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智谋:真正聪明的人,深谙这3个道理,年轻人越早明白越好

小俊廷爱娱乐 2021-01-28 14:18

怎样才算成功?关于这个问题,看似非常简单,其实并没有确切答案。有人认为,家庭和谐身体健康就是成功;有人认为,事业辉煌出人头地才算成功;也有人认为,在某个领域登峰造极,让别人都为他喝彩才称得上成功。所以,成功没有固定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是头脑正常之人,无不希望实现内心所想的成功。

如今科技日新月异,社会各方面进步都很快,难免让人感觉压力越来越大,为了生活而奔波,根本来不及思考未来的计划,更不敢停下奋斗的步伐,曾经的梦想遥不可及,甚至觉得成功与自己无缘,此生注定碌碌无为。其实,无论现在境遇如何,不必过于消极,不妨多读读《道德经》,真正聪明的人,皆深谙《道德经》里的这3个道理,年轻人越早明白越好。
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释义:真实可信的话,一般都不太好听,听起来很舒服的话,通常都不可信
看完此话的解释,不禁令人想起千古名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历史上许多例子都验证了这个道理。商纣王帝辛,早年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君王,史书称他“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过人”,攻打东夷诸部落,把商朝的版图扩展到长江流域。

帝辛逐渐变得骄奢淫逸,失去往日的雄心壮志,尤其在得到妲己之后,对她言听计从,整日饮酒作乐,商朝国力日渐衰微。叔叔比干屡次劝谏,甚至说道:“夏桀不行仁政,失了天下,大王也学此无道之君,难道不怕丢了天下吗?”比干竟然把他比作夏桀,这让帝辛非常恼怒,命人把比干杀死,并把他的心挖出来。由于帝辛不听比干劝诫,最终导致商朝灭亡。
唐太宗李世民,其做法与商纣王帝辛相反,善于听从大臣魏征的谏言,开创影响深远的贞观盛世。有一年,魏征呈上一封奏折,里面列举了皇帝疏君子、崇尚奢靡、搜求珍玩等十大过失,言辞非常激烈,同僚都替他捏把汗。唐太宗非但没有迁怒于魏征,反而诚恳表示:“朕今闻过矣,愿改之,以终善道。有违此言,当何施颜面与公相见哉。”
二、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望
释义:太过追名逐利,必定耗费精力;积累过多财富,必定以很快的速度失去
对于名利和财富的追求,应该适可而止,大多数人却不明白这个道理,直至因名利财富给自己惹来祸端才幡然醒悟,但为时已晚。元末明初的富商沈万三,依靠多年经商积攒万贯家财,用富可敌国形容毫不为过。朱元璋修城墙找沈万三帮忙,沈万三非常爽快,出手相当大方,三分之一的城墙都是他出钱修筑的。

为了彰显财力,沈万三竟然要求出资犒赏军队,结果触碰龙须,被朱元璋找个理由充军,所有家产被充公。发配边关的途中,沈万三后悔万分,如果当时不那么高调,也不会有如此凄惨境遇。春秋末年的巨贾范蠡,是个极具智慧之人,深谙“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望”之含义,看淡所谓的名利。
范蠡辅佐勾践打败吴国,婉拒勾践高官厚禄之赏赐,选择急流勇退,隐姓埋名以经商为业,三次成为巨富,而后三次散尽家财,被后世人尊为“财神”。反观范蠡的好友文种,舍不得放弃名利,不听范蠡再三劝说,选择继续留在越国,最后被勾践赐死。
三、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释义:自己知道很多,却不自我表现出来;有自爱之心,却不觉得自己高贵
俗话说:“一瓶子不响 半瓶子晃荡。”真正聪明者,从不让别人看出他的聪明,那些整天侃侃而谈之人,反而不够聪明,或者只是小聪明。在生活中,有些平日里不善言辞者,往往会做出令人钦佩的成就,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道德经》云:“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有。时候,要学会隐藏自己的智慧,低调做人。

为人处世,必须有自爱之心,恪守内心原则和底线,同时不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更不会仗势欺人。清朝的大学士张英,康熙皇帝的宠臣,位高权重,家人和邻居因宅基地问题发生争执,写信给张英,想让他给邻居施压。张英弄清前因后果,提笔写下一首诗作为回信:“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明白张英的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的宅基地,邻居也非常不好意思,也让出三尺地方,留下著名的“六尺巷”,成了千古美谈。张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爱不自贵”的意义,其胸襟令人佩服。
以上三句名言,蕴含着为人处世哲学,年轻人越早一点明白,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顺利,距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