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191)儒家的风轻扬

读通鉴(191)儒家的风轻扬

解读:用扫地僧来形容郭泰是对郭泰一种不敬,郭泰就是那种天子呼来不上船的儒家高人,他周游四方,讲学传道。范滂说他诸侯不得友,天子不得臣,其实是想表达说这个郭泰是汉朝的孔孟。

有点像武侠里的风轻扬那种。

延熹六年癸卯,公元163年

春,二月,戊午,司徒种暠薨。

三月,戊戌,赦天下。

以卫尉颍川许栩为司徒。

夏,四月,辛亥,康陵东署火。

五月,鲜卑寇辽东属国。

秋,七月,甲申,平陵园寝火。

桂阳贼李研等人入寇郡界,武陵蛮再次反叛。太守陈奉讨平。宦官一向厌恶冯绲,八月,冯绲坐实军还盗贼再次叛发,免职。

冬,十月,丙辰,皇上校猎广成,于是幸临函谷关、上林苑。光禄勋陈蕃上疏劝谏说:"安平之时,游畋宜有节,况且如今有三空之厄灾!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加之兵戎未曾停息,四方离散,是陛下焦心毁颜,坐以待旦之时,岂宜扬旗曜武,骋心舆马之观!又前秋多雨,农民开始种麦,如今失其劝种之时,而令给驱禽除路之役,非贤圣恤民之意也。"书奏,皇帝不采纳。

十一月,司空刘宠免职。十二月,以卫尉周景为司空。周景,周荣之孙。这时宦官方炽,周景与太尉杨秉上书言:"内外吏职,多非其人。旧典,中臣子弟,不得居位秉势;而今枝叶宾客,布列职署,或年少庸人,典据守宰;上下忿患,四方愁毒。可遵用旧章,退贪残,塞灾谤。请下司隶校尉、中二千石、城门、五营校尉、北军中候,各实核所部;应当斥罢,自以状言三府,兼察有遗漏,续上。"皇帝听从。于是秉条奏牧、守、青州刺史羊亮等五十余人,或死或免,天下莫不肃然。

注:东汉的政治都是世家专有,宦官的势力起来后,一些平民起家的入宫做宦官成为一条新的上升路径,到了恒帝时,这时宦官的亲朋任职的大多缺少政治素质,也没有好的教化条件,于是政治就特别黑暗混乱。而这是作为门伐之外的势力,和门伐、士伐本身就形同水火,恒帝想靠士伐制衡门伐,又靠宦官势力制衡士伐。

士伐就是读书集团,他们以师徒体制结成牢固的团体。恒帝想要宦官这个第三方势力制衡士伐和门伐,怕他们相互勾结,所以这次士伐打击宦官势力,恒帝也会支持。

下诏征皇甫规为度辽将军。当初,张奂坐实为梁冀故吏,免官禁锢,所有的旧交,没有一个敢为他说话的;唯皇甫规荐举,前后七次上书,于是拜张英为武威太守。等皇甫规为度辽将军,到营数月,上书推荐张奂,"才略兼优,宜正元帅,以从众望。若犹谓愚臣宜充举事者,愿乞冗官,任命张奂的副职。"朝廷听从。以张奂代皇甫规为度辽将军,以皇甫规为驻匈奴大使,中郎将。

西州吏民守在皇宫前为前护羌校尉段颎讼冤。人数很多,正好滇那等诸种羌益炽,凉州几乎合都陷落,于是再次恢复任命段颎为护羌校尉。

尚书朱穆痛疾宦官恣意蛮横,上疏说:"按汉旧制,中常侍参选士人,建武以后,才全部用宦者。自延平(殇帝在位)以来,越来越贵盛,假貂珰之饰,处常伯之任,天朝政事,一更其手。权倾海内,宠贵无极,子弟亲戚,并荷荣任。放滥骄溢,莫能禁御,穷破天下,空竭小民。愚臣以为可全部罢省,遵复往初,更选海内清淳之士明达国体,以补其处,即兆庶黎萌,蒙被圣化矣!"皇帝不采纳。

后朱穆借着进见的机会,再次口陈谏议:"臣听闻汉家旧典,置侍中、中常侍各一人,省尚书事;黄门侍郎一人,传发书奏;皆用姓族(门伐望族)。自和熹太后以女主称制,不接公卿,才以阉人为常侍,小黄门通命两宫。自此以来,权倾人主,穷困天下,宜皆罢遣,博选耆儒宿德,与参政事。"皇帝大怒,不回应。

朱穆伏地不肯起,左右传"出!"良久,才趋而去。自此中官数因事称诏诋毁朱穆。朱穆一向刚直,不得意,居无几,愤懑发疽卒。

注:恒帝为何对朱穆的劝谏发怒?

第一,恒帝本身就深受门伐世家的制约,对这些世家世代占着国家重要的机枢部门非常痛恨。

第二,恒帝首先要的是自己人,不是能干的,朱穆说那种儒者,难以让恒帝放心,因为这些人说不定来个霍光式的,想要换皇帝就换掉了,恒帝对此戒心深重,所以也不可能让士伐任中常侍。

第三,宦官虽然有些吃相难看,但恒帝自认为自己可控可驾驭,弄起来容易,因为这些人如果不靠皇帝,士伐和门伐会将他们撕碎。

我们自己开公司创业,管理公司也常是这样,公司时原元老一旦成一个势力,他们就是公司最大隐患,比底层提拔的秘书,公司更愿意把重要的事件让这些新人来处理。

延熹七年甲辰,公元164年

春,二月,丙戌,邟乡忠侯黄琼薨。将葬,四方远近名士前来吊丧的达六七千人。

当初,黄琼在家教授学问。徐稚师从他咨访大义,等黄琼显贵,徐稚绝不再交往。至这时,徐稚前往吊丧,进酹(用酒洒地),哀哭而去,人莫知他是谁。诸名士推问丧宰,丧宰说:"先时有一书生来,衣粗薄而哭之哀,不记姓字。"

众人说:"必是徐孺子。"于是选能言者陈留人茅容轻骑追去,一直到于涂。茅容专门沽酒买肉,请徐稚一起饮食。茅容问国家之事,徐稚不答。改问稼穑之事,徐稚才答他。茅容还,以徐稚说的话告诉诸人,有人说:"孔子云:'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然则孺子其失人乎?"

太原郭泰说:"不然。孺子之为人,清洁高廉,饥不可得食,寒不可得衣,而为季伟饮酒食肉,此为已知季伟之贤的缘故。之所以不答国事,是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

注:愚不可及是个成语,出自于《论语》,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

孔子说了一个叫宁武子的人,国家政治清明,他就出来做官,发挥他的智慧,建功立业,国家政治黑暗,他就假装愚蠢,不干事。他的智慧,别人赶得上,他的愚蠢(故作)别赶不上。孔子的原意并不说这个人特别愚蠢,而是说这个人能憋住聪明,故作愚蠢!这是性的一个弱点,大家都好为人师,有什么见解,就争着要表达,如果聪明智慧,生怕别人不知道,如果有才艺,则要四处招摇表演,当个流量网红。满腹经纶,能憋住,不表达,别人问也不说,才能被叫愚不可及。

郭泰博学,善谈论。初游洛阳,当时洛阳人都不认识,陈留人符融一见嗟异,将他介绍给河南尹李膺。李膺与郭泰相见,说:"吾见士子太多,未有如郭林宗这样的。其聪识通朗,高雅密博,如今之华夏,鲜见和他相同境界的。"于是与郭泰为朋友,郭泰也一时名震京师。后来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李膺唯与郭泰同舟而济,众宾在岸边目送,以为神仙。

郭泰性明知人,好激励训练读书人(像成功学激励大师),周游郡国。茅容当年四十余岁,耕于野外,与等辈避雨树下,众皆夷踞相对,茅容独危坐愈恭;郭泰见而奇异,因此上前请去他家借宿。第二天,茅容杀鸡为馔,郭泰认为是为自己准备的;茅容分一半给自己母亲吃,余半存起来,自己再做好草蔬与客同饭。

郭泰说:"卿贤哉远超常人!郭林宗犹减三牲之具以供宾旅,而卿如此,您就我的友。"起来,对茅容作揖,劝令从学,卒为盛德。

注:郭泰指导了第一个成功案例。郭泰为什么认为茅容厉害?

这个茅容明明杀了鸡,却给自己母亲吃,给郭泰这人客人吃的是蔬菜,郭泰却说叹息说自己做不到,自己会把好的给宾旅。这就是一个儒家道,亲人和朋友,哪个更重要?当问这个问题,大多数认为家人重要,但是做起事情来呢,又都是朋友为先,比如,你好不容易出差回来,想回家和家人吃个饭,这个时候有个朋友打电话,就会把你给约走。人往往在一些莫名其妙的朋友身上花费的时间,搞工作吗,有时候不去其实也不会影响工作,但是盲目的应酬,往往就我们就做不到茅容这样,把鸡给母亲吃,不给客人吃,心里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正大光明地做,不用解释。郭泰认为自己不如茅容,这样的人不做假,靠谱。

巨鹿孟敏,客居太原,荷甑(一种陶罐)堕地,不顾而去。郭泰见而问其意,孟敏对答说:"甑已破了,看了有何益!"郭泰认为孟敏有决断,与孟敏交流,知其德性,借机劝令游学,于是知名当世。

陈留申屠蟠,家贫,佣为漆工;鄢陵庾乘,少年时在县廷当保安;郭泰见而奇,其后皆为名士。其余或出于屠沽、卒伍,因郭泰激励成名者太多了。

陈国童子魏昭请求于郭泰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愿在左右,供给洒扫。"

郭泰同意。郭泰曾身体不佳,命魏昭作粥,粥成,进给郭泰,郭泰呵斥说:"为长者作粥,不加意敬,使不可食!"以杯掷地。魏昭改进重新煮粥进奉,郭泰复呵斥。如此者三,魏昭姿容无变。郭泰才说:"我一开始见子之面,而今以后,知卿心!"遂友而善待之。

陈留左原,为郡学生,犯法见斥,郭泰遇诸路,为设酒肴以宽慰他。谓说:"当年颜涿聚本是梁甫之巨盗,段干木是晋国之大市侩,卒为齐之忠臣,魏之名贤;蘧瑗、颜回尚不能无过,况其余人吗!慎勿恚恨,责躬而已!"左原纳其言而去。

有人讥郭泰不绝恶人,郭泰说:"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出自论语)

左原后来还是怀忿结客,欲报复诸生,其日,郭泰在学校里,左原愧于负前言,因此罢去。后来事露,众人都谢服郭泰。

有人问范滂说:"郭林宗何如人?"

范滂说:"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

郭泰曾被推举为有道之士,他不肯接受,同郡宋冲一向服其德,以为自汉元以来,未见其匹,曾劝他就仕。郭泰说:"吾夜观乾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吾将优游卒岁而已。"然犹周旋京师,诲诱不息。

徐稚写信告戒郭泰说:"大木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

郭泰感寤说:"谨拜斯言,以为师表。"

济阴黄允,以俊才知名,郭泰见而对他说:"卿高才绝人,足成伟器,年过四十,声名著矣。然至于此际,当深自匡持,不然,将失之矣!"后司徒袁隗欲为侄女求姻,见黄允,叹息:"得婿如是,足矣。"黄允听闻而黜遣其妻。黄允妻请大会宗亲作别,借机于众中攘袂数黄允隐慝十五事而离去,黄允因此身败名裂。

最初,黄允与汉中晋文经都恃其才智,曜名远近,征辟不就。却托言疗病到京师,不通宾客,公卿大夫遗门生旦暮问疾,郎吏杂坐其门,犹不得见;三公所辟召者,则以询访,随所臧否,以为与夺。

符融谓李膺说:"二子行业无闻,以豪桀自置,遂使公卿问疾,王臣坐门,符融恐其小道破义,空誉违实,特宜观察。"李膺觉得是这样。

二人自是名论渐衰,宾徒稍省,旬日之间,惭愧叹息逃去,后并以罪废弃。

陈留仇香,至行纯嘿,乡党无知者。年四十,为蒲亭长。民有陈元,独与母居,其母到仇香处告陈元不孝。仇香惊起说:"我近日过陈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达吧。母守寡养孤,苦身投老,奈何以一旦之忿,弃历年之勤!而且母养人遗孤,不能成济,若死者有知,百岁之后,当何以见亡者!"陈元母亲涕泣而起,仇香于是亲到陈元家,为他陈说人伦孝行,譬以祸福之言,陈元感悟,从此成为孝子。

考城令河内人王奂署仇香为主簿,对他说:"听闻在蒲亭,陈元不罚而化之,是不是少了鹰鹯搏击之勇气?"

仇香说:"我以为鹰击不若鸾凤和鸣,故不为。"

王奂说:"枳棘之林非鸾凤所集,百里非大贤之路。"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郭泰、符融拿名贴求见仇香,并留宿。第二早上,郭泰起床,下床拜仇香说:"君,郭泰之师,非郭泰之友也。"仇香学毕归乡里,虽在宴居,必正衣服,妻子事之若严君;妻子有过,免冠自责,妻子庭谢思过,仇香重新戴上帽子,妻子才敢进屋,终不见其喜怒声色之异。不应征辟,卒于家。

解读:郭泰是想要知行合一,像孟子那样影响世人。范滂说他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这个评价很高。有点像盛名时的孟子,他像介子堆一样隐居,却又不会幽闭于世间,忘记自己照成父母的责任,帮助朋友的任务。也像柳下惠,贞操严正,却又能和大家打成一片。

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这需要具备极大的勇气。当初姜太公入齐召一个不臣天子、不友诸侯的华士,三召不来就给杀了。这之后历代帝王就有争议,有的认为要杀,有的认为可以容留这些人,而士子本身呢,就要对自己选择的道路有一个判断,你能像孟子那样,去哪个国家,各国的王和相都要用各种礼节接待你一下,也不敢逼你为臣。或者就像华士那样被诸侯一刀给杀了。

郭泰这个人虽然不臣天子,但是他本质上是有自己的道。郭泰引发了一个风气,大家串联游学,交友,这让后来的灵帝不能忍,引发灭士之祸的一个因素。

(0)

相关推荐

  • 赵姬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不是嫪毐和吕不韦,而是他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吕不韦 秦庄襄王在位的第三年(公元前247年)病逝,年仅十三岁的嬴政继承王位,当时以吕不韦为国相,封邑十万户,受封文信侯,尊称为"仲父". 吕不韦独 ...

  • 【漫话五千年】第207话:管仲的青茅之谋,今年祭天不收费,收礼只收青茅草

    根据召陵之盟的相关条款,楚成王必须每年向周天子进贡青茅. 所谓青茅,其实,就是茅草. 一开始,周惠王很满意,楚国终于向我进贡了,你甭管人家进贡的是不是茅草,关键是要看他的态度. 您别说,楚国产的茅草, ...

  • 古代不同等级的人死的称谓都有哪些

    我国古代的丧葬礼仪,一开始便具有等级制.宗法制和功利主义色彩,这是儒家创导的礼治教化的需要,通过礼治教化来建立和维护整个社会的人伦政治体系. 不仅在棺椁.衣食.品物等丧葬礼仪上如此,就是在一个人生命结 ...

  • 刘运好:再论曹操

    曹操(155-220年)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这已经是史学界的共识.对于曹操的研究能否真正摆脱纯粹的理性批判,悉心梳理历史和<曹操集>所留下的史料,回归历史语境中,以历史描述 ...

  • 以德化人君子风——《论语》悟读【191】

    相交若水人品雅,以德化人君子风. <论语>第八篇第十章: [原文]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译文] 孔子说:"好勇逞强又厌恶物 ...

  • 读通鉴(115)儒家的粉丝叶公好龙

    读通鉴(115)儒家的粉丝叶公好龙 解读: 朝中的儒生很多,大多只是儒家的粉丝,有点像小米的粉丝一个样.金错刀老师曾经对小米的粉丝做过好剖析,认为小米的粉丝有三个共同的特点: 第一个是贪,所以小米会用 ...

  •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读通鉴(251)没有同一利益就没有同一认知 嘉平二年庚午,公元250年 夏,五月,以征西将军郭淮为车骑将军. 当初,会稽人潘夫人有宠于吴主,生少子孙亮,吴主有偏爱.全公主既与太子孙和有矛盾,想要预先自 ...

  •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读通鉴(250)高平陵之变 嘉平元年己巳,公元249年 春,正月,甲午,皇帝谒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与弟弟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散骑常侍曹彦皆跟从前往.太傅司马懿以皇太后令,闭诸城门,勒兵据武库,授兵 ...

  • 读通鉴(252)曹操以力胜而得天下,司马懿以治胜而得民心

    读通鉴(252)曹操以力胜而得天下,司马懿以治胜而得民心 嘉平三年辛未,公元251年 春,正月,王基.州泰攻击吴兵,皆攻破,降者数千口. 三月,任命尚书令司马孚为司空. 夏,四月,甲申,任命王昶为征南 ...

  • 读通鉴(249)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读通鉴(249)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正始七年丙寅,公元246年 春,二月,吴国车骑将军朱然进击柤中,杀略数千人而去. 幽州刺史毌丘俭因为高句骊王位宫数次侵叛,督诸军征讨:位宫败走,毌丘俭于是屠丸都,斩 ...

  • 读通鉴(253)三个国家的权臣性价比

    读通鉴(253)三个国家的权臣比对 嘉平五年癸酉,公元253年 春,正月,朔,蜀汉大将军费祎与诸将大会于汉寿,郭修在坐:费祎欢饮沉醉,郭修起身而刺杀费祎,刺杀成功.(这个人准备刺杀刘禅的.) 费祎生性 ...

  • 读通鉴(248)博弈的平衡点

    读通鉴(248)末大必折,尾大难掉 魏国宗室曹冏上书说:"古代的王者,必建同姓以明亲亲,必树异姓以明贤贤.亲亲之道专用,则其政治败坏得也微弱:贤贤之道偏任,则其敝也劫夺.先圣知道其中道理,故 ...

  • 读通鉴(254)曹魏被落井下石

    读通鉴(254)曹魏为何没有忘身捐躯以扶纲常的重臣? 感悟:天下所有做大事的人,实际上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最初所得靠什么?之后维持凭什么?得天下不以道,守天下不以仁,用人才不以礼,这是曹魏这个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