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录片的创作1——日记中的《中国通史•两汉经学》1

现在我正在写纪录片《中国通史》中的《两汉经学》剧本。
我已经分析了社科院专家的原稿,理清了写作思路,即摒弃了原稿中逐条归类的学术写法,那样观众不好接受,而且比较乱,还是应该按照时间顺序写两汉时经学的形成。
然后,我想到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
董仲舒解决了哪些问题?
今古文经学之争及其发展影响究竟是怎么回事?
……
这些思路理清后,我感觉其中的难点是今古文经学之争。这是一个跨度很大的事情,但原稿中一笔带过。所以我必须自己去理清这个问题。
先弄清楚究竟什么是今古文经学?当时的争论究竟是怎样的?于是看这方面的资料。
先前的几个资料都认为今古文经学的争论在汉代很厉害,但读了钱穆的《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他竟认为汉代其实没有多少今古文之争,这使我很困惑。这本书对我用处不大,反而造成了不利的因素。
既而觉得光看今人的学术书籍还不够,还应看《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上的记录,于是就去查找,费了不少功夫。
《两汉经学》中涉及董仲舒的内容不少,我也拟将董仲舒作为纪录片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这就要真正了解他的思想,所以翻看他著的《春秋繁露》。
还要看《汉书》中董仲舒的传记。
阅读的过程当然会有收获,但问题接踵而至,我需要尽快写好剧本,时间的限制使我无法花时间撒开来精读大量经典,那么,我需要在其中找到平衡。
怎样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核心的答案?这是一个关键。
而核心问题究竟是哪个或哪几个?也不是一时能够判断得出的。
这时候仍需要不断地参看原稿、相关资料,不断思考。
对历史事实的准确把握是写好历史纪录片的基础。
前几天,赵良(中国通史总导演)来电基本上肯定了我对原稿的分析及修改思路。他的大概意思是:两汉经学涉及到意识形态的影响,汉朝统治者如何对待儒家,不仅是打出了理论体系,还涉及到怎样运用它、确立它、完善它。经学的出现是重要的转折,但一定要把它出现之前各种思想分散杂乱的状态说出来,然后才有儒家把散的思想收拢起来,发挥作用。
赵良这么一说,又给出了一个难题:我原先想的只是儒家与道家在汉初的争论,而其它学说在汉初的情况如何,我并不清晰,这方面的资料也比较少,但赵良的这个思路显然是对的,我必须从少而杂乱的记录文字中理出各种学说在汉初的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又有了新的问题:
  • 刘邦究竟是如何对待儒家?
  • 儒家博士是怎么回事?
  • 汉依秦制,那么,汉朝对诗书的态度如何?秦朝焚书坑儒,汉朝是什么时候广收天下图书的?
  • 文帝、景帝采取道家无为思想治国,那么儒家的状况如何?
  • 贾谊究竟是什么思想?
  • 董仲舒的思想究竟是什么?
  • 法家思想在汉初是什么状况?
  • 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争论,究竟有哪些交锋?
还有很多。
有些问题尚不明确,只能继续边看资料边思考。
我再一次意识到:遇到问题时,可以把问题逐一列出,然后一一解决之。
不这样,有些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的时候,思路一直是乱的,无法下手。
比如说现在,我必须再细读《汉书·董仲舒》。
还意识到,文字也可以不必一下就非按照纪录片的方式去写,而是先写出来,哪怕拖沓,能解决问题即可。
至于纪录片的一些技巧,可以在修改中使用。
(2014年4月12日)

附:《两汉经学》剧本(第四稿)

两汉经学

引言
【画面】北京孔庙,由远景到近景。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香烟缭绕中的孔子塑像…….孔庙十三经碑林
这里是北京孔庙,在古代,应试的士子来到京城,总要拜谒孔庙,拜谒孔子。这种习惯源远流长,自从有了科举考试就开始了。除了祈福以外,士子们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看看立在孔庙内的十三经刻石。
十三经,是儒家的十三部著作,涵盖了孔子学说的基本内容。现存北京孔庙的十三经碑林有189块,是当时朝廷提供的科举考试的标准文本。匹夫而为万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孔子从平民到“素王”,从生前颠簸流离,到生后万众敬仰,这一切都要从石经说起,从经学说起。而提起经学,就必须从两汉说起。
【片名】                     两汉经学
【画面】曲阜孔子墓
这是位于山东曲阜的孔子墓地。公元前195年冬季的一天,这里将迎接一位非常特别的客人,客人的名字叫刘邦。此时,刘邦已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执掌着汉王朝的最高权力,这令孔墓的看守者非常担心。早在刘邦还未成为皇帝时,他就十分鄙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他认为儒家是陈腐的,骂儒生为“腐儒”,甚至把儒生的帽子摘下来当尿壶使用,以此折辱儒生。这一次,刘邦会以什么态度对待孔墓呢?谁也没曾料到,汉高祖刘邦到达孔墓时,竟然以最隆重的方式祭奠孔子,献上“太牢”的厚礼。这是史料记载中最高统治者第一次公开祭拜孔子。
【采访】解释什么是“太牢”?以“太牢”之礼祭拜孔子意味着什么?(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如此祭拜孔子,当然意味着对儒家的尊崇。)
【画面】叔孙通
刘邦对儒家态度的改变,与儒生叔孙通有很大的关系。像其他儒生一样,当叔孙通在激烈的楚汉战争中带领一百多名弟子投奔刘邦时,刘邦正重视那些“斩将搴旗”的“群盗壮士”,对叔孙通也没有多少好感。此后的三年时间,叔孙通谨小慎微地对待刘邦,也没有向刘邦推荐一位儒生,相反,他向刘邦推荐了不少擅长打斗的武夫,这令跟随他的儒生很感不解。殊不知,叔孙通正苦苦地等待着机会。
刘邦以一介布衣起家,当皇帝以后,他身边的将相也多不懂礼节,在朝堂饮酒争功,不成体统。刘邦为此心烦意乱,却又无可奈何。这却是叔孙通的最好机会。他清楚地告诉刘邦,别看儒者无法在战争中冲锋陷阵打天下,但却能为天下的长久太平尽力。他进一步向刘邦进言:“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刘邦虽然还远未意识到儒家的作用,但叔孙通要制定朝拜仪式来规范大臣言行,对刘邦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他当即批准了叔孙通的计划。礼成那天,场面宏大,秩序井然,刘邦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身为皇帝的尊贵,也深刻地感受到礼仪、秩序的重要,立即任命叔孙通为九卿之一的太常。从此,刘邦不再把儒生和儒学当做一个摆设,而是逐渐意识到儒学在政治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儒学由此在汉朝廷占据了一席之地,正式登堂入室。公元前195年,当刘邦打败最后一个有实力的异姓诸侯王英布,并带着病体祭奠孔子时,他似乎已经确定,只有儒家的思想才是确保汉朝长治久安的最合适的治国思想。然而,当他意识到这一点时,他的生命已到达终点。祭奠完孔墓后不到半年,刘邦即病逝,而此时的儒学还远未成为最受尊崇的经学,甚至连经书都无法找到。
【画面】孔子  五经书影
先秦时期,儒家只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地位并不隆尊。秦统一中国后,以法家思想理论建立国家制度,儒家及其他诸家的思想受到排斥,乃至于焚书坑儒,烧毁民间的藏书,民间有偶语诗书者即犯杀头的罪名。等项羽军队进入咸阳烧了秦的宫室后,就连博士官所藏的《诗》、《书》和百家之言也在大火中灰飞烟灭。汉王朝初建时,百废待新,文化上则是一片荒芜。汉朝基本上继承了秦朝的政体与制度,刘邦在世时,整日东征西讨,连秦朝严禁民间藏书的法令也未废除。直到他死后三年多,汉惠帝才正式下令废除挟书律,又过了六年,汉文帝废除诽谤訞言之罪,开始大幅度地包容并鼓励各种学说,同时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门。除墨家已在秦末衰微,先秦时期活跃在政治、文化舞台的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各种学说在汉初并立。尤其是儒家,在经过秦朝的压制后急欲重振,实现救济苍生、治理社稷的抱负。然而,在秦始皇、项羽的荼毒下,天下之大,所能找到的经书少之又少。
【画面】西安博物馆,一块残缺不全的碑石
这些刻在石碑上的文字,都是儒学经书中的内容。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朝廷下令,把经过官方审定的经书,用隶体朱书刊刻在四十八块石碑上,作为读书人的标准教材。这就是著名的熹平石经。每块石碑高一丈、宽四尺,矗立在京师洛阳太学讲堂的东侧。碑成之日,盛况空前,前往观视及摹写者填塞街陌,每日车乘达千余之多。然而,经过岁月的沧桑和变故,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熹平石经,一部分存放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另外一部分则收藏在上海博物馆。
在汉代,经书专指周公和孔子留下的儒家旧典,即《易》、《书》、《诗》、《礼》、《乐》、《春秋》,一般称作六经、六艺。然而,在汉初,《乐》已完全消失,就连《书》都很难找寻。《书》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尚书》,到汉文帝时,不仅讲《尚书》的人很难找到,而且很长时间竟连一本《尚书》都无法找到。这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整个中华的文脉似乎都要因此而被割裂。幸运的是,朝廷最终从鲁中儒者处看到了希望。
据《汉书》记载,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六学从此有缺,读书人的命运变得非常悲惨。然而,即便再有危险,孔孟之乡仍有最坚定的儒者。一些儒者出于对秦帝国的愤恨,在陈胜起义时持礼器投奔,最终与陈胜俱死而不悔。之后,即便在楚汉战乱中,鲁中仍有诸儒继续讲诵习礼,读经之声不绝,他们也坚信,儒家圣贤之学终有出头之日。最终,这悠远而持续的读经声传到了需要长治久安的汉朝廷耳中,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就有了转机。
【采访】读经的重要性。
【画面】
这件非常珍贵的名画由唐朝王维所画,画名为《伏生授经图》。伏生是鲁中诸儒中的一员,专治《尚书》,在秦始皇下达焚书令时,他不惧危险,将一本《尚书》藏于墙壁当中,这成为汉文帝时中国唯一的一本《尚书》,伏生也成为当时唯一能讲《尚书》的儒者,朝廷马上请他赴京,然而,伏生已九十多岁,不能到京城。汉文帝于是专门派太常掌故晁错到伏生处受业,晁错学《尚书》后,被汉文帝任命为博士。当时,汉朝的博士有七十余人,既有治儒家的博士,也有治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博士。各种学说都想要成为汉朝思想的主流,它们之间发生了很多的争论。
【采访】解释什么是博士?概括介绍汉初博士互相争论的情况。(最后一句点到:最重要、最激烈的争论是在儒家和道家之间。)
【画面】黄帝、老子像,马王堆出土“德道经”等帛书
在汉初,儒家虽然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但在经过长年战乱、土地荒芜、经济凋敝、社会矛盾加剧的国情下,道家的“无为”思想显然更符合当时的社会条件,因而占有主导地位。
【采访】道家的“无为“,就是让为政者尽可能少地干预民众的生活,这样就可以给民众以休养生息的条件。事实证明,汉初实行“无为”政策后,生产力确实得到了恢复和大幅度的提高。
【画面】图表
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就是在道家无为而治的政策下出现的。从刘邦开始一直到汉景帝,汉朝治国者一直倡导与民休息的政策。在政治政策上,实行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给与诸侯国很大的自治权;经济政策方面,鼓励农耕、轻徭薄赋;社会政策方面,坚持抑制豪强,以德化民;对外政策方面,主张和亲弭兵。楚汉战争后的六十多年时间里,整个社会得到了休养生息,逐步达到了国富民强。据史书记载,到汉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了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了。有了这样丰厚的成果,道家思想在国家中的地位也就更加突出。
【画面】治安策原文。贾谊像。贾谊祠宅合一故居,位于长沙市太平街(解放西路与太平街口交汇处)。贾谊(前200~前168),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著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即《治安策》、《吊屈原赋》、《鵩鸟赋》等。
然而,文景盛世中正隐藏着深深的社会矛盾。尤其是世风的败坏令有识之士十分担忧。贾谊在《治安策》中写道:“秦要统一天下,实行商鞅的变法,弃绝礼义仁爱。秦的功业虽成,但是倡导功利,使社会风俗败坏,社会极端混乱。现在虽然是汉朝,但秦朝遗留的风俗并未改变,世人追求奢侈,竞相攀比,朝廷对此没有定制,致使人们抛弃礼义,没有廉耻,且一天比一天严重。人们做事,唯利是图。”针对这种现象,贾谊希望汉文帝能重视礼义教化,但汉文帝只是部分地采纳了他的意见,整体上仍实行道家无为的施政方针。才华横溢的贾谊受到丞相周勃、太尉灌婴等权臣的极力抵制,很快就被排挤到地方,英年早逝。
【采访】为什么周勃、灌婴要排挤贾谊?从思想上来说,周勃等人思想保守,没什么文化,喜欢道家无为而治,不喜欢礼仪。而贾谊的思想其实是儒家的有为思想。
【画面】淮南王刘安画像故居  《淮南子》书影
道家思想特别受到各诸侯国王的喜好。淮南王刘安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组织撰写的《淮南子》囊括了很多思想,但以道家思想为主。他希望汉朝廷一直采取无为而治的政策,这样,诸侯国会有更大的自由,可以更好的发展,可以更好地拱卫中央朝廷。然而事实上,以吴、楚、齐为代表的诸侯国的领地几近“天下之半”,属于诸侯王国的人口则超过全国人口的一半,这种政治格局不仅使政府大量的纳税人口被剥夺,国家财政被严重侵蚀,而且使诸侯王国呈明显的强大和独立倾向,也使中央集权时刻面临着被分裂的威胁。汉景帝时,曾到伏生处学习《尚书》的晁错已成为御史大夫,他强烈地意识到诸侯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明确提出了削藩政策,并得到汉景帝的支持,不料由此引发了吴楚七国之乱,七国之乱虽然被迅速平定,但汉王朝与诸侯国间的矛盾仍然尖锐,儒家主张的积极有为、大一统的思想也与道家无为而制、维持原状的保守思想产生激烈的交锋。
【画面】桓台县田庄镇辕固村,墓地、塑像等
这里是山东桓台县田庄镇辕固村,汉代儒者辕固的家乡。汉景帝时,辕固生因为传习《诗经》而被任命为博士,为弘扬儒学做出了贡献。如今,他家乡的人仍然怀念他,为他修复了墓地,立了塑像。
这一天,辕固生又一次与道家的黄生在景帝面前展开争论。黄生说:“汤王、武王并不是秉承天命继位天子,而是弑君篡位。”辕固反驳说:“不对。夏桀、殷纣暴虐昏乱,天下人的心都归顺商汤、周武王,商汤、周武王顺应天下人的心愿而杀死夏桀、商纣,这不是秉承天命又是什么?”黄生说:“帽子虽然破旧,但是一定戴在头上;鞋虽然新,但是必定穿在脚下。为什么呢?这正是上下有别的道理。夏桀、商纣虽然无道,但是身为君主,身处上位;商汤、周武王虽然圣明,却是臣子,而居下位。君主有了过错,臣子不能直言劝谏,反而借其有过而诛杀君主,取代他而南面称王,这不是弑君篡位,又是什么?”辕固答道:“如果非按你的说法,那么高皇帝取代秦朝即天子之位,也不对吗?”这时汉景帝听不下去了,让他们终止争论。
【采访】对这次争论的评价。(这显然不是一次简单的争论。道家的黄生持保守态度,什么都是既定的好,就是做得不对,也不允许推翻。这其实是具有狭隘观念的既得利益者的代言人。辕固代表儒家思想,为的是国家和民众的长远利益,体现着民本思想。)
【画面】窦太后   《老子》书影
在辕固生生活的时代,有一个人比皇帝的地位和权力都高,她就是景帝的母亲窦太后。窦太后尊崇道家,到晚年时思想已十分保守,她知道辕固生与黄生的争论后非常气愤,把辕固生召到自己面前,故意问辕固生读《老子》的体会。辕固生自然明白窦太后的立场,他将面临着一个关乎性命的选择。
令窦太后意外的是,辕固生干脆回答:“《老子》中的话,不过是俗人的言语罢了。”窦太后恼怒道:“它怎么能比得上内容如同管制犯人似的儒家诗书呢!”当即下令,把辕固生关入兽圈,让他刺杀野猪,这显然是要置辕固生生于死地。
【采访】评价以辕固生为代表的儒生的气节,他们对儒家思想的坚持和信仰。
【画面】汉景帝辕固生像  兵器
汉景帝知道太后发怒了,而辕固生直言并无罪过,就给他一把锋利的兵器。野猪被辕固生刺倒在地,太后无话可说,只得作罢。
【画面】汉代郡国地图
到汉武帝时, “无为而治”积累的社会矛盾已呈爆发趋势,这使得汉王朝不能不有所作为。在统治思想上,逐渐脱离黄老学说,转向积极有为的儒家学说,成为汉代统治者一个必然的选择。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采纳丞相卫绾的奏议,凡是学习申不害、商鞅、韩非、苏秦、张仪学说的人,不得被推选做官。这意味着,法家、纵横家的思想被摒弃。与此同时,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迎儒家耆宿申公来朝,并建议仿古制,设明堂辟雍,改历易服,行巡狩封禅等礼仪,这意味着汉武帝要用儒家思想来修礼仪,整合已经颇为混乱的社会秩序。然而此举触犯了保守者的利益,受到很大的阻扰。赵绾、王臧还建议汉武帝,今后政事“可不必事事请命东宫”。“东宫”是指窦太后,此时她已成为太皇太后,仍然是保守派的最大靠山。在窦太后怒不可遏的干预下,汉武帝被迫革去赵绾、王臧官职,赵、王二人自杀身亡。
窦太后在世时,汉武帝无法重用儒生。然而,面对王朝不断显露的灾异,他强烈意识到儒家的重要性。公元前136年,汉武帝下令置《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儒家的各门经学在官府中更加完备。一年后,窦太后去世,汉武帝得以大张旗鼓地重用儒生。不过,面对社会上已经存在的种种弊端和思想上的混乱,单靠礼仪和零碎的思想已无法解决问题。汉武帝急需一套完整系统的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他需要将此与自己的施政紧密联系,以此来制定全盘的国家政策。而普天之下,谁有本事提供这样的系统理念呢?
【画面】董子文化园   董仲舒(公元前179--公元前104),西汉经学大师,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他的著作汇集于《春秋繁露》一书。
河北景县、枣强县的“董子故里、碑文”等。
这里是位于河北景县广川镇的董子文化园。董子,即汉朝大儒董仲舒。关于他的籍贯,《史记》说他是“广川人也”,清代《畿辅通志》中则有德州、枣强、景州三处的说法。近年来,随着各地文化产业的发展,自然引发“董子故里”的争论。现在焦点集中在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和枣强县旧县村。人们纷纷引经据典,力求正名,冀望通过历史名人人文价值的提升,带来预期的经济效应。
【画面】  董仲舒  竹简
董仲舒在汉景帝时即担任博士,讲授儒家经书《公羊春秋》。据史书记载,西汉初年传习五经的硕儒共有八人:传习《诗》的有申培公、辕固生、韩婴;传习《书》的是伏生;传习《礼》的是高堂生;传习《易》的是刘歆。董仲舒则是传习《春秋》的硕儒。
有感于秦朝之后《六经》离析,董仲舒发愤闭门研究,竟有三年不窥园的美谈。其实,就像三国时期诸葛亮一边隐居一边静待时机一样,董仲舒有至高的理想,他始终关注天下大势,希望机会来临时能够拿出一套“为万世开太平”的思想,以此来继承与发扬儒学。
【画面】  宫殿对策
公元前134年,可以完全做主的汉武帝迫不及待地下诏,向举国贤良博学文学之士征求“大道之要,治论之极”,董仲舒马上回应,以贤良对策。汉武帝连问三策,董仲舒则连答三章,直至当时社会的核心问题并提出根本的解决方案。这是一次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三策三答,史称《天人三策》或《举贤良对策》,它将彻底改变儒学的命运。
针对汉武帝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董仲舒根据当时人们普遍相信灾异论的心理,提出“天人感应”的思想,认为人间的祸福无不与天象有关,并认为当时没有祥瑞的原因,是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由此,董仲舒第一次提出了“立大学以教于国”的主张,这一主张被汉武帝接受后,成为改变中国历史的一大进步。
采访:
评价董仲舒“天人感应”及“立大学以教于学”的主张(也许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为迷信打开缺口,但我们应该把他的思想放到他的时代来看。他根据时代的需要,并汲取了墨家的一些思想。)
【画面】董仲舒像
董仲舒多方面推演和发挥了儒家“大一统”思想,提出以仁德礼谊为主、刑罚为辅的治国方针,既大力提倡了儒家重仁德教化的思想,也没有完全否定法制,汲取了法家在治国中的积极作用。
采访:汉代儒家广泛汲取其他学说的积极成果,使儒家真正变成最切合当时实际的治国思想。
【画面】朝廷
在《天人对策》中,董仲舒提出的影响最大的建议是:“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武帝听取后将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一律罢黜,优礼延揽数百位儒生。这便是最能影响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史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采访:评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独尊儒术,但其他各家也能在民间发展,并未断绝。
【画面】《博物志》、《四库全书》“经部总叙”相关文字,《易》、《书》、《诗》、《礼》、《乐》、《春秋》各种简帛残片和版本。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从此脱胎换骨,《易》、《书》、《诗》、《礼》、《春秋》被奉为最为神圣的《五经》,传习《五经》的学说成为最为正统的经学,成为汉代政治统治理论,到西汉末年,研究五经的学者逐渐增至十四家,所以也称五经十四博士。
【采访】
评价“儒学”转为“经学”。(经学脱胎于儒学,就与儒学有了差异。《说文解字》等古代字典与文献中,把“经”解释为织布的纵线,后转义法度、常规、常典,这样就可以“以经邦国”了。)
【画面】《汉书》的《董仲舒传》
董仲舒晚年居家著书,朝廷每有大事,都会派遣使者或廷尉,到他家里问询。董仲舒的学说以诠释《公羊春秋》为基础,将先秦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糅杂其他诸子百家的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儒学理论的体系,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现实与历史问题,都给予了比较系统的回应。
【采访】
整体评价董仲舒。
【画面】公孙弘像
在汉代,董仲舒无疑是最有影响力的经学大师,然而,有一位与他同时代的儒生,似乎更被汉武帝重用,他的名字是公孙弘。公孙弘虽然是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却被破格提拔,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任命为丞相的经师。公孙弘的才干以实用著称,他的政治思想具有明显的儒法合流的倾向。他还向汉武帝建议建立学校制度,以儒家经典为太学教育的基本教材,开设经艺考试,为各级部门提供官吏人才。
【采访】通过经艺考试提拔人才,这就把经学与利禄之路联系起来,为经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画面】各派传承图表一一掠过
在汉代,经学的传承十分讲究,门派严格,传承有序。《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齐、鲁、韩,《礼》,大戴、小戴,《春秋》严、颜。这些都被立博士,列入官学系统。各派的传承脉络十分清晰。
一般来讲,汉代的经师大都一生专攻一经,即所谓白首穷经。这种执着的精神,朴拙的态度,也是后代把汉学称作“朴学”的原因。
【画面】《京房易传》《焦氏易林》等书。祭孔大典。现存于曲阜孔庙汉碑韩敕碑文字:“孔子近圣,为汉定道。”等
在西汉,经师大多是以平民入仕做官。到了东汉,平民入仕的经师经过数代以后,已成为缙绅贵族,经学为这些累世把持一种经典的大家族垄断。这些家族,不单在政治上把持权力,在经济成为豪门,而且还拥有社会道德思想上的话语权。在地方,他们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专制皇权。汉代民谣形象记述:“州郡记,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
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地位拥有了圣人和素王的地位,被描述为在天庭的神人,手拿宝剑,为汉立法制宪。祭孔也成为重要活动。【画面】历史所图书馆,《墨海金壶》、《说孚阝》中的各种纬书
经学也成为谶纬化的儒学。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附会儒家经义衍生出来的著作。“纬”是相对“经”而言的,经的本意是织布的纵线,纬就是横线。汉代,经学地位提高,就产生了傍依、比附经义的纬书。用谶纬解经,也就开启了经学神秘化和庸俗化的大门。
【画面】《尚书》、《春秋》、《诗经》等各种文献的书影。)
不过,两汉经学最重要的特点是通经致用。经学本身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但许多经学大师却追求“通儒”的境界,他们广泛融合、汲取各家所长,以此丰富经学,并致力于王朝的治理。特别是武帝“罢黜百家”以后,经学家们通经致用的特长更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扬。
阴阳家的理论被巧妙地运用。经学家用阴阳五行理论改造先秦儒学,通过比附的方法论证古代专制集权政体与等级制度的合理性。他们还巧妙地创造出“阴阳灾异论”,借以限制皇权,规范帝王行为。他们认为皇帝的行为合符天道,天会出现祥瑞予以褒扬,如不符合天道,天就会降下灾异,做出警示。灾异就是自然灾害和怪异的出现。武帝晚年,灾异频繁出现,社会动荡,武帝下的一道自我反省罪过的诏书,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内容丰富、保存完整的“罪己诏”。
【采访】
经学是用阴阳五行来论证纲常观念的,用自然秩序来证明社会秩序的合理性,所以,“天不变道亦不变。”经学被后人称作名教,这也是因为他们过分强调这些道德概念,以名为教,固化等级观念,规范社会秩序,调解人际关系。
【画面】《汉书·王吉传》:“《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春秋大一统”理论实际上是汉代经学家们的一个创建。“大”的意思是重视、尊重;“一统”的意思是指天下诸侯皆统系于天子。六合同风,九州共贯。这种以道统为核心的政治伦理,强化了中央专制集权的权威,对两千多年来的中国即东亚社会的影响极巨且深。
【画面】现代小学生读《三字经》:“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另,《春秋繁露》、《白虎通》等古籍有关论述。)
“三纲五常”理论也是汉代经学家一个重要创建。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虽然三纲五常联用,来自于宋代的朱熹,但是,对这些观念的论述,汉儒已经十分明晰。三纲五常是以规范秩序为核心的社会伦理,两千多年来,一直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
【画面】《诗经》。阜阳《诗经》简牍
汉代的经学又分为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董仲舒便是今文经学的创始人。汉代的文字多用隶书撰写,今文经即是指用汉代隶书写就的、传承有序、被列为学官系统的经书。然而,从西汉末期开始,今文经学受到了古文经学的挑战。“古文经”常被解释为用古文篆书所写的经书。不过,我们的专家有自己的看法。
【采访】对于古文经,我们认为,不能望文生义,简单以为古文经是用古文即篆书写就的经书。准确来说,古文经是指西汉平帝以前、未得立于中央学官的所谓的经书。来源有三,汉代发现的古文本经书,民间传本和作伪本。治古文经则称为古文经学。
【画面】古文经学典籍书影  刘歆  王莽
古文经的兴起,是经学自身的反省和自我批判。古文经用发掘的古文文本,民间传本,甚至伪造的经本,来正本清源;并以尊崇周公来压制今文经对孔子崇拜。这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今文经学把经学圣神化趋势。古文经斥纬书为诬妄,这同样扼制今文经学把经学庸俗化的努力。古文经学倡导对经文字词的考据与训诂,这无疑强化了经学的学术特征。
由于今文经是朝廷正式承认的官学,利禄之路被其垄断,这引起古文经派的竭力反对,双方因此发生多次激烈的交锋。西汉末期,社会矛盾加剧,整个王朝极其腐败,士人们对西汉王朝失望的同时,也对今文经学产生更多的怀疑。刘歆就是其中之一。刘歆本人是刘姓宗室后裔,具有深厚的家学渊源,少年时便博闻强记,精通《诗》、《书》,后治《易》。成人后,刘歆受命与父亲刘向一起整理典籍,发现了一批古文经典,尤其是《春秋左氏传》,激起了刘歆极大的兴趣,他开始引《春秋左氏传》的文字来解释经文,成为古文经学的代表。此时,今文经师们已成为保守派,他们根本不愿意接受古文经学,因此,当刘歆向朝廷建议将《左氏春秋》、《毛诗》、《古文尚书》、《逸礼》列于学官时,今文博士们压根不参与讨论。刘歆转而严厉批评今文博士是专己守残、不考实情的学阀,引起今文博士的怨恨,甚至上书皇帝为刘歆定罪。刘歆对西汉王朝已完全失望,在汉运将终、再受命思潮的影响下,刘歆把王莽视为取代汉运的新主,并竭力为王莽取代汉帝鼓吹呐喊。王莽则积极抬高古文经学,当他成为新朝的皇帝后,古文经学也成为显学,完全压倒了今文经学。此后,尽管王莽政权很快倒台,但古文经学已成不可遏制之态。到东汉,今文经学、古文经学呈并列状态。与此同时,有识之士开始不再纠缠于争论,而是兼治今、古文经学,在融合中寻求发展之道。
【画面】郑玄简介。郑玄(公元127-200年),字康成,今山东高密人,官至大司农。著述计百万余言,世称“郑学”,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后人纪念其人建有郑公祠。)
到东汉后期,一位经学大师出现了,他就是郑玄。他力求融合今文经与古文经,遍注儒家经典,经学也就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
【采访】
应该说,经学有容乃大、中庸平和的思想体系,符合汉代新秩序与旧制度混合的社会现实。儒学在汉代之所以得到独尊地位,一方面在于他关注现实,解决现实问题,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在于他善于从其他学派汲取营养,而不是抱残守缺。
【画面】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也是一位历史学家,他曾批评儒家“博而寡要”。也许,司马谈错了,他指出的儒家的缺点,恰恰是其优点。正因为“博”,儒家可以像海绵一样广泛汲取各家之长,正因为“寡要”,即缺乏重点,儒家便不会固步自封,抱残守缺,而能与时俱进、发扬光大。
也正因如此,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社会,经学的影响达到了其他学说无法比拟的程度。如先秦儒学演化为经学一样,经学自身也不断演化。这种演化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地域、甚至不同民族,不同国别而进行,与时俱新,各有侧重。或强调“礼乐”、或强调“仁义”,或强调“忠勇”,或强调“诚信”,或强调“理”,或强调“心”,或“移孝为忠”,或“以名为教”。
【采访】
有一种观点,认为经学化的儒学是一种宗教,所以把儒学称为儒教。我们不这样看,我们习惯把他作为一种学术,一种学术学说。经学没有来世观念,而其他宗教均把来世作为最终慰藉。经学没有繁杂的科仪,而科仪是宗教主要形式。更重要的是,经学有强烈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的精神,关注现实,经世致用,这是任何一种有别于宗教的学术学说的基本特征。
【画面】各地的孔庙  孔子像
取得独尊地位的经学,虽然有过圣神化、庸俗化的倾向,虽然也曾与专制皇权沆瀣一气,狐假虎威,虽然也有“诛心”一样的道德强制,虽然也有为一己之私、不遗余力排斥其它流派的举措,但是它强烈的现实关怀,经世致用的特征,自我批判的精神,又足以彰显其作为学术流派的本质。
今天,在中国乃至中国周边的韩国、越南等国,很多地方都留存着孔庙。在孔庙里祭拜孔子,我们的感觉似乎与我们在其他宗教场所并不相同。我们面前的这尊经学家们塑造的泥像,很亲近,很熟悉,如同家人,如同在与他进行一场文化的对话……
无论如何,这位先师,与其他哲人一样,仍在滋润我们的文化,启迪我们的智慧,规范我们的行为。
张建安2014年5月19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