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16|家人好商量 2024-05-10 05:23:37 今天讲两句:“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兄弟之间,最不容易处理的就是利益问题,无论是有血缘关系还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当然并不是说兄弟关系就不应该讲利益,因为利益也是人性的核心。利益是方方面面的,马克思曾经讲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兄弟之间在处理利益关系的问题上,我认为首先是能够坐下来,在确定是一家人的前提下再商量如何解决问题。 关于兄弟之间利益的问题,我深有体会。在农村最大的利益无非就是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在这个问题上常常是“寸土不让”,甚至为了这个问题可以大打出手,没有兄弟可言,没有亲情可言。道理很简单,因为就算是兄弟,成立家庭之后也都是各顾各,除非是两者共同的利益受到侵害,才会团结一致。在土地纠纷的问题上,我爷爷的做法是以退为进,认定吃亏就是福,既然争不过别人,那么相争不如相送,所以他能够以九十六岁的高龄安然走完他的传奇人生。我父亲这辈还是遇到这个问题。让我纳闷的是,之前祖辈与邻居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一些,尽管他们都有共同的祖宗;而我父亲和他亲弟弟之间也有矛盾,他们之间没什么兄弟感情。当然根据我奶奶的陈述,我父亲读书少,一直让着他弟弟,当时还怕他弟弟娶不到老婆,所以爷爷教书的位置就让给叔叔接替。可惜,我感觉叔叔一家人总是觉得我父亲傻,分土地的时候他们挑好的;有好事,他们一定跑在前头。尤其是我父亲生病之后,可以发展到直接拿斧头拆我家房子的地步。现在我也是两兄弟,所以母亲总跟我们说,不要像父亲两兄弟那样,为了利益可以不顾血浓于水的亲情,因为“好儿子不要父母的田地,好女儿不要父母给的嫁妆”,想要的一切要靠自己去创造。虽然我和我大哥小时候总会为一些小问题争执,但是自从我出来工作之后,我很明确地告诉大哥,家里的一切都是他的;我有单位,我会尽我所能去帮他,毕竟现在他一家还在家乡种地。兄弟之间,和睦就是孝道。在财物关系方面的处理,就应该像《弟子规》讲的“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兄弟之间,没有过不去的坎,关系和睦,家庭自然兴旺。 赞 (0) 相关推荐 贾蔷的身世之谜,贾珍“避嫌”引人侧目,原来又和秦可卿有关 贾蔷是贾珍养大的侄儿,从小与贾蓉一起长大,关系最好.都是王熙凤跟前最亲近得力的"侄儿".贾元春晋升贤德妃要省亲,第一个得到工作机会又是最大肥缺的就是贾蔷.与后文辛苦求职的贾芸可谓云 ... 弟子规 | 怎样化解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 /有奖读书,请从公众号菜单进入/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和子女之外,兄弟姐妹之间的血缘关系是最近的.按理说,兄弟姐妹之间应该相处得非常和谐.可是事实上呢?很多的兄弟姐妹之间关系紧张.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 ... “兄弟不共财,姊妹少往来”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俗语"兄弟不共财,姊妹少往来",其实不是太难理解,它的字面意思是说:兄弟之间不能共享财富,姊妹之间还是少来往最好.原因是什么呢?知道的的人不会多.下面小编我就来给朋友们谈谈我的理解 ... 人生最可悲的就是连被人利用的价值都没有!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在镇江金山寺,他问当时的高僧:"长江中船只来来往往,这么繁华,一天到底要过多少条船啊?" 高僧回答:"只有两条船." 乾隆问:&quo ... 【原创】李淑霞:弟子规〈三〉出则弟①|古拉本的那些事儿(38) 原创作者:李淑霞 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 [古拉本的那些事儿(38)] <弟子规〈三〉出则弟①>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当哥哥的要爱护弟弟,做弟弟的要尊重哥哥,兄弟之间 ... 【乾訸书苑】弟子规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了无痕老师讲国学,喜欢这些内容的朋友,欢迎关注.留言.点赞.转发,谢谢! 想要富,重点在增量!但很多人都做不来!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28卷,汉纪二十 汉元帝初元五年(丁丑,公元前44年) [原文] 上用诸儒贡禹等之言,诏太官毋日杀,所具各减半:乘舆秣马,无乏正事而 ... 心理学:和亲戚走得太近,不是一件好事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在我们出生以后,我们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以及自己的亲兄弟.亲兄妹走得往往最近,和自己的堂兄弟,堂兄妹也走得很近,因为我们都是一个家族的,并且在自己困难的时候,他们总会伸出援 ... 《中国人的家训—弟子规》第16集:如何面对父母的批评?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 核心经句: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弟子规 ·入则孝> 内容文字: <论语>云:"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我们学习传 ... 秦东魁老师《精讲弟子规》16 秦东魁老师《精讲弟子规》16 信陵君敬老《弟子规》背后的故事16: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老头子”的故事 <弟子规>背后的故事(十六)--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原意]或吃.或坐.或走,都应该长者在前,幼者在后. [故事] "老头子 ... 焦爱民丨详说弟子规之十四: 谨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步行时要从从容容,站立时要端端正正.施礼作揖时,前身要弯下去,呈现深圆 ... 《弟子规》图文详解 全文注音 有声读诵 视频易解 梅语文教育/阅读/朗诵/写作 <弟子规>由清代李毓秀著,三字一句,合辙押韵,入孝出悌,符合礼教,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蒙学课本.人的幼年是其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启蒙教材作为这一阶 ... 楷书字帖《弟子规》 <楷书行书> 书法作品欣赏 微信号:shufaf 公众号:楷书行书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国学启蒙教育《弟子规》全文及解释!国学经典,受益匪浅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 ... 【传统文化】弟子规的前身“训蒙文” 点击绿色按钮⊙聆听 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著<训蒙文>,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 训蒙文和<三字经>类似, ... 古人究竟是怎么读书的?像《弟子规》这类书籍,很少有人会看 很多人小时候都不喜欢上学,认为学校只会限制自己的行动,一点都不好玩.殊不知,相比于古人,我们现代人的读书环境已经好太多了. 古代只有少部分人才能读书,因为,男孩子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很多父母会选择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