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篇  红山文化玉器的玉皮

X


关于玉器的沁色,难就难在沁色和玉皮的区别。可以这样认为,沁色和玉皮,都是玉的表面物质,是玉的本身材质在特定的温度、湿度和含氧量的情况下,通过物理和化学的综合作用,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的产物。其区别仅仅在于,沁色是玉料成器以后发生反应的产物,而玉皮是玉料没有经过人为的加工,在自然形态下发生反应的产物。沁色和玉皮都是天然生成的,也都可能经过人为的盘磨而发生变化。
br> 玉皮和沁色,有两点明显的不同。一是颜色不同,二是厚度不同。
古代玉器长期埋于地下,由于受地压、温度、湿度以及各种物质的作用而发生的表面颜色的变化,被称为沁色。黄色沁称土沁,白色为水沁,绿色为铜沁,紫红色为血沁,黑色为水银沁。而对于玉皮来说,它一般只是黄色或者黄褐色,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凭这个简单的方法来区别沁和玉皮。
玉皮往往浮于玉料的表面,厚度较薄,当然也有特殊的情况。而沁色有的浮于玉料表面,更多的是深入玉料的肌理,在强光下,可以看到沁色在玉料内部的分布状态。天然沁色或者浮在表面,或者渗入玉内。一般来说,玉的瑕疵绺璺处比玉的其他部位受沁严重,往往深入玉的肌理,而玉的其他部位,沁色往往浮于表面。
关于玉皮和沁色的问题,我们之所以要详细的讨论,是因为学者们有截然不同的观点。周南泉先生认为,凡是留有玉皮的红山文化玉器一概都是仿品。他说:“依本人经验,凡红山文化玉器留有玉皮原沁色者,几乎都可断定为伪品。因为,如上所述,红山文化玉工们制作玉器时,是不留皮色的。”而李欧先生和周南泉先生的结论完全相反,李欧认为:“先前人们认为巧妙地利用材料色彩来琢磨俏色玉器始于殷商,妇好墓曾同时出十了几件巧作玉器。红山文化玉器巧妙地利用材料色彩琢磨的巧作玉器,也是屡有发现。玉鸟(鸡)神是红山文化先民独具匠心地利用了条纹玛瑙的俏色,精心琢磨出了鸟(鸡)神红红的小嘴。这不仅仅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玉鸟(鸡)神更显得与众不同,还特别在于先民们不但在不影响美观的后面琢磨了佩带的象鼻穿孔,还在它的身下磨了一个小平面,让它能够傲然挺立,来接受人们的注目礼拜,真是让人拍案惊奇,引人思考。一个大大肚子的俏色玉器红嘴玉鸟(鸡)神告诉我们的是什么信息呢?人们为什么不仅佩戴它,并且还要注视它?在此时什么人能有这样的闲情逸致来欣赏它呢?”他的文章第四部分的标题就是“红山文化玉鸟(鸡)神作为代表作品证明,红山文化中早期先民已经巧妙利用材料色彩琢磨俏色玉器。”
上述两个意见是完全对立的。
我们不知道周南泉先生是如何断定红山文化的先民们“制作玉器时,是不留皮色的”。我们同意李欧先生的意见,红山文化时期,玉器的创作者们已经懂得利用玉料自身的颜色来制作精美的玉器了。李欧先生举了具体的例子,我们在已经介绍的众多红山文化玉器中,都可以发现留有玉皮的情况,黄色的玉皮,也是比较漂亮的颜色,古人们怎么会不利用它呢?要知道,石之美者即为玉,有颜色的石头当然是美丽的玉了。(选自陈逸民、陈莺《红山玉器图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