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议论文之文化篇2
【名言警句】
只有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活着,这个国家才活着。
——阿富汗国家博物馆上的横幅
微博、博客看多了,书读少了;知识碎片了,深度不够了;想法多了,态度少了。
——网上警句
泡煮的文明
①当星巴克“入侵”灵隐寺,当麦当劳与故宫“比邻而居”,当梁思成的故居被“保护性拆迁,众多有识之士拍案而起,奋笔疾书,我们仿佛还能清晰地听见圆明园在向隅而泣。虽然我们已无法扑灭圆明园那场可耻的大火,但总还能做些什么,去捍卫依然屹立着的中华文明。
☛批注:开篇从当代社会文明被侵蚀入手,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我们要捍卫中华文明。
②我们曾陶醉于吟诵经典优美的《诗经》,我们曾流转于“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我们曾徜徉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我们为长城的雄伟而赞美,为秦始皇兵马俑的神奇而惊叹,为敦煌莫高窟的瑰丽而欢欣……可还有多少人记得它们所遭受的阳九之厄(厄运——编者注)?儒生坑内的哭号、司马迁囚室中的泣血、楚汉的熊熊大火、盗墓者的贪婪的双眼……中华文明之不幸!
☛批注:几组排比使文章句式整齐,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从历史的角度,写出了中华文明曾经遭受过的厄运。
③然而人类文明史上的浩劫并不曾使任何一个民族、一种文明真正消亡,文化遗迹被毁弃、践踏,虽有遗憾,但不必哀伤,那永恒的文化精神是不灭的。一闭眼,那一块砖、一片瓦的纹理依然清晰,正如那断井颓垣,依然在人们咿咿呀呀的唱腔中开遍姹紫嫣红,将我们整个民族的心凝聚在一起,找到共同的归宿。中华文明如“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般历经磨难,一种民族的精神、一束人类的文明之光,因之而更纯净,坚不可摧。
☛批注:第三小节独辟蹊径,并没有继续延展中华文明的苦难历程,而是悟出文化会应磨难而更加纯净,更加坚不可摧的道理,挖掘出本文的深度。
④而今,我们的文化正在褪色。当周庄不再是一位纤弱婉约的江南女子,而成了一个满身铜臭、圆滑世故的贵妇,我们还如何感受“画船听雨眠”的优雅?当学者头顶明星的光环,颠覆大禹,涂鸦杜甫,娱乐文化如洪水猛兽般席卷而来,精神家园渐渐被污染,我们还如何能细品“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的忧愁?
⑤“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先辈们以五千年时光为砖,以自己纯净之心为瓦,建造出中华文明的宫殿,怎能坍塌于灰尘之中?如今,我们还能看见中华文明在成都的草堂上飞扬,在浔阳江头琵琶女忧优郁的眸子间停留,在霓裳羽衣舞的奢华里流转,在床前明月光下结成一片白霜……
☛批注:四、五小节结合社会现实,先论述当代社会中文明的失落,两句反问,发人深思;后论述当代社会中文明的纯净,几句排比,气势恢宏。
⑥所以,请拂去中华璀璨文明的尘埃,以敬畏之心、虔诚之情,还中华文明一片纯净。
☛批注:最后再次回归论点,指出要“以敬畏之心、虔诚之情,还中华文明一片纯净”。
【总评】
本文立意高远、别具匠心,从大处入手,写中华文明历经“阳九之厄”的发展史,视野开阔,起笔不凡,凸显出高深的立意,令人耳目一新,击节赞赏。
同时,文章思路清晰,由当下文化被侵蚀的现象,怀想中华文明苦难的历程,深悟文明经受的磨难越重,会变得越纯净。再承继当今种种对文明侵袭的现象,提出还中华文明一片纯净的号召,开合自如,首尾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