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朱全忠早期二把手胡真
在从宣武军节度使成为二十多个藩镇的老大并改朝换代称后梁皇帝,朱全忠经历了漫长的创业过程。他兼并的第一个藩镇是滑州义成军,这种情况下他任命的义成军节度使显然在他的势力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这位节度使在位四年,显然并非临时救火。
此人名叫胡真。早在朱全忠还叫朱温,还在给农民变军头领“大齐皇帝”黄巢当同州防御使时,他就是朱温的亲将了。由于曾助黄巢转战淮、浙,攻陷许州、洛阳及最终杀入长安,黄巢也视他为名将。
后来,朱温在齐军内部受到了不公待遇,再加上战局逆转,内外交困之下,胡真和另一亲将谢瞳劝说朱温投降朝廷,这才有朱温后来的创业之路。他俩也跟着朱温加入了唐朝。
胡真被表授为检校刑部尚书后,继续随朱全忠征战,在陈州、郑州之间击败黄巢,又击败投靠黄巢的奉国军节度使秦宗权;他又被任为忠顺都将,中和三年(883年)与其余六十九员将领协同收复长安。
光启二年(886年),秦宗权围攻河阳,胡真率先锋步军都头李重胤、踏白都副将王檀打败秦宗权,解河阳之围;又冒雪以奇兵袭取滑州,于是被署为义成军节度留后。这就是他成为朱全忠势力第一个节度使的缘由。当时他还带着两个大佬,朱珍和李唐宾。
其后,胡真去陕州开通贡路,遣王檀攻玉山寨,收降叛军首领石令殷。
大顺元年(890年),义成军改名宣义军,因为要避讳朱全忠的父亲朱诚,因为节度使换成了朱全忠本人。但朱全忠因正在征讨徐州感化军节度使时溥和自称淮南节度使的孙儒,他自己也被任为淮南节度使,认为自己同时领三个节度使,领地太大不便调兵戍守,就辞去宣义军节度使,请求仍然以胡真为节度使,获准。胡真又被表为检校右仆射。然而宣义军的税赋仍然由朱全忠做主,胡真形同附庸。朱全忠只实领一个军镇,看起来也不那么扎眼。
但是同年,胡真被征入朝,为右金吾卫大将军,宣义军还是由朱全忠兼领了。朱全忠也不用兼领三镇了,他把看得见却摸不着的淮南节度使给辞了。
乾宁年间,胡真被拜为宁远军节度使、容州刺史、检校太保。理论上,他应该去现在的广西北流上班,但当时广西太远,也已经乱了,他应该是没有去。
他的老战友谢瞳早就被朝廷召唤去了,他也只是追随老战友的脚步,名义上成为了朝廷的官员。
他死后获赠为太傅。鉴于史书在他的履历中没有强调后梁,很可能他就是在唐朝去世的。《旧五代史》为他列传时,也不出意料地将他列在了后梁诸将里。
然而朱全忠的故事里,他却通常是被忽略的,受关注的程度还不如他曾经领导过的王檀、朱珍、李唐宾——谁让他在成为理论上的二把手四年后被调走以后,就缺席了之后的一切呢?
IOS系统打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