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金课”建设的价值与维度
从“双高计划”的本质看,只有通过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打造“金课”,才可能推动落实人才培养目标与高职“双高计划”的发展战略。
一、“双高计划”中“金课”建设的价值诉求
(一)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回归课程育人的本质功能
“双高计划”的出台本质就是高职教育通过自身高水平、高质量内涵建设对外在社会诉求的有力回应。通过建设和实施具有一定挑战性、深度和难度的“金课”,教会学生思考,内化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回归课程育人的本质功能。具体而言,“金课”的价值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整合现有课程资源,深挖课程核心内容,显现课程深度。二是重点关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注重在现有课程体系中融入经济、社会以及技术发展的前沿知识,适度增加整体课程的难度。三是设置具有挑战性的课程项目和社会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积累课堂教学中无法获得的素养和能力。
(二)推动专业群建设,是打造“金课”的直接动力
“双高计划”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进入新时期,其中,高质量发展是核心追求,深化改革是主要担当,协同推进是必要生态。高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高质量课程体系予以支撑;深化高职改革离不开课程改革的推动;课程融合是高职院校多主体协同发展,构建良好高职教育与课程发展生态的必然追求。所以,无论是推动专业群建设还是高职院校的特色发展,课程建设既是核心也是基础。从当前来看,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在诸多方面难以形成支撑专业群建设的重要基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与专业群建设相脱离。二是课程模式与专业群建设未能形成较好的融合。三是课程转化的能力有限,资源相对匮乏。
(三)打响高职院校品牌,需要“金课”予以支撑
随着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为世界提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模式的高职教育,打响高职院校的品牌效应,在“一带一路”等倡议中发挥牵引作用,需要“金课”予以支撑。
二、高等职业院校“金课”建设的基本维度
(一)基础维度:突出学生学习的发生
高职院校“金课”建设的基础目的是保证学生“在学习”,即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能对自己的学习负责。“金课”首先要从高职院校的通识性和专业基础知识入手,以选修加必修的方式开设此类课程,厚积学生人文底蕴,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
(二)发展维度:保证学生学习效果
从发展维度来看,“金课”要适合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人才培养要适合产业发展需求,创造能够“真学习”的课程生态环境,要有具体的方式支撑“真学习”的发生。“双高计划”背景下“金课”建设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强化实践课程。首先,加大产教融合政策实施的力度。其次,实践类课程研发要依托于技术发展的实际并作适当的预测。最后,高职实践课程应注重学生自我的反思。
(三)过程维度:学生走向深度学习
学生“深学习”意味着学生动脑去思考,动手去创造,用心去感知,即能对所学知识进行加工、判断、鉴赏、质疑、建构、创新等。“金课”在传承国家意志与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时均要以满足学生的深度学习为前提。课程应在保持一定难度的基准上体现出差异化,为每一个学生的“深学习”制订个性化的课程内容体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思考中深度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需要在课程的转化过程中协调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形成师生共同体,使之能够让学生在解释和理解、质疑和批判、推理和论证中进行学习,这才能满足“深学习”的要求。
三、高等职业院校“金课”建设的变革向度
(一)“金课”课程理念的变革向度
高职“金课”建设需要历经从思路想法到行动的落实,从概要到系统化的过程,这其中不可或缺的是相应理念的支撑。具体来看,“金课”建设包括整体性的意蕴、情境化的场景、深层次的内涵、自主性学习和意义化的底蕴五个方面的内容。所谓整体性的意蕴,是指“金课”建设要考虑学生已有知识或技能,还要预测未来哪些知识或技能有益于学生思维等素养的发展,其中既包括隐性知识,也包括显性知识。同时,整体性还意味着课程要打破边界,联系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适当整合基础性和实践性课程。情境化的场景,是指“金课”需要为学生体验知识与技能创设真实的生产环境,表现为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生动化、活泼化、背景化、问题化和思维化,带动学生入情入境,使学生由内而外地产生情感共鸣。深层次的内涵在于“金课”不是将所有的知识与技能原封不动地呈现给学生,而是在于深化课程内容,精选课程案例,聚焦核心知识与技能,指向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引领学生走向深度学习。自主性学习应本着对学生学习潜能的信任以及学生独立学习的尊重,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开展对自我学习的反思,从学生这一主体强化课程运作,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而意义化的底蕴,体现在引导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品格、养成素养,从而不断充盈自己的内心世界,提升自己的生命意义,其作用是保证学生能够有意义的学习和缄默知识有形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应体现出整体性的意蕴、情境化的场景、深层次的内涵、自主性的学习和意义化的底蕴,在提高学生整体素养和技能的基础上,彰显国家意志与利益相关者的诉求。
(二)“金课”课程目标的变革向度
“金课”课程目标应向着丰富性、差异性、特色化和发展性等方面变革。其一,课程目标的丰富性。专业群建设应是课程之间的有机整合,相应地,课程目标也要体现出丰富性,释放课程活力。概言之,就是要兼顾学生的多重需要,关注其个性化成长,从以往的就业导向目标转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其二,课程目标的差异性。差异性是在标准范围内的合理波动,原因有二:一方面,学生群体的经历、经验、知识储备并不统一;另一方面,“金课”是有深度、难度和挑战性的课程。所以,应在最低标准之上,构建合理的具有梯度的课程目标,满足所有人对技术技能和知识的需求。其三,课程目标的特色化。“金课”建设需要结合地缘政治和历史因素,即区域发展要求和传统文化,减少各高职院校课程目标的同质性,为建设区域特色的“双高”院校做足准备。其四,课程目标的发展性。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未来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如果课程目标仅停留在适应当下,那么技术与创新就难以发生,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扰。所以,课程目标要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三)“金课”课程内容的变革向度
“金课”课程内容应体现出实用性、灵活性、前沿性、挑战性等特点。第一,“金课”课程内容以实用性为基础。突出课程内容的实用价值,确保学生所学是在未来工作中一定会用到的,这是学生获得工作机会的前提。所以,课程内容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先决条件,帮助学生积累经验,从而在工作中更能得心应手。第二,“金课”课程内容应极具灵活性。所谓灵活性是基于人的个性化发展而提出来的,高职学生群体年龄、工作经历、知识水平等异于以往,课程内容不能一概而论。所以,针对学生的素养,应量身定制和灵活组织课程内容。第三,“金课”课程内容要关注行业的前沿领域。课程内容应包含前沿知识或技能,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将其融入到课程内容当中,同时教师应以研究性、探索性的方式与学生共同商讨,帮助学生联结已有经验与前沿性知识和技能。第四,“金课”课程内容应富有挑战性。一方面,课程内容选择应符合“最近发展区”原则,使学生既能完成任务又可以获得相应的满足感,养成积极乐观、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另一方面,要分阶段设置一些高难度的复杂性问题或启发式任务,鼓励学生进行资源整合和分享,引导学生合作完成或探究完成。除此之外,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编排还有赖于教师对正式课程理解与呈现,所以,教师在组织课程内容时要体现出实用性、灵活性、前沿性和挑战性的特点,以提高知觉课程的水平,推动“金课”的顺利实施。
(四)“金课”课程实施的变革向度
“金课”的课程实施应体现融合性、开放性、创造性、全局性和有效性等特征。一是“金课”课程实施需要融合性。所谓融合性是指人员融合,教师、企业工程师、行业研究人员等共同指导课程教学;资源融合,实验室、工厂与教室融合;课程任务融合,学校授课内容与工厂面临的实际问题相融合。二是“金课”课程实施需要开放性。高职课程实施需要开放的场域,走出传统课程,共建共享共用课程教学平台,使高职人才培养与培训更好地结合,打破课程实施单一的局限,以开放的意识推动“金课”交互、协同发展。三是“金课”课程实施需要创造性。所谓创造性,就是指改变现有的课程实施格局,创造性地提出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探索教育技术的更新迭代,形成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观,积极探索课程新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四是“金课”课程实施需要全局性。课程实施是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不应只关注课中教学实施而忽视课前和课后的重要性,应从全局出发加以思考,促使学生对所学有所思、有所想。五是“金课”课程实施需要有效性。课程实施一定要对学生有所启发,能够使其思维、技能发生转变。总之,要保证课程实施的融合性、开放性、创造性、全局性和有效性,提高“金课”的质量,帮助学生有效积累经验。
(五)“金课”课程评价的变革向度
在“双高计划”背景下,“金课”课程评价要体现出以下四个特点。其一,“金课”课程评价应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原则。高质量的“金课”建设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素养与能力,学生是课程评价的主体。以课程评价作为重要依据,从中发现问题,使学生对自己负责,及时改正因主观失误而犯下的错误。其二,“金课”要组成由多元主体参与并制定细致化评价标准。课程评价主体包括校内的教师、教研组和校外的行业专家、课程专家等,专家团队撰写详细的评价报告,全面细致地分析学生的现有问题及优势,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其三,“金课”课程评价方式呈现多样性。课程评价包括校内课程评价、企业实习实训评价、互联网检测评价等,利用便利条件,融入人工智能,丰富课程评价的内涵,形成全方面的质量评价体系。其四,“金课”课程评价要具有发展性。发展学生的素养,注重学生的培养质量,需要通过课程评价对学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督促学生不断向前发展,锻炼其思维逻辑和价值判断能力,培养学生批判性、创新性、跨界整合性等素养。课程评价不是为了规约学生,也不是过度关注结果,而是督促学生更好地发展。(节选自《职业技术教育》2020年第32期)
关注公众号看专业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