to life for something beyond themselves.”一个人真正的觉醒,是感受到为除自己之外更多的生命和事物负有责任。以前我常以为,我们的世界没有别人,只有自已,但是现在我却以为,认识到你的世界存在别人,而且客观接受别人跟你是同样的的个体,并尽量用客观的眼光看待事物,其实你会发现,原来,你与他人并无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