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信吗:11岁的小孩真的能白话妙解《道德经》?现在我真的信了

7岁少年異稟奇质,被推荐给皇帝做伴读

刚做《道德经》文章时,发现民国神童妙解《道德经》的文本,不以为然,我怀疑一个11岁的小孩,不可能有那么高的悟性和文字水平,如同王安石所写《伤仲永》中的仲永,多半是大人们的操作,因此不屑一顾,翻看几章就放弃了,今天再次邂逅《江夏张白话道德经》,查阅他的简历,环环相扣,层层把关,资料详实,如果不是“異稟奇质”,谁敢冒“欺君之罪”,为宣统皇帝溥仪推荐伴读?于是我信了。

江希张《道德经白话注释》

也许成年人容易受限于前人的解读,挣脱不了前人的窠臼,而小孩子若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略懂经典大概,就会神思妙想,获得某种突破,这大概得益于小孩子更纯粹,没有大人们的套路和心思。

江希张(1907~2004),字慕渠,山东历城人。 11岁前就已出版了4部解读经典的著作,其中就有《道德经白话解》,被康有为誉为“民国第一神童”,并破例收为门徒,成为一代宗师徐悲鸿的师弟。后学成回国,成为新中国科学家。正是由于他在科技界的卓越成就,曾经轰动一时的'神童'传奇,却被人们渐渐淡忘了(后面有他的更多资料)。

江希张《新竹论语白话解说》

下面,就来看看民国神童江希张11岁时,是如何解读《道德经》第1章的。重点在“演说”部分,那是神童“妙解”的淋漓发挥。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章解】

凡可能言说出来的道,都不是常住不坏的道。

凡可能标记出来的名,都不是常住不坏的名。

无名可名的,是天地所从生的起头。

有名可名的,是万物所从生的娘亲。

所以合道为一体,常常真空。

无意念以观那道的神妙,常常妙有;有意念以观那道的徼眼。

这真空和妙有两样,皆出于不可道的道,却是两样名称,两样皆可谓之深远莫测。

深远又极深远,是一切神妙所出的门户呢!

上述“字解” 与“章解”大同小异,故留下章解。就章解而言,江夏张的解释,跟通常的解读并无二致,只是文字更直白,更幼儿口语化。

所谓“妙解,更多的体现在下面“演说”部分,这才是一个幼童最见功力的部分。

【演说】

这一章是说,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德是道的动转。

老子之道德,是从先天的虚无来立论的,既是虚无的,当然是无声无息,神妙不可测的。一样的道理,既是虚无的,那也定是未可捉摸的。孔子谓之曰犹龙,是对道德的赞叹,是说老子的道德,就像龙那样潜跃赋形,隐现随性,有无不得知,变化无常态。

老子的立言亦如此:先天虚无。但若是执着于后天有状有形之道理,又岂能窥得“犹龙”之片鳞半爪?

但老子这番话,虽出于先天虚无,言说之事却非虚的、无的,而是实的、有的,又且是体用合一、本末皆具的,不是空虚、虚无的一塌糊涂,没有用处的。

就像这一章,他说,真常的“道”是不可言说的,“道”是老子勉强假定的一个代名词。

道既然是不可言说的,那他的名称也就不可以强名,也便是虚无的了。

那些可以言说的道,都是那个不可言说的道生出来的;那些可以标记的名,都是那个不可标记的名生出来的。这些可言说、可标记,是因为有形有状,方便区别,所以可以言说,可以标记。

所以,那个可以为天地的始、为万物的母的道,是虚无而实在的。不然万物从何而来,只是不为人所知而已,所以那个道,看不见听不到,有而不见,有仍归于无。

所以说有和无这二面,同归于道,只是名称不同,同样玄妙莫测呢!

人受道的全体,人就要体道的自然。真空以观道的神妙、妙有以观道的徼眼。

这徼妙等字,后世丹家解为玄关一徼,修养通了这一徼,便能成不老金仙。不知这等解释,所据者何?盖见一爪一鳞,而不知龙德的全体耶?

我觉得白居易说得对,他说老子不言药、不言丹,不言白日上青天。这徼妙二字,固然是道的体用,但这里说的是身心性命天下国家。

天下万事万物,各具徼妙。譬如锁簧为徼,钥匙启动了徼,锁便能打开。所以这个开锁的道理便是妙,若不知这徼妙,就是把锁捣鼓坏了也打不开。

所以人之处世为人,第一就是要知道徼妙的道理。修身不知徼妙,就会戕贼性命;做官不知徼妙,就会祸乱国家;那些科学家制造的飞艇、轮船的,能跑到天空海底里飞走,那就是他们知道了物质的徼妙。帝舜无为而天下治,孔子相三月而鲁国治,也是知道为政的徼妙。

但事事物物,各有徼妙,不求知而自知。

说了这么多,那道的徼妙到底是什么?君看现今全球,战端频仍,斩杀不绝,惨无人道。那救天下的徼妙何在呢?小子不揣愚陋,敢大声疾呼:将老子救战杀的秘诀,敬告全球万国同胞。

这妙是什么?就是虚无的道。

这徼是什么?就是好生的德。

你看,满肚子私欲,残忍成性,如何不战杀呢?哎呀!这几年战杀,死伤的性命真的不少了,坏坏的东西也真的不少了!同胞同胞!觉醒觉醒!快来实行老子的道德,挽回这杀运,庶使万国共享和亲康宁的幸福呢!

江希张白话中庸

你质疑了吗?但是神童确非浪得虚名

看了上述解释,你是否跟我当初一般,深度怀疑?但核查相关资料得知,这位神童,背景深厚,资料详实,涉及的人物也都是一时名流,有报章辅证,且山东提学使、巡抚,摄政载沣、末代皇帝溥仪,以及民国总统黎元洪、代总统冯国璋、山东省长等大批政、学各界风云人物,谁敢如此大胆,编造如此弥天大谎?而且为这事,鲁迅先生还专门属文《鬼话与科学》,“揭露”江希张的“鬼话”,结果事实证明,鲁迅批判的“捣乱得更凶的,是一位神童做的《三千大千世界图说》”,却是别人假托江希张的“伪作”。

江希张的家学深厚。1907年3月27日,江希张出生于山东历城县江家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江钟秀是晚清秀才,在济南星宿庙办义学,颇具文名,著有《孙孟图歌》、《兴学创闻》等读物。母亲王崇孟上过私塾,就读山东省立女子师范学校。

江希张两岁时,母亲王崇孟在教江希张识字时,意外地发现儿子对文字的天赋极高,说与丈夫等人听,并开始定向培养。到了四岁的时候,已能跟大人们吟诗对句。这年的春天,江钟秀带着儿子到趵突泉游玩,父子俩兴之所至,临泉吟诗,对景作对。一位长者走过来随口一句“钓鱼”,江希张应声对曰“放鹰”。老人微微摇头,表示不合韵,江希张立马更改道“救蚁”。

推荐为宣统皇帝溥仪的伴读。那位让江希张对句的长者不是别人,正是山东提学使陈荣昌的幕僚。陈荣昌得知如此神童,亲往考察,确信无疑,便报告了山东巡抚孙宝琦。孙宝琦要当面考核,令人通知江钟秀父子前来巡抚府验证。

孙宝琦开始面试江希张“文学”,江希张诗文皆能顺口破题,无不合乎章法,且新意迭出。孙宝琦暗暗称奇,最后又出了道上联:“五大为天地君亲师”,江希张沉着应对“一生守仁义礼智信”。接着,孙宝琦又考了江希张一通算术,江希张也都能准确答题。至此,孙宝琦始信世间果真有神童。不久便上报学部,推荐为宣统皇帝溥仪的伴读。

光明网《民国第一神童江希张》

下面资料引自《光明网》和“快懂”百科:

4岁,能与父母吟诗作对。

6岁,受唐春卿(北洋政府学部大臣)召见,“令作《立宪论》”,受嘉奖。

7岁,孔教会主任陈重远问其志,江希张口占一绝:“铁路轮船逾五洲,天叫小子再周游。佛老耶回同开化,鲁雨邹风满地球。”轰动学坛。

9岁,《四书白话解说》出版。民国大总统黎元洪题词:“大同先导”,康有为题词“后生先决”,并写信盛赞江希张“堪称民国第一神童”。

彼时,有感于“一战”之生灵涂炭,写成《息战论》等书,倡导宇宙全息生命结构论,奉劝世界各国尊道贵德,珍爱生命,息战止杀。美国学者李佳白博士亲为写序,称江希张“具天纵之姿,有卫道之志”,“以一童子而能融洽教理,为世界民族请命”。

10岁,中华民国代理大总统代理大总统冯国璋聘为公府咨议

此后,江希张偏向于自然科学,山东省长田中玉责令江父将江希张送到了泰安萃英中学接受新式教育。两年后,江以第一名的成绩转入北京汇文大学预科……

江希张白话《四书》

江希张“妙解”其他章节参考

《道德经》第6章。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字解】

谷神是空谷的真神,玄是真空,牝是妙有,绵绵是微妙不绝的意思。

【章解】

虚空中的真神永在,它是真空妙有。

真空妙有之门户,即是天地所生的本原。

这个虚空无形的存在就是道,绵绵然似乎就在那儿。

人若要返本还源,必得像道那样,似存还无,

那他的作用就永远用不完。

【小编的话】

“演说部分”是江希张奇思妙想的精彩处。

【演说】

小子以为,这一章是老子发明“守中”的法门,还有“中”的功用。

诸君请看这“中”字的“口”型,就是一个圈,指的就是空谷之形。

《道德经》

这圈的上下露出部分指的就是天和地。

当中这一竖乃是真神,此神,人皆备有,儒家之中庸所谓天命的真性是也。

此“天命”之天字是独一无二的,它囊括了天地间的一切虚实所有。孔子所言“敬天”之“天”即此也。

不过,人经后天熏染,性流而为情,情流而为欲,此神不守,横流下坠,只在圈内循环,两头不出,只在圈内轮回也。

故,须当寡欲而顺乎情,摄情以归乎性,使那圈中竖画复活为神,自然会贯通于天地,此即孔子所谓“一贯之道”。

这一竖超入虚空,便会万古不坏,它上通下贯,立于天地间,可为天地宰。

何以故呢?

“中”字左为玄,右为牝;左边玄动是为阳,天地始也;右边动而为阴,万物母也。为天地始,为万物母,是为道也,是道的两种存在方式。

那两边的“口”,其形像门,中竖又像是门的枢纽,枢纽动而玄牝生。

玄牝既生天地,又判上下,此门自此闭合。

帛书《老子》

人之为道亦是如此,中间一道门,阴阳两隔开的,通开此门,疏通阴阳,使阴阳合为一处了,阴阳合为一处,方可悟道。那直竖乃能通天彻地,并能超然天地之外。

那通开此门所需之功夫,便是顺乎自然地无为而有为,有为而无为。道家所云“勿忘勿助”是也,孟子亦有此语焉。小子对那所需之功夫,也就是那无为而有为的功夫,更想演说为无欲无求,清静自然。也就是万事不强求,顺乎其自然,近乎道也。

后世演说家,乃执着于有物有像,偏执于什么关呀窍呀的。哪知老子所言,岂止人身之关窍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