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论撷英”行笔中强调“疾涩之道”,疾涩是指书写的快慢吗?
蔡文姬《述父蔡邕笔法》中称:
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得疾涩之法,书妙尽矣。
这大概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提到“疾涩”二字的论述。这个概念确实比较难理解,下面我们详细分析:
王羲之《丧乱帖》
疾涩并非单纯指行笔速度
表面看,疾有快的意思,涩有慢的意思,但它又不仅仅指行笔快慢。疾有取势的意味在里面,我们在笔法课程里也讲了,“凡点画皆从点起”,为什么非要点一下?就是要取势、发力,慢则失势。起笔没发力,中段行笔自然无力。而涩则有笔与纸相抗衡的意味在里面,刘熙载《书概》中称:
惟笔方欲行,如有物以拒之,竭力而与之争,斯不期涩而自涩矣。
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行笔过程中要能感受到笔锋与纸面的摩擦力,笔才不至于打滑,打飘,点画才能有质感。观颜真卿《祭侄文稿》,尽得疾涩之妙。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疾涩二字呢?
颜真卿《祭侄文稿》
中锋行笔是基本要诀
就我自己的感受,以前自学时,不懂中锋和换锋,只是按写钢笔字的方法写毛笔字,自己以为是中锋,实则全是偏锋。即使手放在桌上,都觉得行笔不稳,笔锋打滑,轻重把握不好。而跟随老师学了笔法,懂得了换锋发力,中锋行笔,即使整个手臂悬着也感觉稳稳的,笔锋轻微的起伏手上都能感觉到。用极软的纯羊毫笔,依然能感受到笔锋紧绷,顶着纸涩行,甚至有种要把纸切开的感觉。
所以中锋顶纸的状态下,才能更好地做到涩行。那么在行笔速度上,我们又如何对应疾涩二字呢?
张旭《古诗四帖》
两头快中间慢
恩师柳培琪先生曾给我们讲,太老师王伟平先生早年对他说,现在人写字都反过来了。他不解其意,王老师解释说,两头快中间慢,而现在人多是两头慢中间快。
比如起收、转折处是点画两头,也是换锋发力的地方,动作要利落,取到势即要借势而行,停久了势也尽了,墨也容易洇开。中段则需要气沉笔实,感受笔锋的摩擦力,否则太快,墨色容易虚浮。包世臣《艺舟双楫》中称:
余见六朝碑拓,行处皆留,留处皆行。凡横、直平过之处,行处也,古人必逐步顿挫,不使率然径去,是行处皆留也;转折挑剔之处,留处也,古人必提锋暗转,不肯擫笔使墨旁出,是留处皆行也。
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当然,快慢都是相对来说,不是刻意多加顿挫动作,自然为上。我老师柳培琪先生临鲜于枢的视频,可谓得疾涩之妙,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观看:
王铎的大草作品中,一些长笔画中间往往有明显的顿挫动作,就是因为笔锋有泄力的倾向,他本能的再次蓄势发力的结果。
王铎《草书诗卷》
气息起决定性作用
练过书法的朋友可能都有体会,中间要慢并不是容易的,特别是又长又细的点画,这关系到气息的稳定。气息不够长的话,想慢是慢不下来的。怎么办?我常对同学们讲,宁愿抖不要快,练多了,气息就增长了,行笔自然会越来越稳。否则,一直快练,慢下来就抖,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以前学太极时,太极老师也说,快练只能练个架子,要想长功力,只能慢下来。但是慢下来累啊,腿、手都抖,但没办法,只有这样坚持练,才能练出功夫。
所以,根本上还是要练气,气稳了长了,手才能随心,才能真正体会疾涩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