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凌若雪/与失眠和谐相处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刊网络所发作品,同步在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知乎号、360个人图书馆七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凌若雪

凌晨五点零五分,隔壁卫生间滴落的水滴共发出九千八百四十五次“滴答”声。

又一个失眠夜,我认命睁开双眼。

失眠这个词,伴随我也有二十来年了吧。很小的时候,只知道晚上没睡着,第二天可难受了,便一咕噜爬起来闹腾,闹腾完父亲闹腾母亲,很多时候闹着闹着也就睡着了。再大一些,学会了理解,便不再闹腾任何人,睡不着的时候仰躺放空,想过去想现在想将来,想人际关系想为人处事,想曾经的幼稚,想现在的成长……横竖也睡不着,总要让时间消耗得有意义些。

但矛盾的也许就是,在安静的夜里,面对无声的世界,人会比白天要冷静得多,看事物似乎也更理性。冷静与理性之后,便能发现自己往往离事物的真相与本质很近,这对习惯当鸵鸟的人们来说,意味着惊恐与不安,至少这是当时自己的状态。茫茫的夜幕,种下一株温婉的寂静,时钟分分秒秒的滴答声混在空气里,清晰可闻,仿佛一个无止境的细砂渐渐流逝音律的沙漏。

静静地走到阳台,忽然发现小县城的夜晚很亮,霓虹的闪烁,路灯的柔和映入眼帘。微眯起双眼,这样闪着光的夜幕,好像海,对,像深夜里一片广阔的波光粼粼的海。

记忆中的这片海很大很大,一望无垠仿佛淹没了整个世界。但孤寂的海面上却飘着这样一条小船,简单老旧,没有撑起帆。这条小船在广阔的大海里如静止般,漂泊啊漂泊啊,孤独沉默地泊着……这是《老人与海》里面圣地亚哥在海上漂泊的画面。

也许就是感同身受吧,内心强烈的孤寂感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位永远不能被打败的英雄。记得第一次知道圣地亚哥,是初中时看的书。当时自己为了完成读书的任务,对他的印象并不是很深。只是不能否认那一片海,那片广阔得令我心颤的海总是一次次在我失眠的时候出现。

最近重新拿起《老人与海》细细品读,并连带着看了电影。圣地亚哥这一形象在脑海中渐渐高大丰满起来。他很老,老得让人怀疑下一刻他就一脚踏进了坟墓。但是,他又很乐观,是“可以被毁灭,但永远不会被打败”的精神强者。其实这本书,给我记忆最深的并不是书中最精彩的“老人如何捕获大马林鱼,如何与鲨鱼斗智斗勇”的部分,而是老人在无尽孤寂的海上生活中。无疑,一个人漂泊在海上的生活是悲壮的,苍茫夜色下黑魆魆、深蓝色的大海中,面对一个人的日升日落,一个人的喜怒哀乐,但他,始终蓄势待发,保持着“重压下的优雅风度”。可以说,他是一个能成功与自己相处的精神之王。

与自己相处,豁然开朗。正如古龙《那一剑的风情》里的话“这不是寂寞,这只是你感觉寂寞而已。”其实,很多时候孤单的不是我们本身,而是我们的心灵。就好像有那么一天,在喧闹不已的KTV里,你内心却是无尽的荒原。又好像每天抱着电脑和手机,在网络当中找存在感。一旦发现独自一人的时候,立刻就想找到有人的地方,找到有存在感发泄的方式。因为这个世界已经太喧哗了,极致的娱乐让我们无法适应孤独的寂静。但恰如周国平所说“孤独是人的宿命”没有人可以把它根除,只能将它抚慰。

与自己相处,其实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超凡卓越的人,以独处来成就自己,达到生命的饱满。庄子的书,就是孤独的暗夜之中,大声唱出的一首自由之歌。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青云湿襟。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而夜晚的失眠,不恰好是自己与自己相处的最佳时刻吗?此时的自己,只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恰如李白在《月下独酌》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样,不需要有人陪的、很自豪的独处。

也许便是这一刻开始,我学会了与失眠和谐相处。因为夜阑人静的时候,我可以给自己写诗,与自己对话,在这个漫长的夜幕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而后,在第二天黎明初照时,让这个生命走出从容淡定、条理分明的步子。

作者简介

      凌若雪,女,90后,广西百色市田林县乡镇干部,河南文学杂志社签约作家。作品见《河南文学》等报刊。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任学青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蓝   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