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的含义
腧穴 [shù xué]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与反应点。
腧与“输’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所以,腧穴的本义即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转输或输注于体表的肌肉腠理和骨节交会的特定的孔隙。
分为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耳穴四类。
功能:输注脏腑经络气血,沟通体表与体内脏腑的联系 。
十四经穴之简称。十四经上的任何一个穴位都可以叫做经穴。
五 输 穴
井穴
穴位均位于手指或足趾的末端处。《灵枢.九针十二原篇》 :“所出为井”。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开始的泉源一样。“井”为地下出泉;形容脉气浅小。 全身十二经脉各有一个井穴,故又称“十二井穴”。
荥穴
经气流行的部位,象浅水流,荥迂未深,叫荥穴。《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溜为荥。”意为脉气至此渐大,犹如泉之已成小流,故名。
输穴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注为输。”意指脉气至此已较强盛,如水流能注输于深处。
输穴多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
阴经的输穴是本经的原穴,阳经的则不是。
其临床应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难经.六十八难》曰:“俞主体重节痛。”说明输穴适用病情时轻时重、时作时止和肢体重着,骨节酸痛者。
经穴
十二经脉各有一个经穴,位置多在腕、踝关节附近。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行为经。”意为脉气至此,犹如通渠流水之迅速经过,故名。经穴多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及臂、胫部,其临床应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病变于音者,取之经。”《难经·六十八难》:“经主喘咳寒热。”
合穴
出处《灵枢·九针十二原》
位置:肘膝关节附近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入为合。” 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
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是经气由此深入,进而会合于脏腑的部位。
其临床应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难经·六十八难》又曰:“合主逆气而泄。”指合穴主要用于六腑病症。根据季节有“冬刺合”。
十二经的合穴分别为:
手太阴肺经-尺泽
手阳明大肠经-曲池
足阳明胃经-足三里
足太阴脾经-阴陵泉
手少阴心经-少海
手太阳小肠经-小海穴
足太阳膀胱经-委中
足少阴肾经-阴谷
手厥阴心包经-曲泽
手少阳三焦经-天井
足少阳胆经-阳陵泉
足厥阴肝经-曲泉
郄穴 [xì xué]
郄穴,“郄”有空隙之意,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
十二经各有一个郄穴,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也各有一个郄穴,一共16个郄穴。
除足阳明胃经的梁丘外,都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
临床上郄穴多用于治疗急性病。
募穴
募穴(front Mu point)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为“腹募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12个。
募穴均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其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
募穴可治疗相关脏腑证,尤多用于治疗六腑病证,常与背俞穴配合使用,称为俞募配穴。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