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如何扛过“35岁定律”?

全文共计3481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想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今年35岁。科研没有什么进展,还怀着二胎待产。打字时间稍久,就开始肩膀酸痛。

前一阵去澳洲的大学参加了一个主题大概是“女性科研人员发展之路”的workshop,才让我稍微感觉好一点。发言者基本都是“科研妈妈”,有的因为家庭和生儿育女中断了科研很久。

比如一个和我相谈甚欢的副教授,她因为生孩子被迫7年都没有工作。虽然只有一个孩子,但女儿年少时体弱多病,幼儿园不收,国外的老人也没有看孩子的传统。直到女儿上了小学,体质逐渐强壮,她才重回科研界。

澳洲相对来说对女性科研者还算比较友好,有很多相关的funding只提供给女性,也没有年龄限制。

澳洲国立大学里有四个幼儿园,小baby从2个星期就能送过去(但真心不建议这么小就把孩子送走,一个个趴在垫子上和小猫咪似的,太可怜了!) ,很多人上班跑过去喂奶。

实验楼里还有专门的育婴房,里面放着一些玩具,女老师中午可以把孩子接出来,在里面喂个奶,加热下午饭,下午接着工作。

不过“35岁定律”在很多国家都很常见,也不是人人都有幸能申请到相关的基金,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职业“千老”呢?

PS:职业老千就是一期又一期的做博士后,主要集中在我们生化环材领域,工业界难以谋得合适职位,但学术界职位又太少,一直在转行中纠结。

昨天大半夜,我开始和我同学们讨论这个问题。大家都同岁,国内外都有,有在大学当老师的,也有进入工业界,还有转行的。

为什么科研界也会出现这个“35岁失业定律”?

例如国内大学要求青年教师35岁以下;都说国外科技发达,可我们也很难在工业界找到对口的工作,比如化工类大公司的研发人员全球也就招那么几个。

原因很多,众说纷纭,就我目前所在的行业来说,更像是“产业升级失败”的结果。

如果产业总是徘徊在中低端的水平,做的大部分工作都在重复,和在实验室里发论文的“前沿水平“脱钩,那我们的确不需要那么多“高级工程师”和“首席科学家”。

很多科研人员都想在一个行业“深耕”,和这个行业一起演化,共同走过一段共荣的生命周期。

想象一下90年代的制造业,那我们的理想状态肯定是在我35岁之后,事业走向一个黄金时期,并且能和行业的黄金时期重合。

带着兴趣和热情,通过深耕踩准节奏,既实现了抱负和理想,也能拿到丰厚的行业红利。

但难题就是,我们越从事高精尖的研究,适合我们的成熟产业就越少。

有的行业死在半路上;

有的技术需要大量的资金,中小型企业难以维持;

有的压根儿只存在于你申请funding的proposal中。

所以大学和研究所这类成熟的机构成了大家的首选。

但有能力的精明人,虽然人在大学,却也一直和企业保持良好的联系,随时了解行业实际的需求和现状,搞科研毕竟是实验室里的东西。

举个例子:搞烟气的净化,实验室研究首先考虑净化效率等等的,而实际企业要考虑经济性啊,场地占用啊,可操作性等等。

如果一直抱着发论文的思路,那想跳到企业拿高薪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我们国家的制度也有好处,比如上面提到的90年代的制造业。这些制造业很多形成了如今的国企,虽然技术落后,管理方式陈旧,但人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晋升失败的工程师怎么办?那就找个闲置养着。斗争失败的行政人员也可以退居二线。因为家庭原因而丧失部分“劳动能力”的女性也能继续在原单位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正是这些我们年轻人看不上眼的国企,给了“失败者”生存的空间。

所以即使在国外,大家认清楚自己的水平后,在相关国企或者政府部门混日子的也很多。

比如我在澳大利亚的堪培拉,这里的居民将尽90%都是公务员(哈哈,是不是很多人不知道堪培拉才是澳大利亚的首都)。其中博士一抓一大把,但每天都在发邮件中度过。

可与之对应的高科技企业,的确技术先进,理念新潮,薪水丰厚,但假如你不幸沦为“升级的失败者”,只能转行走人。

年前和我老公的同事们还有一些商业合作伙伴吃饭,他们大部分的背景都是理工科的硕博,如今的年纪都在40岁以上。

他们聊天的内容我不太懂,但发现很多人带着名表,开着豪车,年纪基本都是50岁以上

按理说,一个脑力劳动者最能输出的年龄在45-55岁左右。

这也是一个人最能赚钱的时刻。这些人基本都熬过来“35岁大关”,开始了“越老越值钱”的职场晋升之路。

年薪普遍都比做技术的时候翻了3-6倍,有个别凤毛麟角的会赚到10倍以上。

仔细听听,发现这类人除了行业基础起点高(例如学历都是硕士以上,名校毕业),各种“元技能”也都非常扎实。

这里推荐大家有时间去读一本书,名字叫做《巨人的工具》。这本书里有一个观点:

越是基础技能,

其重要性就越高,书中称之为元技能。

原因很简单,

就像字母组成单词一样,

这些元技能也是学习其他上层技能的基础。

例如数学计算,逻辑思维,信息检索;

又或者语言沟通,人情世故,演讲表达;

还可能是专注力管理,精力管理,体能管理。

(你看世界500强的CEO有几个是胖子?)

到了一定阶段,这些人可能不会在本专业里面深耕或者已经到了瓶颈。但这类“元技能”的不断提升就变得很有意义了。

按照欧美企业的说法就是从Expert开始往Consultant上发展。

上图是Nature发布2018年全球科研人员薪酬及现状调查报告。

假如博士毕业工作2-3年后,起薪应该从倒数三四行看起。此时工业界的平均年薪开始是学术界的2-3倍。随着职位升高,工业界占据的优势更明显。

举个简单例子,虽然大家都是理工背景,但他们都巨能侃,对着一个不起眼的项目说的好像就是下一个的诺贝尔奖,可这就是语言的沟通能力啊。

还有就是交友广泛,比如自己以前本科硕士博士的同学、师兄弟,和自己的导师以及同学院的教授关系都很好(问问你自己,除了自己的导师,你和同系的其他老师可曾有过什么交流?)。

有专业技能为基础,又有高情商做加持,想不赚钱都难。

如果你自信有能力,有抱负,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元技能”,而不是仅仅硕博研究的几个课题,这样才能在未来的职场中更有竞争力,转行也会有更多的选择。

上次我写了篇→从Matlab被禁,看国内科研现状

后台很多人说我不爱国,跪舔西方,甚至还有科研人员指责我“隔岸观火”。

那借着这个题目,我来说说我国对于科研人员的优势之处。

我依然要说我国很多产业的高科技升级还停留在中低档水平,的确让很多科研人员难以找到匹配的工作。薪水也不高,和多年的求学投入不成正比。

但它恰恰包容了各式各样的人,比如在高校你可以从教职岗转到实验岗或行政岗。

升级不成功的,斗争失败的,不聪明的,有能力的,愿意继续投入精力的,有年长的也有在哺乳期的……每个人,不同的能力,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活法。

生活不就是多种多样的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