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与故友张佩纶

张之洞生于贵阳,长于安龙,祖籍则是直隶南皮,即今河北沧州南皮县。张之洞有个河北老乡,约小其一纪,祖籍丰润,今属唐山。此人即晚清名臣张佩纶。张佩纶有个大名鼎鼎的孙女,乃近代作家张爱玲。还有一个更出名的岳父,即晚清重臣李鸿章。与张之洞一样,张佩纶早年进士出身,同授翰林院编修。二人除以学问渊博著称外,还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清流”。所谓“清流”,指“勇于言事”的士大夫,好行“评议时政,弹劾大臣”之事。光绪初年,张之洞从四川学政卸职回京,因谊属同乡,志气相投,便与张佩纶声气相通,不畏权贵,屡屡上疏,指陈时弊,纵论天下。时有“争相弹击,清流横甚”之称。引领“清流”风潮之余,二人常结伴清游,品评名胜。又或约聚于京城琉璃厂,收购文献古玩,考证鉴赏字画,私交甚笃。

“清流”与“青牛”谐音,时人称之“青牛党”,二张均是先锋干将,因此有“牛角”之称。“青牛党”历来主张改革弊政、肃整纲纪,但最重要之主张,乃坚决抵抗列强侵略。因此在“俄占伊犁”“抗击法军”等问题上,二人历来强硬,反对妥协。光绪九年(1883),中法战争打响,张之洞从山西巡抚调任两广总督,防御边疆。而张佩纶也以京城一介言官,派往福建马尾指挥水师。尽管张之洞曾急派舰船两艘,驰援邻省这位老友,但马尾终究失陷,福建水师全军覆灭。张佩纶因战事失利,遭谪塞外张家口戍边,人生跌入低谷。而张之洞则因在两广抗法中,极尽其协调与军事能力,入参机要,砥柱中流,终成一代重臣。

《张之洞致张佩纶未刊信札》一书,收录一扎,云:“张家口熏肉,信是香美。感谢,感谢。但不免如审配所云,但恨少耳。一笑,之洞再拜。”所谓“熏肉”,类似我们贵州的腊肉。即将肉腌制后,吊于火塘高处,用烟火慢慢熏蒸。好的熏肉,通常肥不腻口,瘦不塞齿。贵州多以柏香树枝熏烤,故虽处南方,也有蚊蝇不爬、贮存时间长的特点。此函系张佩纶流放张家口期间,寄回一些熏肉特产给张之洞,张品尝后,回函夸曰:“信是香美”,就是张家口熏肉历来有名,味道确实不错。同时又引经据典“一笑”曰:“如审配所云,但恨少耳”,就是说肉虽好吃,但你老弟送少了。审配系三国时期袁绍爱将,坚守邺城,曹操数月后用计破城,因爱才不想杀之,便问,你的弩箭还很多啊,死不投降。审配忠于袁氏,宁死不屈,答曰:“唯恨少耳”,遂引颈就刃。张之洞博学,三国掌故信手拈来。值得注意的是,此时二人地位天壤之别,因此张之洞不经意借“唯恨熏肉少耳”之“一笑”,安抚释怀塞外张佩纶的窘苦状况。

张佩纶张家口戍边,三年后释还。晚清重臣李鸿章慕其才,亦念旧,便再次招其入府。得知其原配亡故,还将二女儿李菊藕嫁其为继室。时李鸿章为保护京畿重地,在威海、旅顺等地大力兴兵,组建北洋水师,张佩纶则以文书鼎力协从。翁婿齐心,其利断金。孰料,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海战,号称“远东第一军港”的旅顺顷刻间失陷,李鸿章耗时十余载辛苦营建的这个水师重镇,尽管船坞、炮台、军储等实力均为北洋之首,但不到四天,便蹊跷的土崩瓦解,被日军占领。甲午战败之耻,张佩纶尽管无直接责任,但也内疚自责。随即被弹劾干预公事,驱逐出京,郁郁终老金陵。

光绪三十年(1904),张佩纶死后不久,张之洞自题诗扎《封琐(锁)旅顺口》,借以怀念这位故去老友。诗云:“鲤艇长飃(飘)浩水滨,凛然百万兼州陈;佳谋得塞哀愚露,足试学科在苦辛。”落款曰:“乱凑无讲,可笑可笑”。十年后的旅顺,进攻方依然是日本,但守军早已换成俄国人。张之洞诗中为什么会有“可笑”之语,是因关于此次旅顺战事同样蹊跷。所谓“封锁旅顺口”,即指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用“沉船堵港”的办法,对旅顺港口进行封锁,将俄国太平洋舰队堵于港内,使其无法行动。港口外围海面布设水雷,远海则列阵“鲤艇(鱼雷舰)”九艘,游动打击。俄军则以牙还牙,同样布置大量水雷,对付日军联合舰队。“露”即露西亚帝国,这里指俄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马卡洛夫”,张之洞扎中注释其为“马加洛夫”。张之洞“笑”其“愚”,是这位号称露西亚帝国之花的海军提督,上任仅仅一月,便“出师未捷身先死”,随“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战列舰触雷,同沉阵亡。并且当时坊间风传,马卡洛夫死于俄军自己布置的水雷。

张之洞诗词晦涩,其想表达之大概,也许是面对强大的“太阳旗”,“北方的熊”也不过尔尔。也许是众列强在中国的领土肆意开战,疲弱的满清政府对此亦无能为力。故当年旅顺失陷,佩纶老弟受牵,亦不必过分自责,毕竟落后就要挨打,在“西学为用”的道路上,中国“足试学科”,道路艰辛且长。

张之洞两扎,在安龙县招堤纪念馆均有展出,朋友们有空可以去看看,亲临观之,或有不同见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