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食用菌替李斯特菌背锅

不久前,有报道美国发生李斯特菌感染致病的事件,据调查病原来自韩国出口到美国的一款金针菇产品,一时间金针菇成了背锅侠。
其实,不是所有的李斯特菌都有致病性,这种能够导致人类疾病的叫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仅在美国,李斯特菌致病病例每年大约有5000例之多。中国的李斯特菌污染致病事件也不少,但相对于14亿人口基数,算是比较少的了,所以平常大家不太了解也不怎么听说这个病菌的问题。
李斯特菌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所以发生致病事件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地域性规律。而李斯特菌的讨厌之处,还在于它的蔓延繁殖条件特别宽松,在4-42℃范围都能增殖,而且耐酸耐碱耐盐,在自然界的存活能力也非常强。
李斯特菌中镖的事情,基本上与食品保存过程的污染有关,几乎所有大类的食品都可能被李斯特菌污染而致病,并非食用菌独有。这个背锅和黑木耳有点类似,所谓黑木耳有毒的说法,基本上是泡发不当所致,并非只有黑木耳泡发才会导致中毒。随随便便百度一下,就有许多不同的食品类别被污染导致李斯特菌的中毒事件。
搞笑的是,这个事件发生并被报道后,就慢慢有人来问我,还有什么菇类会感染李斯特菌?弄得我哭笑不得。李斯特菌中毒事件,和食用菌产品没有必然关系,出现在什么食物上面纯属偶然。
之所以产生这个背锅问题,大概是中国人最不爱动脑筋的一种表现,只要有某种食品出现问题,人们不是追究问题的途径和那看不见的病原,却老是盯着发生问题的那类食物。就像识别蘑菇喜欢用生长基质来判断种类一样,太过主观化的直线感官思维,甚至传统医学还把象形物直接推断有药效。
简单比方说吧,如果这种推断正确,伟哥的市场将被杏鲍菇彻底取代,胡萝卜也将成为主流食品。
李斯特菌污染食物的途径没有太多规律,但只有在经过较长时间保存的食物上面,才容易出现致病。因为自然界分布的李斯特菌达不到致病的基数,只有在营养丰富的食物上面才可能快速增殖,从而达到致病的数量级。所以即使是冰箱保存(通常4-8℃),都不能预防其发生。如果不加包装,食物在冰箱很容易表面失水,这个要影响食用效果,所以很多人买了东西喜欢保留着包装保存,那是要增加风险的。
食物加工食用前的清洗,对于防止李斯特菌中毒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那是可以降低病菌基数(所有致病菌同理)的,而清洗后保存的生鲜食品,加工前最好要再次漂洗。
预防李斯特菌中毒的最重要一点,是尽量吃新鲜烹制的食物,如果必须吃保存过的食物(最多的是卤食),则必须彻底翻热透,在煮沸的前提下,细菌性病害基本上可以排除,李斯特菌也不例外。
另一个预防李斯特菌中毒的办法,是谨慎食用凉拌菜,特别是生拌(沙拉),做生拌菜的原料一定要新鲜,并且用果蔬消毒剂浸泡过。
中国传统生活概念有一点非常切合预防细菌污染食物,那就是忌讳生冷食品。李斯特菌中毒事件,在欧美比中国要严重,一大原因就是欧美人喜欢吃沙拉,同时很多食品不做全熟。虽然日本人也喜欢生食,但因为日本人做事特别仔细,清洗关一定非常好,而且特讲究新鲜,所以日本李斯特菌中毒事件发生也比欧美要少。
在中国,不太需要担心菇品污染李斯特菌,因为中国人没有吃生蘑菇的习惯,家庭消费主要做汤,凉拌都会先焯水(比如木耳凉拌),在酒店等做配菜也不太有生食的菜谱。
韩国人也比较冤,据说此事发生后,许多其他品牌的韩国出口的金针菇也惨遭下架,商店这种做法显然纠枉过正。
一个纯属偶然的事情,如果没有科学解释,很容易被媒体渲染成为带有某些关联性的结论,引发社会性偏见(这种偏见是短命的,但很讨厌)。这种事情哭笑不得,过去,甚至只要发生野生菌中毒事件,连栽培菇品都要跌销量。
这个问题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其基础是文化和观念,一些社会媒体的专业精神欠缺(报道前不采访专业人士而自己胡诌,或者采访一些不专业的“专业人士”)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涉菌媒体,对此应该高度重视,不要简简单单转发社会媒体的文章,而应该在自身专业上发挥优势,尽量修补社会媒体的错误带来的不良影响,别让食用菌为那些不相关的食品安全事件背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