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期/董邦耀作品《“形散神不散”——散文特质的观点应抛弃》

文 / 董邦耀

编辑/清慧

已获授权发布

“形散神不散”——散文特质的观点应抛弃

《散文技巧》,是一本由安徽师范大学李光连老师,历时创作六七年之久,讲解散文写作技巧理论的书,它以古今中外散文创作的丰富实例,阐述了散文概念的流变轨迹、散文的特质和散文的构思、风格等问题。并以大量篇幅指点散文作者如何具体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象征、插补、转折等诸种写作技巧,多角度多层次地体现散文的诗意美、意境美、咏物美、音乐美等。作者还特别对散文新技巧,如“心灵透视”、“模糊多蕴”等给予较为充分的论析。各章专列“弊端”一节,有针对性地分析散文习作中经常出某些毛病的原因,指出克服的方法。全书既有理论性,又有实用性和可读性。

读本书让入耳目一新:以与报告文学、杂文、传记并列的最狭义的散文——“散文小品”或“小品散文”为研究对象,要为他的“独立和自治”呼喊。在他看来,广义散文在其运动流变中产生分化是势不可免的,不是“自行解体”,而是“蜕变中巩固地盘”,求得“前进和繁荣”。因此,舍弃宽泛的散文概念,从小品散文的审美视角去总结创作经验,并且进行多方面的探讨。

尤其是他在总结和肯定了肖云儒可能借鉴于作家师佗,在1961年《人民日报》“笔谈散文”专栏,提出的散文忌“散”说,和王尔龄提出的的“散文要'散’”说的各有所偏,为救两文之失,提出的“形散神不散”的论断,在相当长的时间对理论工作者和散文创作界的影响,并且广泛地加以运用,似乎成为散文特质的高度提炼和概括,一直沿用到“文革”时期,甚至今天还能见到它的影响。

我觉得本书最让人钦佩的是他的认识和胆识:“形散神不散”——散文特质的观点应抛弃。

“形散神不散”观点几十年来得到普遍认可,固然与它本身的部分真实性有关,但它的影响迅速扩大,以致后来被扭曲运用,则与当时政治生活中的“神”化运动有关。“左”的政治思想制造了“左”的文学理论,在文学界设置了种种条条框框,诸如:强调文学的政治功能,忽视文学的艺术趣味;重视作品内容,忽视表现形式;强调主题的思想性,忽视表现的艺术性;强调文学风格的统一性,忽视艺术的个性化、独特性。作品的主题思想被强调到君临一切的地位,文学成为图解政策的工具。

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一些大学写作教材、中学教参的散文章节部分,用“形散神不散”来统括散文的基本特质,并从选材、章法、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加以阐释,分析范文时引经据典,讲得头头是道。但是仔细一看,不免失之偏颇。

首先,有些分析只挑适合“形散神不散”框框需要的少数作品进行分析,用语基本相似,角度稍加改变而已。正如田野所说的:“讲来讲去的,却总离不开那几篇早已被岁月把它磨成了茧的'范文’。”

其次,分析笼统,牵强附会。对某些不完全适合那个公式的散文,则硬往“神不散”上拉。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结尾:一大本《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鲁迅没有归到“神”上去,分析者感到大惑不解。对《藤野先生》起始几段,没有很快入题,“形散”而“神”不集中,觉着是个缺憾。因此,有些散文选进中学课本,总事先把它们放到“形散神不散”的熔炉里经过几番冶炼,掏去渣滓,使之纯而又纯,粹而又粹。有些公开发行的散文选本,编辑者也常打边去叶,令其符合“形散神不散”标准才排印。即使名家散文也不能幸免。如蒲松龄的《地震》最后一段,描写“一身未着寸缕”狼口夺子的妇女形象,就被有些选本删去。当年的蒲松龄头脑里没有“形散神不散”的先验理论作祟,因而,写起散文来,比今天有些作者要自由一些,随意一些。在写到地震发生后“男女裸聚”、忘其未衣”之时,意犹未尽,信笔写下一“未着寸缕”的妇女与狼争斗的事情。谁想到三百年后竟遭到斧削?

即此可见,用“形散神不散”无法统一散文写作全部实际,用“形散神不散”要求和指导散文创作,也会使多姿多彩的散文世界变得简单、贫乏。正如林非所指出的:写散文“为什么'神’只能'不散’呢?事实上一篇散文之中的'神’,既可以明确地表现出来,也可以意在不言之中,这有时甚至比直白地说出来,更能强烈地震荡读者的心弦。为什么'形’只能'散’呢?形式上十分整齐的近似诗的散文,为什么就不能写呢?事实上这种佳篇是很多的。”(《散文创作的昨日和明日》)散文是贴近生话的艺术,而生活是错综多变的,因而反映它的散文形式应多种多样;散文是抒写心灵的艺术,而人的心灵世界无比深邃,变化莫测,因而抒写心灵的艺术形式,应多维、多态,多层次。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反射出生动新鲜的外宇宙和美妙无穷的内宇宙。特别是今天,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内心世界空前活跃,呈现出异常开放的灿烂情景,这样,“神不散”的写法与现代生活之间。显示出它的不协调性;“神不散”的主题明确、紧凑集中的散文,与现代人的欣赏心理、审美趣味,有些不相适应。关于这一点,吴欢章在《'神’辩》一文中讲得非常清楚:“现在人们阅读散文,一般已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而喜欢主动地发现,在艺术欣赏中越来越多地加人了探索和思辨的成分。这样,'神’的多义性,主题的不确定性,更能适合读者主动参与艺术创造的审美要求。现代读者的思维能力强化了,思维空间开阔了,思维方式多样了,审美要求提高了,这就要求散文创作也应拓展思维空间,改变思维方式,其中之一便是要建立'神’的开放式结构,这样才能充分尊重读者对象的主体性,在调动读者共同参与艺术创造的过程中拓宽散文的艺术境界,并在读者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审美关照中更好地发挥散文的艺术功能。”

既然“形散神不散”不是散文特质的概括,那么,对散文的特质应作何理解呢?

读完此书,对李光连老师大胆提出的散文特质,我的理解是,潇洒自如;取材广泛自由;手法灵活。开合自如,曲折尽意;流利婉转,活泼灵动。取材基本真实,实录的传承;基本真实;充许虚构。最后是显著的个性特征;表达主观,最为直接;表现自我,袒露自我;率直真诚,辞绝虚伪。

李光连老师这本书,对推动当代的散文创作更有指导意义。

热衷于散文理论研究和散文创作者,不妨找来一读。

附1、作者介绍:

董邦耀,笔名骊山、高言,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散文学会、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文学创作研究会顾问、陕西省交通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迄今发表小说、散文、通讯、报告文学约300余万字;其散文、报告文学、新闻、评论、征文等作品获奖百余次;出版有报告文学集(合作)《长安飞虹》、个人文集《浅海掬浪》上下卷、散文报告文学集《大道撷英》、报告文学集《大道星光》、散文集《浪花如雪》,曾主编出版报告文学集《龙脉天路》、《情铸生命线》等,2006年入选《陕西文化名人大辞典》。

附2、诵读者简介:

梁轩诚(曾用名梁剑,陕西三原县人。知名策划人、资深媒体人,西京学院至诚书院客座教授,陕西石岗书院院长。

90年代初,进入陕西主流媒体工作,曾任电台广告部主任助理、编辑部副主任、策划部主任,深度参与策划FM988陕西文艺广播、FM931西安音乐广播、华商报运营管理,独立策划运作多个大型活动。90年代后期,进入房地产策划领域,曾出任紫薇地产第一任企划中心负责人,参与多个大型地产项目、商业品牌策划运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