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房故事 | 在手机面前,我们终于平等了?

图文无关。本文图片选自网易号“老酒环游世界”。可惜“大哥大”时代我对摄影毫不熟悉,用照片时只好“借”了。

我1992年来深圳之前从来没有见过“大哥大”。那年我正编一个经济版,需要去采访一位老总。这老总年龄长我许多,个不高而富态,肤不白而有光,语速缓慢,举止沉稳,无老板之狂态,有领导之威严。他先将一块砖头似的东西砰然立于桌上,然后从容落座。他满脸是笑,但那笑不是装出来的,倒是像非常想笑而又偏偏憋住不笑。我很好奇地盯着桌上的那块“砖头”,心想那一定是传说中的“大哥大”了。那是我初识“大哥大”,只见它傲然矗立于众人眼前,俨然一黑衣保镖;主人尚未开口,这气势已然呼之欲出,威压四座。逢铃声一响,必声震屋瓦,现场气氛骤然为之一紧,饭桌顿时变成战壕。老总说,我要干的是大事,嗯,大事;我要搞的是集团,嗯,集团;我不赚小钱,嗯,小钱我看不上。我耳听他话语娓娓,眼睛却不时瞄那“大哥大”一眼。老总说,嗨,这玩意儿,没什么大用,关键还是大脑。我只好拼命点头。他的脑子也真大,志向真大,他说他的开发区那才叫大,想看全貌得乘坐直升飞机才行。彼时我尚未坐过飞机,所以面露困惑之色,眼睛却又不由自主地转向“大哥大”。老总笑了,说给你玩玩儿,你用它打个电话。我接到手中,眼盯按号盘,茫然不知打给谁。

很多年后,又见到这位老总。他老了,但气宇轩昂依旧。我知道他终究是什么大事也没干成,生意却亏空很大,后一直赋闲在家。“你现在不用手机?”我说,“我还记得你当年的'大哥大’”。他哈哈一笑,似乎憋了这么多年,终于可以笑出声来了。“现在谁没有手机?”他说,“嗯,都有了。都有的东西我不会用的。”闻听此言,我忙用手把我的手机盖住,觉得很不好意思。老总又说:“说起'大哥大’,记得……嗯,记得你曾经和一位帅哥老总很熟。他那'大哥大’,弄得动静够大。”

我知道他说的是谁。帅哥很年轻,在深圳做灯饰行业,人称“灯饰王子”。生意做得红火,总店门面大气又明亮,确实当得起“亚洲第一”的名头。若是开业典礼或周年大庆,那就更不得了,京城高官、本地政要、歌星影星、商界大佬等等都是要出面捧场的。后来不知何故,资金链断裂,官司惹上身,轰轰烈烈的事业一下子就跨了,人也失踪了。因他是内陆闯深圳的成功者,符合我所编版面的要求,所以和他多有来往,混得很熟。1994年4月20日,上午下午忘了,他打电话来,语气激动万分。“我干了一件大事,”他说,“这可是件大新闻。把事搞大了。我都不知道这事做得对不对。”

我忙问什么事:“天安门城楼上的灯笼让你给换了?”

“错。我拍了一个'大哥大’号码。妈的,有个人一直和我争,竞价39次,总算到手了。”

“什么号码?多少钱?”

“号码好记,反正差不多都是8 。钱嘛,不算多,65万。”

“65万!你说你花65万买了一个'大哥大’号码?”

“这算什么,很值的,等着瞧吧。”

好吧。等着瞧。无聊的时候,我就拨一下那个号码,但是没有一次拨通过。有次见面,我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他拍那个号码不是为了打电话用的,为的只是让更多的人知道是谁拿到了那个号码。“这叫品牌营销,你不懂了吧。”他笑得像个孩子。

那真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大哥大”时代。现在的孩子很少有机会见到“大哥大”了,岂不知,它称得上是手机的“父辈”,是当年风云人物才可以手提的玩物。行色匆匆的人们于是迅速分成两种人:少数有“大哥大”的,和多数没有“大哥大”的。你还常常可以看到听到妙趣横生的“大哥大谎言”。比如,一西装革履的汉子,明明走在深圳的人行道上,却边走边对着“大哥大”喊:“我在北京呢,有什么事回来再说。”

也许那老总是对的:如今不用手机的人才是有身份的人。想至此,不免横生一番感慨。当初,电话不仅仅是电话,还代表权力与地位。后来,“大哥大”也不仅仅是“大哥大”,还是身份与财富。再后来,到如今,还有几个人没有手机呢?手机是通话工具,是游戏平台,是电脑,是互联网,是书报杂志,是荧屏银幕,是地图,是隐私,是破案指南,是偷窥窗口,是摄影机摄像机录音机……它似乎什么都是,唯独不再是权势的象征。手机,终于让我们平等了一回。那老总一定看不惯这些吧,所以才懒得和我们一起用手机。

选自杨照、马家辉、胡洪侠《三生三世》,北京三联版。

【此文是七、八年前写的。现在想来,“在手机面前人人平等”这种想法未免可笑。人人手机在手,“数字鸿沟”依然存在,“数字围城”赫然矗立,哪有“平等”这回事。反而是《动物庄园》中的平等观现在更加深入人心:所有的动物都是平等的,但是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

(0)

相关推荐

  • 贵出新高度!揭秘中国首位手机用户:在1987年花了近三万人民币天价费用

    一说起手机,作为现在人们生活中最亲密的"小伙伴",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外出旅行,手机都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东西,国人都非常的喜爱玩手机,毕竟现在的智能手机功能太过于强悍,导航.支付.收 ...

  • 市井故事 | 真够意思

    阿东在夜总会当保安,这天,他不小心把新买的手机弄丢了. 阿东心疼坏了,赶紧拨过去,还好手机没关机,响了几声就接通了.阿东说:"朋友,咱聊聊,我的手机怎么会在你那里?" 对方声音憨憨 ...

  • 徐峰:中国用手机第一人,花6000块入网,挑选的6位靓号让人意外

    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它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使得人们之间的联络变得更加方便. 很多人只要有手机.有网络,似乎就能够断绝和外界的往来,从而沉迷于自己的小世界里面.不得不承认科技就是一把 ...

  • 徐峰是我国第一个拥有手机,并且第一个打电话的人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生意人就对"8"这个数字非常迷恋,如果一个手机号是"8888"的串号,那么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这个号码就音同"发发发发" ...

  • 纸上生香——我的大事

    有些事因为你的一点疏忽而发生,慢慢就变成大事,叫你忘不了. 记得那一次,我从同学金炜乐家坐公交回家.手机在我手上握着,路程有点远,终于禁不住心中的诱惑,我玩起了手机. 时间没有声息地过去了! 我和妈妈 ...

  • 夜书房故事 | 奥威尔书店今天没开门

    2019年摄自伦敦BBC总部.夜书房图片 前些日子听说有人吵着要让中国人推迟退休年龄,也不知吵出结果没有.现在很多事情都吵不出结果,说着说着话题就烂尾了.如果延迟退休的事也烂了尾,那么,再过三年,我就 ...

  • 夜书房故事 | 胡洪侠:马家辉的“小说季”又来了

    <鸳鸯六七四>,马家辉著,花城出版社2020年9月版 收到家辉寄来的<鸳鸯六七四>好多天了,今天也还在读,只是还没读完.天天忙一些七荤八素,常常顾不上"六七四&quo ...

  • 夜书房故事 | 在深圳东门一带捕捉书店的影子

    深圳东门.当年深圳的东门新华书店和博雅书廊就在附近.夜书房照片 "双节"长假,因故不能出远门,于是选了市内一些地方转转,比如笔架山公园.蛇口"海上世界".国贸大 ...

  • 夜书房故事|生活中仅仅有书是不够的,还要有书吧

    深圳百花二路上的经典场景--整面透明玻璃墙占据街角,贯通内外.內是新书台.咖啡座,外是流动的人群,飞奔的都市.现在格局已变.物质生活图片 我们都曾是"物质病"患者 1 --那,今晚 ...

  • 夜书房故事 |

    姜威序跋墨迹 原本是想写那场旧梦的.说旧,也真够旧的,三十多年前就开始做了.然而此梦颇怪异:并非一夜做完就了事,却是三十年间一做再做,简直是常做常新,成了一种"类型".多年前我在网 ...

  • 夜书房故事 | 只有跟着电影,我们才能逃出那么黑的夜

    曾经多么熟悉的画面.网络图片 四十多年前,华北农村的夜,在我记忆中更像是夜.夜色真的如墨一般,安稳,凝重,粘稠.夜的降临亦如墨倾水中,无声无息就弥漫开来.那是真正的笼罩,无边无际的笼罩,没有缝隙,没有 ...

  • 夜书房故事 | 这辈子填的第一张表,你还记得吗?

    1976年9月15日,我填了这张表. 填表与考试,是我平生最厌烦诸事中的两大桩.其他事情,不乐意做,戒了也就算了,偏偏这两件事,想戒都戒不了.填表尤其如此.不知道世界上怎么会有人那么喜欢制作表格,又那 ...

  • 夜书房故事 | 当年那些穿红色喇叭裤的人啊,现在你们在哪里?

    网络中流传的红色喇叭裤一族图片. 是短裆,是低腰:腰部很紧,臀部很紧,大腿部分也很紧:然而一过膝盖,裤管立刻变得潇洒起来,宽阔起来,像终于冲出峡谷的小溪:顺流而下到地面时,裤口已尽情地宽,尽情地圆,争 ...

  • 夜书房故事 | 像韦力这样的一个藏书家

    韦力在天一阁.那里正是他最崇敬的一个所在.图片/网络 [今天在电脑里东翻西找,忽然发现2013年写韦力的一篇文字.那年韦力外出寻访,出了意外,我去医院看了看他,心里颇有感慨,故有此文.七年过去,眼见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