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而不欲食」一症,传统中医多认为是胃阴...
「饥而不欲食」一症,传统中医多认为是胃阴不足引起的,多用益胃汤或者山药、麦冬等以图滋养阴液胃津之功。那么是不是都可以这么处理呢?
《伤寒论》326条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这里出现了消渴,饥不欲食,感觉饿,但不想吃东西,为什么呢?
「饥不欲食」这是中焦问题,有里热(心中疼热)和水饮(吐利)夹杂影响到消化的情况,出现胃虚,这个时候如果强行饮食,勉强吃进去,就要呕吐。如果用攻下的方法,那就会下利、腹泻不止。
还提到了一个比较特别的症状「消渴」,很多人一看到它就想到糖尿病,中医里的消渴证包括一部分的糖尿病类型,但不能完全划等号。「消渴」实际上是在说这个人口渴,喝水多,但同时伴随着消耗性的小便多。出现了喝多尿多、尿频的问题,这是病入下焦了(二便、男科妇科生殖问题等都归在下焦)
厥阴病寒热错杂,有胃虚,饥不欲食,病情不止在中焦,已经病入下焦,是比较严重和复杂的情况了,需要具体辨证分析。而不是单纯归结为胃中津液的不足。#大家健康超能团# #伤寒论#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