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和恐怖交融的艺术片,《阴风阵阵》散发出令人沉醉的美
影片《阴风阵阵》故事发生在1977年的柏林,冷战冬日里不可近人的冰冷建筑,德国之秋中暴动四起的破旧街头,还有高呼进步的女性呼声,1977年的柏林,德国,世界为阵阵阴风铺垫了牢固的地基。虽然它并非似现实主义影片那样侧重社会与历史,但作为一部恐怖艺术片,背景能如此有现实意义实在难得!这种低饱和度色调的摄影,这种柔和哀愁的配乐,完全狠狠地超越原版,把文艺和恐怖交融并诞生出令人沉醉的美!
原创声明:本文由得心电影编辑得心原创,感谢分享,文章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究!
在合适的时间,看一部合适的电影,你会收获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凉,若是常驻,得心愿奉上一篇最真实精彩的影评陪你走完这一场!
《阴风阵阵》是一部隐喻颇多的女权主义影片,片中阴郁的天气、城市、街道等多处指向时代背景,对时代的还原,对冷战、思想、艺术的独立结构与讽刺。蒂尔达·斯文顿更是一饰三角,扮演布兰科夫人、医生及玛寇斯,更突出了女性身份的核心作用。要知道玛寇斯是假冒的叹息女神,而苏茜才是正主,也注定了一场清洗活动的开始。
《阴风阵阵》有着恐怖的外衣,但没有一惊一乍的吓唬观众,装神弄鬼倒是有一些,可好像又不是怎么恐怖,反而看得令人觉得挺浪漫,在故事之中没有过多的解释什么,只是渐渐的接近了一个事实而已,有一种美感,或许这种美是来自于恐惧与恐怖,但仍旧很迷人。我愿意称其为文艺恐怖片,唯美与血腥并存,独树一帜,如题所示,看完只觉得,阴风阵阵。
很多人都说看第一遍给人的感觉正如它的片名,一股阴风向你迎面吹来,画面的质感、贯穿影片的阴沉的配乐,再加上影片中看上去就有令人不适感的舞蹈,让你在整个观影过程中都后背发凉,直到最后那场大爆发的血祭仪式,那种感官刺激非常强烈。喜欢这部改编的新版多过于旧版。论怪力乱神,可称年度第一。镜头、配乐和氛围营造出来的不是恐怖,而是惊悚。正因为全片阴风阵阵,结尾的阳光反而更加森冷。
也有人认为,本片最大的缺点是剧本有点零散,两段背景故事(纳粹集中营和汉莎航空劫机事件)画蛇添足,想法一大堆却输出能力差,恨不得把自己联系起来的种种理论都塞进文本,最后搞得又臭又长、隔靴搔痒,而且,支撑叙事的是一条侧线,使得舞蹈学校里的事既没有悬念,也难引起观众的兴趣。这年头有蒂尔达的地方就有艺术,但她在片中除了追加艺术范儿,这个角色到底有什么用呢?
其实,本片是一个巨大的享受美学的声学的艺术,配合金枝食用关于女巫的历史,关于女性的历史,所有欧洲黑森林的异教徒,穿红舞鞋的少女舞舞舞,德英法三种语言轮换的特异感,80年代柏林的冷峻和暴力,死亡与重生,爱与永恒。营造的氛围阴森感和玄幻配乐,的确是打造了无可挑剔的恐怖美学,尤其是最后接近四十分钟确实令人目瞪口呆,尤其是光线和色彩的运用以及弥漫全片的诡异气氛。
一开始全片的冷色调非常低调,镜头感冷峻严肃,而剧情上循序推进,惊悚氛围和恐怖效果随之不断加强,直到第五幕达到高潮,布景又变成了骇人的大红血腥。中间不断的加料女巫的宗教史,在我看来,这种无形的恐怖节奏推进配合邪教的宗教学意味,真是令人毛骨悚然,极具恐怖感。阴风阵阵在对大型场面和艺术风格的追求上有着不俗的品控能力,在猎奇与血腥程度上比其他恐怖片也要更胜一筹。
画面配乐镜头演技氛围营造是非常接近噩梦的体验,而且是醒不来的梦魇那种。或许近几年的恐怖电影不再是单纯的以视听来营造感官的恐怖,更多的是探讨人性、宗教等来给予心灵上的震颤,这类电影更沉闷压抑,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不再是单纯的表达撕杀、血腥的快,感。这是一场高级审美的视听盛宴,这种高级氛围的营造使得排练那场突如其来的重口让人尤为揪心。
很久没看到过这么精美的恐怖片了,虽然不是很懂剧情下想表达的内涵是什么,但是也算粗浅的看懂了剧情,这是一种可怕的审美,也是一种可怕的恐怖表达,在审美和血腥来回切换中调动的观众的情绪,电影美术的冲击和音乐的烘托起着不可替代的点睛作用,几场噩梦的设计也是让人着迷,原始之欲的巢穴,哺育一切美妙之恶。恶魔在鲜血中降临,美也在黑暗中诞生,也许这就是文艺与恐怖结合让人沉醉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