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女儿回娘家拜年,面对15位晚辈,发压岁钱考验智慧
过年走亲戚,是春节重要传统之一,那么,过春节带着孩子去长辈家拜年,有人说是为了图亲戚的压岁钱,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给孩子发压岁钱同样是春节传统,但带孩子走亲戚可不是图压岁钱那么简单,主要还是对亲情的一种传承,如果过年走亲戚只是大人的事情,不让孩子参与,那么春节传统及亲情都会在孩子的脑海里渐渐模糊、慢慢淡化。
若说过春节发压岁钱可以刺激孩子走亲戚的积极性,抛开传统习俗,这点貌似还有些道理!
大年初三,在当地农村,是出嫁的闺女回娘家拜年的日子,牛集镇打车王庄村的邢大叔家,每年到了这天,家里就特别的热闹,因为他家六位女儿,都会集中在今天前来拜年。
女儿女婿、外甥外孙外甥女,加在一起将近有40人,大家在同一天齐聚一堂,来为老两口拜年,沉寂了近一年的小院,算是彻底沸腾了。
女儿们齐上阵,大家在厨房边忙碌边说笑,就像老六所言:“平时大家都忙,能这样聚在一起,也就是过年了,所以,大家特别珍惜这次聚会。
从早上九点钟开始,她们就开始准备中午的饭菜,毕竟这次过来拜年的亲人,至少要准备三桌才行,就拿小孩子来说,就有15位,就是不算怀里抱着的,一桌都坐不下。”
提及孩子,就无法回避一个问题,那便是发压岁钱,邢大叔今年已是82岁高龄,老伴年轻些,如今也有80岁了,早已过了挣钱的岁数,如此大规模的压岁钱,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压力。
不过,这些都容易解决,春节前,女儿们不但为老两口准备好了饭菜,每家还给了500元,这些钱已经足够发压岁钱的了。
由于孩子众多,很多年前,邢大叔就对压岁钱做了规定,无论生活好坏,每个孩子只能给50元,这是上限。
在农村,因为压岁钱闹矛盾的兄弟姐妹并不稀罕,切莫让增进情感交流的春节,因为压岁钱的事情,而闹得不愉快,那过年就适得其反了。
很多人怕过年,就是害怕面对压岁钱,如今北方很多农村,压岁钱涨得很猛,也许是有钱人多了,要好的年轻人,见到对方的孩子,从兜里一抽就是几张百元大钞,还有爷爷奶奶,由于疼爱孙子,如今发千元压岁钱的并不稀罕。
对于孩子多的家庭,发压岁钱就更需要智慧。
一是获得过多压岁钱,会影响孩子的消费习惯;二是由于每家孩子数量不均,如果每个孩子几十元压岁钱,还都在大家承受范围之内,如果太多,就会造成心理失衡;三是亲戚间贫富不均,如果压岁钱数额过大,就会给人带来较大的压力。
对于压岁钱,邢大叔举了个例子,他们邻村也有6位女儿的人家,他家孙子结婚,女儿们就在礼金上发生了分歧,三位小女儿比较有钱,她们认为,作为姑妈,礼金拿少了会让大家笑话,所以,大家决定每家拿5000元礼金,不仅有面子,更能帮扶一下娘家兄弟。
但老大老二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老三家庭也不富裕,她们三人认为,同样作为姑妈,如果礼金不拿一样多,就会觉得尴尬,如果拿一样多,经济上确实承受不起。
这时候,姐妹间的分歧就出现了,最后闹得不可开交。
在这事情上,邢大叔看得就比较透彻,不单是压岁钱,就是平时各家举办酒席,他也对礼金做了明确的规定,大事500元,小事300元,谁感觉自己有钱,或者感觉去要好的姐妹家礼金给得少,你背地里给一千万都和别人无关。
其实,大家实在没有必要在礼金数额上纠结,就像隔壁村那几位姐妹,你们一时兴起,每人拿5000元礼金,那么,等你们家孩子结婚时,娘家兄弟能拿少吗,万一到时候压力大又该怎么办?
所以,帮人千万不能体现在礼金上,那样做不是大智,而是大愚。
邢大叔虽然上了岁数,但对人情世故看得比较通透,压岁钱和礼金都是一个道理,只有看明白了,大家相互间形成一个明确的规定,这样姐妹之间,才会减少矛盾和摩擦,相聚在一起才能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