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上海的一辆有轨电车内,日军突...

1941年,上海的一辆有轨电车内,日军突然造访,车上的乘客纷纷站了起来,只有杨绛十分淡定地坐着,这时一个日本兵用手戳她的下巴仔细端详着,就在这时,杨绛站起来喊道:“岂有此理!”杨绛的话,让电车内的气氛降到了冰点,和日本兵僵持了一会之后,日本兵灰溜溜地离开了!

当时,上海已经沦陷日军之手,但杨绛所代课的小学并不在日军的管辖范围之内,杨绛居住的地方也离学校有点远,因此杨绛每天都要坐有轨电车去学校。由于当时黄浦江有日军把守,不允许乘客通过,每到黄浦江大桥的时候,乘客都要步行,而且还需要给日本人行礼。

杨绛是个倔脾气,每次路过黄浦江的时候,她从不给日本人行礼,总是低着头快步敷衍过去。某次,杨绛坐电车上课的时候,按照惯例,电车走到黄浦江边时,便主动停下,接受日本人的检查。

日本人上车之后,车上的人都站了起来,只有杨绛坐着,接着就发生了文章开篇提到的那一幕。有风骨的杨绛,在那日之后便再也没有坐上电车,只能一路步行到学校。但对于杨绛来说,她宁肯自己辛苦,也不愿和日本人低头,这就是她的风骨!

上海沦陷之后,杨绛接连写了《称心如意》、《弄假成真》两部话剧作品。而此时的钱钟书也没闲着,完成了《围城》的创作。在《围城》中,有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婚姻就像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拼命想挤进城内,城内的人拼命地想出来。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现实生活中婚姻的无奈。通过阅读钱钟书的《围城》,我们可以发现书中的夫妻们,哪一对都是生活的一地鸡毛,他的这本书真正诠释了“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话。

但对于钱钟书来说,他的生活却是极为幸福的。从认识杨绛的那一刻开始,钱钟书就开始了自己浪漫而又幸福的一生。相濡以沫这个词就是对杨绛和钱钟书婚姻生活最好的诠释。

这两位是才子与佳人的结合。在杨绛的心中,钱钟书是最好的丈夫;同样,在钱钟书的心中,杨绛也是最贤惠的妻子。相伴63年的时间里,他们一直同甘共苦,携手并进。如果说一见钟情是见色起意,那杨绛和钱钟书就将这份见色起意的新鲜感维持了一辈子。

民国时期,旧社会思想还比较严重,当时的社会中依然存在着很多拥有旧思想的男性,他们不仅仅是大男子主义,还喜欢沾花惹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渣男比较多,在众多的渣男中,很少有能像钱钟书一样,做到择一人终老。
 
 
初次邂逅时,杨绛21岁,而钱钟书22岁,都是如花一样的年纪。那日,阳光明媚,在清华园中的一场浪漫的相遇正悄悄来临。看到杨绛的第一眼,钱钟书就已经心动了,而杨绛也是满心欢喜。

钱钟书说:“我尚未成家。”而杨绛给他的答复则是:“我名花无主。”就这样,互生好感的两人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直到他们老去的那一天,初识的场景也依旧清晰。

对视的那一刹那,两个人的心就已经被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不用任何言语,只要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的心意。对于钱钟书来说,杨绛不仅仅是他的妻子,同时也是他的情人,更是他的朋友,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灵魂伴侣。

然而再好的生活也会有不幸发生,1997年,杨绛和钱钟书唯一的女儿钱媛因病医治无效而去世,次年,丈夫钱钟书也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原本幸福的三口之家,只剩下了杨绛孤身一人。

虽然丈夫和女儿都不在了,但杨绛依旧坚强乐观地面对每一天,也没有虚度时光,2003年,已经年迈的杨绛再次出版了散文集《我们仨》,2007年,又再次创作出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此时的杨绛,已经100岁了。

在这本散文集中,杨绛写道:我已经100岁了,可以说已经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感知自己还能走多远,但我很清楚,我就要“回家”了,回家之前,我要洗净身上的污秽。我这一生没有登泰山小天下的觉悟,只想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安静地生活。

直到2016年5月25日,105岁的杨绛终于和心爱的家人团聚。杨绛先生的一生都是从容而又优雅的,她的作品也值得我们拜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