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你的“第二曲线”?#
查尔斯·汉迪在《第二曲线》一书中说:
在生活中为了向前发展,有时候彻底的改变是必要的,这意味着开辟一条与当前完全不同的新道路,这通常要求人们对熟悉的问题拥有全新的视角。
找到你的“第二曲线”
中国这几家互联网企业,知道如何在巅峰时期迅速转身,但在商业史上,有太多沉迷在过去的余晖中而无法自拔的企业。
1998年,柯达公司内部,已经感觉到了传统胶卷业的萎缩,但它依然沉醉在传统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地位。
直到2003年,传统影像部门销售利润已经从2000年的143亿美元锐减到41.8亿美元,柯达才下定决心转型,放弃胶卷业务,进攻数码产品。
可惜时机已过,来不及赶上对手了,它的市场地位最终被佳能等品牌取代。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柯达早在1975年就已经发明了第一台数码照相机。
由此可见,掉进蜜罐里,就算已经知道危机来临,甚至已经拥有进入新时代的技术门票,都有可能转身不及。
这是因为,一个人、一个组织,只有在自己安稳的时期,才更有资源和精力去找寻下一个安稳区间,等到巅峰过去,安稳不再了,临时转型,往往为时已晚。
这就是查尔斯·汉迪说的:
当你知道该走向何处时,你往往已经没有机会走了。
他给出的建议是:
任何一条增长曲线都会滑过抛物线的顶点(增长的极限),持续增长的秘密是在第一条曲线消失之前开始一条新的S曲线。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在华为最如日中天的时候,任正非先生反而会说:
华为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成功会蒙蔽人的眼睛,越成功,就越是难以割断固有的成功模式,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又何尝不是失败之母?
从这个角度来说,腾讯的张小龙、华为的余承东,京东数科的陈生强,都堪称了不起的厉害角色。他们通过企业内部“二次创业”,开创的事业,也相当值得敬佩。
《左传》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国家如此,企业如此,个人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
从兴衰成败的商业案例里,相信各位也能得到关于自身发展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