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字角度如何理解生命

要想了解生命的含义,须先搞清楚何为生。

要想搞清楚生的含义,须从两个地方寻找依据。

经典和文字。

经典中如何说生的?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德经】第四十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诗,草

这是经典中生的内涵。

即:

第一:无中生有。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二:由少变多,由弱变强,由小到大。

第三:上天有好生之德。生命力是顽强的。

下面我们将试着从文字角度分析生的含义。

分析之前,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想一想。

一颗小草是怎么生长的?

然后带着问题看下面的甲骨文解读。

种子(横线表示地面,下同,一粒种子落到了地里)

有一天,一阵风吹过,从远方带来了这颗种子,而且是蕴含生命能量的种子。(无中生有)

屯(这棵种子生根发芽了,甲骨文如图,即屯)

时机成熟,这颗种子生根发芽,能量得以抒发,顶着来自土地的压力,这颗种子茁壮成长,顽强钻出地面。这个字是屯的本意。

屮,两个屮就是草

这颗种子长出地面,不需要多余的阳光和雨露,也不需要别人的悉心照顾,它有能力展示自己的生命,它就是一颗默默无闻的小草。这个字就是屮。两个屮放在一起就是草的原意。

生,甲骨文中,有的有那一点。强调茎的生长。

这棵 小草继续长高长大,为了强调这棵草的生长,于是就在甲骨文屮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点,这个手法叫做指事。这个字就是生的象形。

如果是草本,他就不可能长得更高,因为他没有像树那样发达的根系,所以,这个字是木的象形,一眼望去,就能发现树的特征:直立向上的树干,发达的根系和硕大的树冠。我们的先民就是这样有智慧。他们能够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也就是我们的先民,尤其是那些创造文字的人,和别人看到了同样的事物,但是普通人没有这样的智慧,普通人只看到了事物的表象,并且相信了表象,而且执着于表象,而能够创造文字的人们无疑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所以,文字之祖仓颉有四只眼睛,并且重瞳,这得多厉害啊。

未,或者花

既然是木本植物,尤其是种子植物,大都会开花结果,不过不同的树木,开花结果时间不一定,有的几年后挂果,有的当年挂果,但是挂果前都会长出很多树枝,这个就是未的本意。注意,未不是否定词,它只是表明现在还没有的意思,用英语Not yet表示比较合适。也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开花结果的。

果,如果上面再加一只手,就是采

植物开花,就是为的结果,很显然,这个字就是果的象形。

金文,生生不息(赵老师书写)

生居中。

生之前,还没有成形,无形。

生之后,会有果实,有形。

开花结果后,果实被动物或者自然带到了另一个地方,然后被埋在地下,又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这就是植物的生命周期。

人的生命亦是同理。

通过上面这一组甲骨文和植物的成长历程,就可以理解生的含义了。

第一: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二: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少变多。

第三:生命力的顽强。

首先需要积蓄生命的能量,然后等待时机,天时地利人和,生命破壳而出,顶住压力,顽强生长,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一个过程。

人的生命亦是如此。

简帛书,生生不息(简帛书)

生命,就是当人出生后,就有了命,然后每个人都按自己的命运生存。

一直到寿终正寝,当然有的人因为各种机缘不能善终。

既然有了生命,就要好好地爱护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生命,

以至于长寿,并且无疾而终。这就是生命的一部分意义。

似乎,还有的问题没有说清楚。

比如: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无疾而终?更深的目的是什么?

就是为了死吗?或者为了死的更好看?

每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每天都在经历来自家庭,社会,环境的考验,

经受住了各种压力的人,生命就越来越坚强,

经验就越来越丰富。

然后,等待他的是什么?

就是为了吃喝?

为了功名利禄?

为了身外之物?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领袖题词)

当仔细考虑死亡的时候,我想每个人的答案肯定不是这个。

可是,平时的时候,所做所想好像就是为了这些啊。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的。

如果平时不以幸存者的名义活着,

肯定不知道哪天就game over了。这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我们有所准备呢?要打一个有准备的仗,

要做到知己知彼,知生知死,

这样,活着才像活着的样子。

如果不面对死而讨论生,

那是说不明白的。

生命的含义搞不清楚,

肯定就会生病,就会生气。

生命这个概念搞清楚了,

我想,人就会更明白一点。

明白人是不会随便生命和生气的。

您说呢。


相关链接

看似简单的问题——健康

再说我命由我不由天

为何说我命在我不在天?

2020年甲骨文台历一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