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纵横谈56 | 认识幸福
认识幸福
上文讲“默默地幸福”,引起一些读者的共鸣。和我交往比较密切的主要是学生、教师同行、少数专家,以及一些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极少权贵人士。关于“幸福”,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上文也提到,幸福本身是个人内心对事物的感受和体验,不会有统一的答案。“幸福”是世间法,它与“痛苦”相对立。既然“幸福”是个体的感受,那么关于“幸福”本身以及对“幸福”的看法,不免会引起一些相冲突、相对立的看法以及做法。以下谈几点看法,供各位思考。
第一、幸福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有人觉得幸福就是意味着一切都美好,对于一个春风得意的人来说,听什么都顺心,看什么都顺眼。例如古人说人生有三乐: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古代中举后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豪情,我们现在都可以感受到那种幸福的神态。幸福的种类有很多,但无非是“满足”二字,事事如愿、心想事成,当然是幸福的人。不过,幸福不可能是完美无缺,幸福不会让一个人事事都顺心。了凡在35岁时领悟到立命之学,从此一心积德行善,结果科举成功、求子成功、考进士成功,还延寿21年。了凡改写了自己的人生,事业功名家庭多丰收,他是成功人士,更是幸福人士。不过,了凡晚年并非一帆风顺,他有段非常不如意的岁月:被人诬告,被罢官职,清风亮节受损,读者能体会到晚年了凡在那段时光的内心感受吗?另外,我们知道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之后:事业顺利,名闻全国,学生遍天下。作为状元之后的王阳明,人生的高度已经大大超越了他的父亲,难道不幸福吗?不过风湿病折磨了王阳明的后半生,他在临走前淡淡地说:“此心光明,夫复何言”。其实,真正的幸福一定是超越了幸福和痛苦本身,所有问题以及不如意不过是实现幸福的道场罢了。
第二、请反思你的幸福是否会导致别人的痛苦,或者你所谓的痛苦能否给人带来幸福。古人说“一家饱暖千家怨”,“一家”的幸福并不一定和“千家”的不幸有因果关系,但从市场蛋糕理论可以证明这一点,一个时代的生产力是相对固定的,蛋糕就是这么大,假如“一家”吃多了,那么剩下的人能分到的必然少了。当然这里有个人的原因,也有时代的原因。不过,自己奋斗出来的幸福与懒惰之人的不幸有什么关联呢?难道自己奋斗出来的幸福需要和懒惰的不幸之人分享吗?当然不是,这里只是告诉我们在享受自己奋斗而来的幸福的同时,应该保持一种谦卑的姿态,或许谦卑是延续幸福的有效方式。有一些工作岗位比较辛苦,想想这两年的疫情,最辛苦的工作应该是医务人员和一线警务人员,但能够通过自己的“痛苦”换取更多人的幸福,人生的成功莫过于此。所以,国家规定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在加班加点一段时间之后,采取“强制性”休息制度,值得点赞。所以说,自己在幸福之中,要默默地享受;假如自己在痛苦之中,那应该能够换取更多人的幸福,此种痛苦才有意义。
第三、幸福是短暂的,不如意才是常态。一般来说,有一定阅历的人应该可以明白“人生不如意常八九”这句话。我们或多或少都经历过美好时光,例如小时候最渴望过年,因为小朋友认为过年最美好:吃的、玩的、穿的,样样都能如愿,但再幸福的年夜饭、再美好的春节假期都会过去,没有人能够留得住。既然美好的幸福时光会过去,那么痛苦的事情也一样会过去。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不会沉醉在幸福的时光里,也不会为痛苦的持续而感到不堪。明白了这一点,人生在春风得意时便不会张扬;人生在低谷时自然不会失意,因为一切都会过去。既然“幸福”难得并且“无常”,所以我们在幸福的时候,就应该努力珍惜和好好去感受。
第四、幸福在于无不在于有。很多人把幸福定义为“有”,比如小朋友想拥有玩具,少年想拥有成绩,成年后想拥有房子车子、想拥有娇妻美女、想拥有名利职位等等。拥有这些固然可以幸福,但一个人能够“无”,或许能够把幸福延续得更长一些。假如我们能够做到无忧无虑,那是多么幸福呢?假如能够无病无烦恼,那是多么幸福呢?李鸿章在晚年写了一副对联,把“有”和“无”与幸福的关系写得非常好:“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祈寿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可为地上神仙。”“无”胜于“有”,“有”与“无”之间可以转化,但都不应该执着。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幸福或者痛苦的根源在于“有我”,若能够跳出“小我”,我想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都能够成就一个人非同一般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