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北路上历史建筑

茂名北路位于静安区东南部。南起延安中路,北至南京西路,全长574米。清宣统二年至民国6年(1910~1917年)筑,名慕尔鸣路(Moulmein Road)。民国32年以广东地名改名茂名路。民国35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震兴里、荣康里、德庆里为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

茂名北路南起延安中路

茂名北路延安中路茂名北路40号威海路第三小学创建于1925年,至今已有90年的历史。

茂名北路40号威海路第三小学创办于1925年4月1日,创办人为龚冰先生、徐忍寒先生,初创时定名为民智公学,先期校舍仅只有茂名北路润德里五幢房屋,教工六人、学生三人,以后几年逐步发展,从1935年6月开始,校舍位居威海路茂名北路口。抗战开始后,学校曾一度停办,1945年8月29日抗战胜利后光荣复校,校名为私立民智中小学,仍由龚冰先生、徐忍寒先生主持校政,著名的教育家吴若安先生为本校校董。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得到了新生,1956年1月起改为公办小学,即用现校名。

威海路第三小学延安中路校门原为天主教会敬德女中(COLLEGE JEANNE D'ARC)的校舍,后于1939年租于光夏中学使用,解放后又改为新群中学。现为威海路第三小学所使用。

进德女中旧址系砖混结构的二层长廊式建筑,于1922年设计建造,属法国古典主义风格。整幢建筑的构图采用横五段与纵三段对称划分的手法,居中及左右两翼略略向前凸出,强调立面的工整、稳定与层次感。古典主义风格的大型建筑,在主立面设计上往往以卢浮宫东廊为其设计模板,但在建筑细部上则有所简化,例如用方柱代替古典柱式,简化了中部的山花及檐部特征。横向底层为基座层,有连续的拱券柱支撑外廊,中层柱廊及围栏虚实相应,顶部则是水平向厚厚的檐壁。中央部分上端有大大的三角形山花。总体来看,整幢建筑的造型轮廓整齐、庄重,体现出古典主义理性美的独特风范,因而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6805190000026 进德女中旧址 民国 南京西路街道

地址里弄  式样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茂名北路67弄 康乐村 新式里弄1928年 砖木二、三层  51幢

茂名北路79号安祥庐(东门)

地址里弄  式样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茂名北路111—121弄兴庆里 旧式里弄1929年 砖木二层 17幢

茂名北路121弄兴庆里

茂名北路120弄7号甲秀里 毛泽东旧居上海毛泽东旧居位于茂名北路120弄7号,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第九次来上海工作期间(1924年2月至年底)居住的地方,现作为上海唯一对外开放的毛泽东寓所纪念地。

从1924年2月住到年底,共10个月,是毛泽东在上海住得最长的一次。不仅如此,这里也最富有家庭生活气息:同年6月,毛泽东夫人杨开慧、岳母向振熙带着2岁的毛岸英与出生不久的毛岸青来到这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在伟人的一生中,这是难得的温馨时刻。

在邻居们的眼里,这位年轻人常常早出晚归,他的真实身份鲜为人知。就在8个月前的1923年6月,毛泽东在中共三大上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和中央局委员。来到上海后,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下,他在国共两方身兼数职。在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作期间,毛泽东大量具体而有实效的工作被称为“播种子”的工作。当年担任执行部宣传干事的刘重民在1926年总结说,从1924年2月到6月,由于毛泽东等人的积极活动,“上海的一般青年、工人甚至一般市民,对于本党(指改组后的国民党)的言论,因主义而讨论而认识而信仰,所以不久在各学校各工厂便先后成立了不少区分部”。

慕尔鸣路甲秀里318号,原为蔡和森与向警予的住所,在杨开慧带着母亲、孩子来与毛泽东团聚后,蔡和森与向警予就搬到楼上,把一楼房间让出来。楼下有前后厢房及一间客堂。前厢房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卧房,如今屋内的家具摆设都是仿照原来的样式制成的:实木雕花的书桌、衣柜,床的旁边有一个摇篮,是当时刚出生不久的毛岸青睡的,上面是蓝底白花的小棉被;大床上的物品都是白色的。当时毛泽东经常在这里工作到深夜,而杨开慧则在一边帮他誊写文书。后厢房是杨开慧的母亲、向警予的姑妈向振熙的卧房,如今摆放的家具都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式样。由于毛泽东、杨开慧工作繁忙,他们年幼的两个孩子平时就由向振熙照顾。厨房里有自来水龙头,与通常圆形的煤球炉不同,这里的煤球炉是方形的,因为是用火油箱改的。客堂放着八仙桌和几张方凳,是毛泽东一家吃饭和会客的地方。因为国共合作中的诸多复杂问题与日益严重的神经衰弱症,这年年底,毛泽东离开上海回湖南。在对斯诺的忆述里,毛泽东说,“那年冬天,我回到湖南去修养——我在上海生了病”。他与上海一别就是31年。1955年11月,62岁的毛泽东在北京坐南下专列往上海考察,这是他阔别31年后又来到这座城市。沿途,毛泽东不断地向身边工作人员提起往事,在这位花甲老人的记忆里,31年前的那10个月,应该是他与家人生活时间最长的一段时光。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两人与母亲杨开慧的唯一一张合影就是在那时拍的。31年前,亲人的到来,给毛泽东繁忙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多年之后,蔡和森的孙女蔡予介绍,听家里老人说当时革命形势非常严峻,斗争也非常激烈,毛泽东身兼数职,每天早出晚归,但他还是会抽出时间陪孩子玩,教他们识字,做游戏。尽管生活艰苦,但他们一家过得其乐融融。

这一家人也给甲秀里的邻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今年近九十的黄平当年只有四五岁,就住在毛泽东家的旁边,还依稀记得当时的情景:甲秀里的居民大多数是靠工薪维持生活的,往往入不敷出,日子难以为继,遇到这种情况,毛泽东总会帮助、救济这些贫困的邻居。当时23岁的杨开慧是第一次来上海,除帮助毛泽东整理文稿、料理家务外,她还和向警予一起,以半工半读女子职业学校为掩护,积极参加妇女运动。而此时的毛泽东,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工作要做。1924年3月,在共产党人的建议下,孙中山决定创办一所陆军军官学校,也就是后来著名的黄埔军校。由于各地均有军阀控制,黄埔军校最初无法在全国公开招生,一切都只能秘密进行。当时主持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作的毛泽东,担任了黄埔军校上海招生点的负责人,主管上海和长江流域以北各省的招生复试工作。招生时有在湖南通过了初试的老乡来找毛泽东,希望毛泽东在复试时给予照顾,毛泽东严肃地对他们说,录取不录取主要是看你们的考试成绩,你们还是回去准备功课吧。徐向前当时因山西没设考点而未能参加初试,但毛泽东一眼相中他,让他在上海参加初复试,徐向前得以顺利入学。关于1924年毛泽东在上海的这段历史,以往相关的资料和研究不多,但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党史专家认为,这段经历颇具研究价值。因为在这10个月的时间里,而立之年的毛泽东从政治到军事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为此后的革命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甲秀里的正式对外开放,始于1999年12月。在这座典型的上海建筑里,如今充满着红色记忆,以及参观者的敬意与追怀。一座有精神寄寓的建筑,她是我们这座城市的美好与力量。正如,87岁的参观者鲍老伯对记者说,上海是一个坐拥很多“红色老宅”的城市,“一个城市有这么多革命记忆,是莫大的精神财富”。(转自新华网《1924年,毛泽东杨开慧在上海的家》)

地址里弄  式样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茂名北路133—141弄九福新村 新式里弄1940年 砖木三层 9幢

茂名北路141弄九福新村

茂名北路震兴里200弄一街,210弄二街,220弄三街。

地址里弄  式样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茂名北路200—220弄震兴里 旧式里弄1927年 砖木二层 31幢

茂名北路荣康里230弄一街,240弄二街,250弄三街。

地址里弄  式样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茂名北路230—250弄荣康里 旧式里弄1923年 砖木二层 13幢

茂名北路264弄.274弄德庆里

地址里弄  式样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茂名北路264—328号德庆里 旧式里弄1925年 砖木二层 50幢上海市人民政府1999年公布的162处(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一览表序号地址 现名 原名52 茂名北路200-290弄 震兴里、荣康里、德庆里 震兴里、荣康里、德庆里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310106945190000220 震兴里、荣康里、德庆里 民国 南京西路街道

茂名北路北至南京西路

我的更多文章:巨鹿路上历史建筑(二)

(2014-04-24 17:00:56)巨鹿路上历史建筑(一)

(2014-04-23 17:21:33)武定路上历史建筑

(2014-04-14 17:40:44)茂名南路上历史建筑

(2014-04-12 17:39:35)江宁路上老建筑

(2014-04-10 17:49:43)常德路上历史建筑

(2014-04-08 18:22:02)万航渡路上历史建筑

(2014-04-04 18:06:49)胶州路上历史建筑

(2014-04-02 17:39:23)西康路上老建筑

(2014-04-02 16:28:15)康定路上老建筑

(2014-03-29 18:03:10)

(0)

相关推荐

  • 百年建国西路,优雅低调的老上海风情

    建国西路是横跨上海徐汇区和黄浦区的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东起瑞金二路接建国中路,西至衡山路接广元路,全长2.5公里,宽14米到20米.在原上海法租界内的众多网红打卡地中(比如武康路),梧桐掩映的建国西路 ...

  • (27)安远路188弄金城里

    安远路188弄金城里,紧邻玉佛寺,1936年金城银行建造的职工住宅.金城里为新式里弄,坐北朝南,有砖木结构三层楼房9幢,砖木结构二层楼房1幢,呈"丰"字形布局,总占地约8000平方 ...

  • (35)黄河路132弄恊和里

    黄河路132弄恊和里 (2017-09-04 18:30:17)标签: 文化历史建筑图片杂谈分类: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域恊和里位于牯岭路黄河路132弄,建筑外墙以灰色的清水砖墙为主,砖木三层石库门结 ...

  • 周家嘴路历史建筑

    周家嘴路位于市区东北部,跨虹口.杨浦两区.西起虹口港溧阳路,东至军工路.长5691米,宽13.0-26.0米,车行道宽8.5-16.7米.民国12年(1923年)始筑,以地处周家嘴,故名.沿路为工厂. ...

  • 1029上海行·山阴路

    百年老街道山阴路所以有名,其一是因为这里曾留下了太多文化名人的踪迹,成就了太多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其二是这里的民居集中了丰富的建筑样式和多姿多彩的建筑风格,令许多专家学者赞叹不已. 山阴路原 ...

  • (27)长寿路上历史建筑

    长寿路跨静安.普陀两区.东承天目西路,西接长宁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筑,以19世纪英国驻上海.厦门.广州等地领事名命名劳勃生路(RobisonRoad),民国32年(1943年)以四川长寿改 ...

  • (35)安福路228弄丽生花园

    安福路228弄丽生花园 (2017-07-20 16:58:28)标签: 文化历史建筑图片杂谈分类: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丽生花园位于近乌鲁木齐中路安福路北侧,安福路228弄.砖木假三层新里住宅 ...

  • (6)威海路590弄张家花园

    威海路590弄位于今南京西路以南,石门一路以西的泰兴路南瑞,其地本为农田,1878年由英国商人格龙营造为园.1882年8月16日,中国商人张叔和自和记洋行手中购得此园,总面积21亩,起名为" ...

  • (34)乌鲁木齐北路上历史建筑

    乌鲁木齐北路位于静安区西南部.北起万航渡路,南至华山路.长1028米,宽12.4-27.1米,车行道宽8.6-14.2米.清宣统三年(1911年)筑,名地丰路(TifongRoad).民国32年(19 ...

  • (15)浙江北路上历史建筑

    浙江北路位于闸北区东南部.南起北苏州路,北至天目东路.长834米,宽12.0-20.0米,车行道宽9.4-16.0米.清光绪二年(1876年)筑南段,光绪二十二年至二十八年向北延筑,因南接浙江路(今浙 ...

  • 通北路上历史建筑

    通北路位于杨浦区西南部,南起杨树浦路,北至唐山路.长1433米,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筑,名韬朋路(ThorburnRoad).民国32年(1943年)以黑龙江通北改今名.沿途有著名的正广和汽水 ...

  • 襄阳北路上历史建筑

    襄阳北路跨静安.徐汇两区.北起巨鹿路,南至淮海中路.长631米.民国10年至18年(1921-1929年)分段筑,以旅沪法侨名命名劳尔登路(Route Lorton).民国32年改名淳化路.民国35年 ...

  • 陕西北路上历史建筑

    1899年以前,陕西北路所在地域还是上海西郊的农田,上海公共租界向西拓展后,开辟该路新闸路以南到租界南部界限福煦路(今延安中路)段,1905年以英国将领名命名为西摩路.此后陆续向北延伸,延伸路段以上海 ...

  • 乌鲁木齐北路上历史建筑

    乌鲁木齐北路位于静安区西南部.北起万航渡路,南至华山路.长1028米,宽12.4-27.1米,车行道宽8.6-14.2米.清宣统三年(1911年)筑,名地丰路(TifongRoad).民国32年(19 ...

  • 浙江北路上历史建筑

    浙江北路位于闸北区东南部.南起北苏州路,北至天目东路.长834米,宽12.0-20.0米,车行道宽9.4-16.0米.清光绪二年(1876年)筑南段,光绪二十二年至二十八年向北延筑,因南接浙江路(今浙 ...

  • 北京东路上历史建筑(上)

    北京东路位于市区东部.东起外滩的中山东一路,西至西藏中路.与四川中路.江西中路.河南中路.福建中路.浙江中路等15条道路相交.长1683米,是开埠初通达黄浦江畔的四条土路之一.清道光二十九年至光绪二年 ...

  • 北京东路上历史建筑(下)

    北京东路上历史建筑(下)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310102945180000210 清远里 清 外滩街道 310102945180000211 庆顺里 清 外滩街道 清远里(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