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孩子:挑战》,了解这些问题后,让孩子不再成为挑战


作者|Pinky   公众号:记忆的瓶子Pinky

 图片|unsplash.com

一本《孩子:挑战》写了五篇读书笔记:孩子吮吸手指、说脏话、不上车、不下车、车中打闹、不回家……怎么办?让他的帆无风可吹!》《这件小事,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做》

《说了一百遍了还没效果?不妨试试这六字绝招》《孩子吃饭难?这篇文章也许能帮你解决孩子99%的吃饭问题》《如何应对孩子们之间的冲突?试试这个绝招》

这篇是第六篇,也是最后一篇了,整理读书笔记的时间竟然远远大于读这本的时间了,也是无语了。

所以赶快收工,继续下一本书,已经积攒了六本书的读书笔记没有整理了,还有好多篇想写的文章没有写,马上年底了,好有压力呢。

闲话少说,说说这本书的作者,鲁道夫·德雷克斯,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

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直接影响了正面管教、父母PET效能等方法的提出,怪不得这个人的名字在很多育儿书中被频频提及呢,向这位大咖致敬!

这本书中的育儿方法多多,满满的干货,继续看看还有哪些实用的育儿理念与方式,值得作为父母的你我借鉴一下喽。

孩子所做的一切只是在

寻找归属感、寻求关注而已

孩子从婴儿期开始,就忙着用各种方法确定他是家里的一分子,寻找归属感,确定受到关注。期望有归属感是孩子的基本需求,也是孩子的既定目标。

孩子会认为只有当自己成为关注的焦点时,才能显示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感。因此,他会发展出各种得到关注的技巧,找到各种让别人为自己忙活的方式。

可能有的方式可爱有趣、愉快好玩。如果用可爱的方式不能得到关注,孩子可能改用令人恼火的方法。他可能会哭哭啼啼、恶作剧、拖拖拉拉、在墙上乱画、打翻牛奶,或是其他能够引起人关注的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做的是给孩子关注,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支持、手把手的训练、感情连接和爱。但我们也需要察觉适当关注和过度关注之间有何不同。

如果我们发现孩子没有什么正当理由而让我们不停地为他们忙碌,并且我们觉得不高兴或者烦躁时,我们就要考虑一下自己是否正面临孩子要求过度关注的情况。

孩子大多数种种不当行为通常是因为他们拥有一个错误的目标。寻求过度关注就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还有权力之争、进行报复、自暴自弃。

当我们意识到孩子在寻求过度关注,我们就可以避免对这个要求妥协。问一下自己:

孩子要求的是什么?如果我们不介入,孩子自己能否处理?从而帮助孩子根据不同需求做出自己的贡献,并从生活中获得满足感。

针对过度关注的方法是:如果我们离开现场,那么寻求关注的行为还有什么意思呢?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和孩子陷入了权力之争,我们可以退出战争。没有敌人的战场,哪里会有胜利可言?

当孩子想要通过伤害我们寻求报复,我们要意识到他的感情也受了伤害,我们可以规避孩子的伤害,并且不用责备和惩罚再次伤害孩子。

当我们意识到孩子自暴自弃,我们不要让他觉得没有指望,而是安排一些让孩子发现自己能力的事情。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想吃就吃,想睡就睡,那个地方让他们不冷不热,不渴不饿,不困不累,不吵不闹。

忽然一天他需要从那么安全的地方来到这个陌生的、大大的世界,小家伙肯定是举手无措的。

如果我们不用心去爱、去关注宝宝,他们将会孤独无助,也会引发不好的诸如大哭大闹、大喊大叫来寻求关注的习惯。

从女儿出生后,我的眼睛就没有从她身上移开过,刚出生前两个月恨不能睁着眼睡觉,这样就可以时刻盯着照顾她了。

当她哭了、闹了,我都会尽力安抚她的情绪,让一个小宝宝哭闹超过五分钟我有点受不了,也尽力去给女儿我所能给的爱和关注。

可是即使这样,即使24*7*365的陪着、守候着,有时我也能感觉到女儿在寻求过度关注。

有的时候晚上睡觉过程中,女儿睡梦中喊着“妈妈,抱抱”,她爬起来拽我坐起来,要求我竖着抱她睡觉。

可是,半夜三更我也要睡觉啊(真希望人可以不用睡觉😄),这时候我就明显感觉到女儿在寻求过度关注了。

又困又累的我抱一会后,就会把她放在床上,告诉她“睡觉,妈妈拍拍你”。她会哭喊几分钟,然后放弃原先的无理要求,说“妈妈拍拍”,就让我拍着她睡觉。

孩子寻求过度关注、权力之争、寻求报复、自暴自弃的缘由,究其原因大多数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好,简单粗暴地批评、打骂并不能解决问题,平下心来,从孩子角度出发,也许事情更容易解决一些呢。

不要替孩子难过!

替孩子难过,是大人所有态度中对孩子伤害最严重的态度之一,这种态度传递出的是大人对孩子以及他克服困难的能力缺乏信心

例如,孩子嗑到桌角,额头上留下红印,我们可以安慰孩子“看到你很疼,我也有些难过,这很快会好起来的”,或者“宝贝,你会没事的,这只是个小小的伤。”然后就此打住。

这时候孩子还不能从当时的情绪中平静下来,如果继续努力安慰她,会让她产生更多被伤害的情绪。

孩子对大人的态度非常敏感,因此,如果我们可怜孩子,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有自悲自怜的合理理由。

当孩子自悲自怜时,他的痛苦会加倍,因为这时他不是去面对他的困境积极寻找解决方法,而是越来越依赖于他人的怜悯、非要等人安抚才能好起来。

当女儿脑袋不小心撞到了门上、床上的时候,她第一反应是咧着嘴看向我,我一般会安慰她说“没事,妈妈帮你吹吹,一会就不疼了……”

她就会把脑袋伸过来让我吹吹,现在她摔倒了或者撞到了什么地方,都会第一时间自己吹吹,吹吹腿,吹吹手的,说着“不疼不疼”,还会帮我各种吹吹😂

我们怎么处理疼痛,怎么看待摔倒,孩子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每天都在学习我们对待一切事物的方式

除了过度关注可怜摔倒的孩子,我们还经常可怜生病的孩子,生病的孩子需要我们的关注和理解,这很正常。他们没有照顾自己的能力,我们也需要帮助他们。

然而,当我们做这些事时,需要留意自己的态度,和健康的孩子相比,生病的孩子更需要我们精神上的支持,需要看到我们理解他,并相信他有勇气。

疾病会让人沮丧,让孩子显得弱小无助。这时候,如果再加上我们的怜悯,那会让孩子更加觉得自己弱小无助,挫伤他的勇气和力量。

我们避免可怜孩子,孩子就能学会克服失望。我们可以用轻松的态度帮助孩子面对现实。只是一味怜悯他,其实帮不了孩子。

可怜别人,是带着向别人施恩的态度,它不会增加对方的勇气。父母应该做的是,给予孩子最好的爱,拒绝孩子的过分要求,而给予他信心和勇气。

生活中总会遇到不幸,作为成年人,我们面对不幸,接纳不幸,应对不幸,这些都被认为是应该的。我们不会对孩子有这样的期待,而是很自然地觉得孩子很无助,为他们难过。

然而,我们这些出于善意的怜悯,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不幸。

大人可怜孩子,不论是否有道理,都容易让孩子自哀自怜,这样的心态有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让孩子认为没有义务和能力应对自己的生活,只能通过无助和别的帮助。

处于困境的孩子需要周围人的同情、理解和支持,最不需要的就是怜悯。

同情传递出的信息是:“我理解你的感受,你受了很多伤害,我明白这对你来说是很大的困难。我会帮助你渡过难关。”

怜悯传递出的信息则是:“你很可怜,我为你难过。我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你承受的痛苦做出弥补。”

同情是就事论事的态度,而怜悯则是无原则地可怜人。怜悯是消极的,它不尊重孩子、是贬低孩子的态度,会损害孩子的自我认知和对生活的信心。

我们不能保护孩子一辈子。成人世界中需要勇气、坚强和能力来应对生活的打击,而这些不是长大成人后就会自动拥有,而是从孩提时代就要慢慢建立的。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从克服困难中获得成就感,如果我们希望增强孩子理智行为的能力,我们就要放弃随意的怜悯,把我们对孩子的同情体现在对他的理解和支持上,鼓励他找到继续前进的道路。

这完全不是说我们不管孩子的悲伤和痛苦,恰恰相反,这和我们对待成人一样,我们不是给朋友消极的态度,而是给他积极的支持。

当女儿生病连续咳嗽了两三天没有好转的时候,当女儿发高烧四十度的时候,我也是如此的揪心紧张焦虑难过,恨不得想要替她承受任何疾病痛苦。

可是每次我都会让自己表现得轻松一点,对女儿进行正常生病护理,女儿也是该吃吃,该玩玩,除了高烧四十度的时候无精打采,其他时侯几乎丝毫不受影响,我都感觉她是一个坚强的小宝宝。

话说回来,不仅小宝宝会生病,大人也会生病,哪有人能不生病呢?可是有的人生病了跟没生病一样,有的人一生病就病怏怏,巴不得所有人都过来安慰一二,即使是一次普普通通的感冒。

我想这是不是跟小时候家庭对待孩子生病的态度有关呢,小的时候一生病就被百般怜悯,然后成年人了还是希望被如此对待,当然这里面还包括个人对病痛的感受程度不同。

任何事物,只要专注于它,我们就在创造它,其中疾病是这样子。《秘密》中提及到,“生病时,你若聚焦在病痛上,又和人们谈论这些病痛,就会制造更多有病的细胞。”

所以如果想让孩子健康,就教他们乐观对待各种身体不适吧,起码不要让自己的可怜无端放大了孩子身上的痛苦

乱扔东西有绝招!

孩子不遵守规则,是现在父母们最普遍的抱怨。父母越是要求孩子把东西放好,大多数孩子越是觉得讨厌。父母越表现整洁的重要性,越容易受到孩子的反抗。

我们可以采取尊重孩子又尊重自己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让孩子体会秩序和规则是自由的一部分,如果不守秩序,所有人的自由都会受到影响。

尊重孩子,意思就是我们不能强迫他们遵守规则。尊重自己,意思就是不能替他们收拾,不去催他们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我们可以先决定自己要做什么,发现孩子的东西到处都是,可以收拾好,这不是为了孩子收拾,而是为了自己。因为这些东西妨碍到我们了。

然而因为是我们收拾的,所以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在哪儿,孩子没有收拾,当然不可能知道东西在哪儿😄

我们要态度坚定,但也要和善,这么做不带有惩罚的想法。东西用完没有收拾好的自然后果,就是孩子们不知道东西放在了哪里。

还有一个应付孩子乱扔东西的方法,是准备一个大箱子。我们可以把乱放的东西都放进大箱子里,但不包括孩子扔在自己房间的东西。

不论什么,雨鞋、玩具等,都放进箱子里。因为要想从这样的箱子里找到东西,实在让人有点懊恼。

还有不用为孩子房间的不整洁操心,但是我们可以让孩子体验这个行为的后果。我们可以拒绝清理凌乱的房间,也可以干脆不进去就好了。

到时孩子的衣服洗好晾干以后,我们可以把干净衣服放在别的地方,因为没人喜欢杂乱的地方。再说,那么杂乱的屋子,也没地方放干净衣服呀。

很快孩子会觉得难以忍受,尤其是当他找不到袜子或上衣时。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他想让帮忙,可以一周帮助清理一次房间。

当一起打扫时,要避免批评孩子不爱收拾,避免任何这样的评价,比如“看这儿多乱,你怎么受得了”等等。

总之,运用我们的创造力,可以想出很多友善的方法,既能避免强迫孩子遵守秩序,又让孩子体会杂乱的感受,这样来引导他们遵守秩序。

还好女儿暂时没有乱扔东西的习惯,她都是把地上垃圾捡起扔到垃圾桶,把东西恢复原状的那个人。

洗鼻器用完清洗后,我忘记放进了盒子里,女儿一发现立马把洗鼻器盒子拿过来让我装放好。扫帚簸箕用完忘记放洗手间了,女儿也会拿着放到洗手间固定的位置。

上楼睡觉前,爬爬垫上的书、积木、拼图等散落一地,也都是和女儿一起整理干净,所以女儿暂时没有乱扔东西的习惯。

不过如果以后女儿乱扔放东西的话,我也会拿着一个大整理箱,把东西都捡进去,到时她需要什么,只能自己翻找了😂

忽视孩子身上的缺点及所谓的错误

如今,我们总是担心孩子长大以后不学好,养成坏习惯,出现不良人生观,走上歧途等。

于是我们不断监督他们,想尽办法预防有可能犯的错误。我们不停地指出孩子的错误,不停地告诫他们…

这样的方式事实上是在表现出我们对孩子没有信心,这会让所有人沮丧和气馁。如果我们的关注点都在负面的事情上,我们怎么可能期望孩子找到通向正面和成功的方向和力量源泉呢?

啊哈,又是在说思想聚焦在哪里,哪里就会生长,注意力放在哪里,哪里就会成长。所以我们要远离否定的事物,把注意力放在真正想要的肯定的事物上。

如果我们不过多关注孩子的错误,而是将孩子的关注引向正面,孩子们就能保持勇气,而这份勇气能够让学习变得更容易。

现在出了错,我们可以做什么呢?”这样的问话,就可以将孩子引向进步的方向,激发孩子的勇气,和学会事后补救的能力相比,犯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孩子会犯错误、做错事,这很正常。假如我们抱着批评的态度,就会无意中将好行为中偶然发生的错误单独拎出来,放大了错误的严重性,反而渐渐给孩子培养出永久性的缺点。

批评,并不是在“教”孩子,只能刺激孩子们继续甚至强化他们的不当行为。

如果我们的关注点是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并且表现出我们信任他们的能力,并给予孩子们鼓励。他们的错误和缺点反而会因此得到改善。

例如,很多幼儿都会出现口吃的现象,如果不强化它而是忽略,这个现象就会自然消失。可是如果我们觉得自己有极大的责任预防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觉得自己总该做点什么吧。

于是孩子一有点“错误”,我们就急着插手。而事实上,这样做极少能够纠正孩子的行为,反而增加了我们的困扰。

如果一个孩子在外人面前总是表现出来害羞。妈妈可以用轻松的口吻向朋友骄傲地介绍自己的女儿,忽视孩子的害羞。如果朋友多嘴说:“哦,她很怕生呢,是不是呀?”(很多朋友都会这样说。)

妈妈可以回答:“不,她不是怕生,只是现在不想讲话。等一会儿她准备好了就想讲话了。”

我们这个社会制造出很多针对孩子的负面标签,例如“小哭孩”、“小骗子”、“注意力不集中”、“打小报告的人”等等。

我们必须明白,所有的孩子都是好孩子,他们行为不良是因为他们不快乐,或者发现不良行为有好处。

当我们给孩子贴标签时,我们就把他们归了类。他们对自己也一样,用标签给自己定位。这更增强了他们的错误认识,会阻止他们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当我抱着孩子外出的时候,也会碰到各种无聊无奈地贴标签行为,类似这种“你家孩子不爱说话啊?有点怕生?”的评价更是见怪不怪了。

女儿听到不明动静会有些不安,会希望被抱起来,然后就会被贴上“胆子小”的标签,我也会说“我们不是胆子小,只是比较警惕而已。”

不想让孩子被无缘无故贴上各种负面标签的我们,可以选择对贴标签的人进行温柔以怼。

为了女儿,我愿与整个世界为敌,温柔以怼又算什么,不过那些妄加议论别人家孩子的人也实在是太闲了😄

宝宝怕怕?有时是在配合大人在演戏

一个年幼的孩子突然听到一声巨响或者摔倒了,他会受到惊吓,这是个很短暂的瞬间反应。而恐惧是第一次受到惊吓体验的延续。

只有当父母也被同样的事情惊吓,并且无法摆脱自己受到的惊吓,孩子“受到惊吓”的体验才会发展成恐惧。

也就是说,如果父母当时保持冷静和从容,那么“受到惊吓就仅仅是一次经历,而不会发展成孩子的恐惧。

如果大人们小题大做,可能就开启了孩子利用恐惧的旅程。大人讲话的语气,对这件事情的反应,引导着恐惧是否继续发展。

当孩子遇到新情况,他们会停一下,感受和评估这个情况,从大人的反应中寻找线索。

如果大人们的行为表现出他们都认定孩子肯定害怕了,孩子就会借着这个行为和预设让大人为自己服务。

最重要的是,大人不要假设孩子会害怕,不预设孩子接下来的反应和行为,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如果接下来孩子表现出害怕,大人只要保持平静镇定,就能帮助孩子。

前一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大概说得是孩子正在游泳池里学游泳,碰到紧急情况,大人赶快把孩子抱起,大笑着说“你要自己学会游泳了啊”,其实当时是出现了溺水的危险。

而大人“轻松的”表情,让孩子并没有被当时情景吓得惊慌失措,反而愉快地跟着玩耍起来。

如果大人首先吓得大喊大叫起来,孩子可能没被水吓着,而被大人惊吓着了,也许会终生对游泳产生了心理阴影。

当孩子摔了一跤时,轻松地扶起来就是了,当孩子害怕鞭炮时,轻松地陪着他就好了。

当孩子害怕小狗时,可以以轻松的口吻邀请孩子一起向小狗打招呼,不用多说什么,不用对这件事有过多的反应,合理引导而顺其自然。

前一段时间去三亚海边度假,女儿像上次刚到海边一样,对大海有着深深地敬畏之心,不肯下地,不肯走近大海。

那天傍晚我抱着女儿走在沙滩上,离大海有一段小距离,她紧紧地趴在我肩上搂着我,说着“走走走”,要离开。

当时家人反而紧张地要抱着女儿远离大海,认为女儿还小,没必要让她在海边忍受害怕恐惧,可是女儿仅仅是不适应而已啊。

我依然抱着她吹着海风,听着海浪,在离海不远不近的地方,向她介绍着海滩上的游泳圈、摩托艇,慢慢地,女儿就适应了不停拍打岸边的海浪动静。

然后接下来几天我们每天都要来沙滩上踩海水,吹海风,漫步在沙滩上,还要拿着铲子往桶里挖沙子。

现在回家都十几天了,女儿依然念着那片海,那片沙,总会提及“大海有bubble,踩bubble,爸爸踩,妈妈踩”,甚至睡梦中还会说着“大海、大海”。

孩子还没有表现出来恐惧心理,大人反而开始小题大做了,结果只有一个,就是直接把孩子的那丝丝不安放大成了无限恐惧,人是无法在恐惧中享受生活,享受大自然,享受人生的

所以我一定要让自己学着淡定从容,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女儿坚强的后盾,让她无畏无惧,享受这快乐而美好的人生。

遇上坏老师?

如果老师总是当着全班同学笑话孩子,给的作业评语都很难听,还当众羞辱孩子,这简直是无法忍受的事情,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应该先了解整个情况,也许接下来会发现,自己孩子对老师的态度也很容易让人发怒,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他对老师的轻蔑。

我们要做的不是改变老师,而是帮助孩子找出问题的所在,并且给孩子建议怎么自己去面对这种状况,引导孩子想出办法,让他和老师的关系有所好转。

另外,我们也需要用间接的方式让孩子看到自己错在哪里,因为如果用直接的方式批评孩子,只会让事情更糟糕。

我们可以说:“你觉得,如果一个老师知道她的学生讨厌她,这个老师会快乐吗?”或者“如果你是老师,而你的某个学生很讨厌你,你会怎么做?”

等孩子回答了以后,还可以进一步说:“没有人是完美的,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好。我们只擅长自己会的事情。我很理解,你现在很不高兴,咱们来想想看,你能做什么让自己觉得舒服一些?”

不要质疑孩子对老师的评价,这样会增加孩子对老师的敌意,并且要让孩子为自己辩解。如果我们站在老师一边,会引起孩子更多的敌意。

如果站在孩子这一边,则会强化孩子对老师的轻蔑态度。我们只需要认可孩子的愤怒,然后坦诚地和孩子讨论,帮助孩子找到能够促进合作的方式,这就能让事情好转。

每个入学儿童的父母都少不了要与老师打交道,有的老师育己育人,值得尊重,有的老师以大欺小以强欺弱,处处以师位压人。

当知道自己的孩子被老师取笑、甚至打骂了,作为父母的我们,有的立马火冒三丈,要找老师干仗,有的直接把孩子批评教育,认为肯定是孩子哪里做得不对。

这本书就指出以上做法都欠思量,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事情原委真相,即使是孩子的原因,也要理解孩子,采用委婉方式引导教育。

如果是老师的原因呢,也许还要考虑如何委婉向老师表达想法建议了。当然发生这样的事,无论如何都需要事后找老师面谈一下。

对于老师取笑、打骂侮辱孩子,自始至终无论何种原因都是让我无法接受的,

可是即使是老师有自身问题,如果孩子不能转学,不能换老师的话,只能一方面多找老师沟通,另一方多引导孩子改善与老师的关系了。

想着女儿以后有可能要面临这些情况,都感觉头大,只希望所有孩子碰到的老师都是好老师。

学会“说不”

“说不”真得是一门学问呢,当有人理所当然地请我们帮忙时,我们要说不。当有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试图左右我们的思想时,我们要说不。当有人挑逗我们的孩子时,我们要说不……

说不的地方简直太多了,不仅我们在说不,孩子也在不停的说不。

我女儿现在每天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不”,“不吃饭”、“不洗脸”、“不洗澡”、“不洗手”、“不刷牙”、“不出门”、“不睡”…………

“说不”是一个人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我们有权利决定自己做什么,不做什么,也有义务对孩子“说不”,以引导教育规范孩子的行为方式。

当然,我们都想孩子开心快乐幸福,主要原因是我们爱自己的孩子,再一个原因是,孩子高兴的时候,通常会给家里带来短暂的和谐。

而很多人就容易注重这个短期效果,而对孩子随心所欲的要求做出让步,结果就很难看到让步妥协带给孩子的长期影响。

所以当我们取悦孩子时,我们要小心谨慎。孩子需要学会如何面对挫折,因为成人的世界里有很多挫折。

有人会说“孩子长大了自然就有能力面对挫折了”,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这些应该从小培养的技能,长大了怎会突然拥有,除非是用魔法!

取悦孩子和不取悦孩子之间的平衡非常微妙要小心把握。如果家里的规定和惯例是上学的日子晚上不能出门,而且我们有勇气说“不”,那么孩子就能学会面对不能出门的失望,而这正是孩子非常需要的。

很多孩子在要求被拒绝时,会用很强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怒气。想让孩子高兴是我们每个人的天性,我们会很自然地想要满足孩子的愿望。

然而,如果我们通过牺牲规则来换取孩子的高兴,或者出于害怕而对孩子妥协,这时就需要提高警觉了。

我们并不是说要随意拒绝孩子的所有要求,而是说当孩子的欲望、要求和规则相抵触,或者不符合情势,我们必须有判断能力,以及有说“不”的勇气。

例如孩子的妈妈不能让孩子用水射人。因为孩子不愿意约束自己的行为,所以妈妈不能让他再拿着水枪,妈妈必须尊重孩子表达怒气的权利,也必须尊重自己说“不”的权利,言出必行。

被别人注视确实不舒服,但孩子人生技能的发展更重要。我们应该学会关注客观而不是关注别人怎么想。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在面子(反正已经受损了)和“父母的义务”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

我们给予孩子无限的爱,恨不能为其摘星够月,满足这个小人所有的愿望和要求。可是我们并不想把自己的孩子养育成一个娇惯坏了的孩子,以至于在社会上处处受挫碰壁。

我们对孩子有养育的责任,更有教育的义务,第一课就应该从制定规则“说不”开始。

用餐期间拒绝给零食,拒绝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拒绝孩子在公众场合大喊大叫等等,这些都需要让孩子清楚明白。

说到这里,今天在外面吃饭的时候,隔壁桌有个29个月的小男孩,吃饭期间大喊大叫、上蹿下跳,妈妈只是特别骄傲地欣赏着孩子的表演,什么也没做,还指着我们说“你看小妹妹多老实”。

女儿就餐期间基本都会在宝宝餐椅里安安静静地乖乖吃饭,偶有喊叫的时候,我们就会打手势🤫,告诉她公众场合需要小点声,然后她也会学着🤫

这个社会上有一些规则需要遵守,比如说公众场合尽量不要大喊大叫影响别人,比如说飞机火车上尽量戴耳机看视频,那些看节目外放并把声音调至最大的人总会让人讨厌几分,再比如说要排队等等。

这些规则都需要我们去告诉孩子,需要我们言传身教,更需要我们对孩子的各种不良习惯说不。

写在最后的话

这本育儿书堪称育儿工具书,即使没有立竿见影地解决我们想解决的问题,其中的育儿理念也将有助于改善我们的育儿方式,从而改善亲子关系。

而我只是摘选了那些对我而言比较实用的育儿方法,以及让我眼前一亮的育儿理念,甚至还有颠覆我以前想法的育儿观。

想了解更多内容就去原书翻阅啦,这本书绝对值得每个父母拥有!

做父母不容易,想做个好父母更不容易,可是谁说过做父母是件容易事儿呢,想要解决生活中的育儿问题就从这本书开始啦~~

—读《孩子:挑战》第六篇读书笔记

分享给大家,也分享给自己~~

·end·

—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