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圣地雷公山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坠,赖以拄其间。”这是毛泽东同志在1934年到1935年转战湘贵山区时作的一首《十六字令》。从词中可以看到伟人那大无畏的英雄气慨。
在贵州与湖南交界的黔东南大地上,连绵千里的就是苗岭山脉,而敢称“离天三尺三”的莫过于苗岭主峰雷公山。雷公山地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台江县、剑河县、榕江县四县之间。地形高耸,山势脉络清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主山脊自东北向西南呈“S”形状延伸,主峰海拔2178.8米,主脊带山峰一般大于1800米,两侧山岭海拔一般小于1500米。由于河流强烈切割,地形高差一般在1000米以上。位于雷公山东侧的小丹江谷地海拔650米,是雷公山区最低的地带。
由于山体庞大,高差明显,山上山下的气候条件差异显著。山麓年平均气温在14-16度,山腰则在11.7度左右,到了山顶,年均气温只有9.2度。虽然这一区域内的地带性植被都是中亚热带东部偏湿性常绿阔叶林,但植被垂直分带极为明显。海拔1350米以下是常绿阔叶林,当然还有许多杉木、马尾松组成的次生或人工针叶林。1350-1850米多为多脉水青冈、水青冈、亮叶水青冈等组成的高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1850-2100米为山顶苔藓矮林,而在2100米以上的山顶地带主要为杜鹃箭竹灌丛。
从山下到山上,即使是同一物种,也有一个多月的物候差。有时候山下阳光普照,山上却阴雨绵绵。而有时候山下大雨滂沱,山上却朗朗晴天。在山下根本就没法预测山上的天气,即使是上到了山顶,也说不清是晴是雨,因为那雾气可能随时将山顶罩住,那流动的白雾可能就裹挟着豆大的雨滴。那山风阵阵地吹过,推动着雾气在山脊上滚动,有可能在下一分钟就将雾气彻底吹散,让你能一览无遗整个山峦。真正让人体会到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同时又想起了“瞬息万变”、“气象万千”的成语。
(郭晓涛摄)
虽然六月都已经快结束,山顶上的杜鹃花都已经开过了,但还是有许多的花草开得正艳,或是干脆还处于花苞状态,像是还没有做好开花的准备。倒是那花楸、红荚蒾、天南星早已经结了果,甚至有些果子已经成熟。它们要赶这山顶短暂的生长期完成自己繁衍后代的使命,却正好给橙翅噪鹛、猕猴等补充了食源。
雷公山之所以叫“雷公山”,据说与苗族的祖先“蚩尤”有关。当地的苗族人坚信他们的祖先就是传说中的“蚩尤大帝”。炎帝和黄帝与蚩尤大战,战败的蚩尤被杀死分尸,他们的族人带着他的头颅偷偷地逃亡到了雷公山,并将蚩尤的头颅安葬在雷公山上。因为蚩尤被封为“战神”,也被称为“雷神”或“雷公”,那雷公“居住”的地方当然就叫雷公山了。
在苗族古歌里记载了这一段悲壮的历史,他们认定他们的祖先蚩尤还会复活,会带领他们重新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去到天堂。所以在雷公山脚下还有一个村寨叫“陶瑶”,而这“陶瑶”在苗语中正是“等待蚩尤大帝回来”的意思。今天那些德高望重的苗族酋长们去世以后,送葬的芦笙队还有转山的习惯,那转山的终点当然就是这个叫“陶瑶”的村寨。每年当过“苗年节”的时候,世界各地的苗族代表们都会到雷山来“朝圣”,因为在他们的心里相信这里是安放他们祖先灵魂的地方。
农耕文化是苗族人的典型文化特征,最早的水稻种植就是在苗族先民中得以推广传承。即使到了“苗岭”这样的山区,失去了平坝子种植水稻的条件,苗族先民们还是在山坡上开出了层层梯田,并充分利用山间水利系统和“稻鱼鸭”系统,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这样的农耕文化一直传到今天,那些保持着原生风貌的苗族村寨依然将村寨、森林与稻田有机地镶嵌在一起,构建出一片美好的田园风光。在栽秧的时节,将那些细小的鱼苗放进稻田里,等待收割稻子的时候,这些鱼苗已经长到半把斤,可以在庆祝丰收的同时捞出来食用,于是有了“苗王鱼”这种特别的美食。
农田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一切的动力就是苗族对生态的认知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于是,在今天的雷公山区依然保存着2590多种高等植物和2300多种动物,人与自然在这里达成了和谐共处。因为他们坚信,百年之后人的灵魂也要回到自然中去。人不能违背自然和过分扩张,只有在尊重自然的情况下才不至于被自然排斥。
威威的雷公山宠溺在那里生活的苗族人,而苗族群众同样守护着他们心中的圣地。他们用他们的热情迎接着远方来的客人,当然也从远方来的客人那里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在酒足饭饱后或听一段山歌情歌,或跳一段舞蹈,羡慕着苗家人那恬静的生活。
苗家人守护着雷公山,而雷公山保佑着苗家人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