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的一米是怎么来的?甲骨文台历说字——米

在我们这边以种水稻为主,从最开始播种育秧苗,插秧,再后面禾苗成长抽穂结稻谷,再到稻子成熟收割一般要二个多月的生长时间,然后晒干之后拿去碾磨才成米。在古代都是“舂米”,甲骨文的舂是象形字,像两只手拿着杵在舀里捣鼓谷物,舂米就是指把收割的谷子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将其去掉壳的过程,破碎或去皮壳的为米糠,而去掉壳的子实便是米。记的小时候我们那碾米的地方是在村里小河的旁边,通过水渠道把水引到碾米的地方,然后用厚的木栅栏把水挡住,当需要碾米时,把栅栏拉上去,利用水力带动机器转动,先把稻谷倒在碾米机上方的象大漏斗一样的大容器里,然后随着机器转动,一边出口出米,一边出口出谷壳,我们称它为糠,糠可以用来喂猪、鸡等动物。

【舂米】

在旧社会,人们经常没有吃的,也会用糠就着一些野菜做为食物,有个词叫吃糠咽菜,就是形容人们生活的贫困与艰辛。在以前碾完米之后因米里还有碎壳和谷子等,所以回家还要用米筛过一遍,把碎米,糠,沙子,谷子等杂物分出来之后的米做饭才好吃。

米不仅仅是指大米,还有黍、稷、稻、苽、粱等都可称米。古文字粱像用刀在收割庄稼,粱不仅指高粱,在古时候粱也指粟,粟是会意字,甲骨文的粟像一株庄稼长满籽实,庄稼的上方像一只手在采摘庄稼的籽实。粟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叫小米。

【甲骨文台历,米】

下面我们来看甲骨文米的解释:象形字,上下六点象米粒形,中増一横划盖以与沙粒水点相别,说文,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

意思是米是象形字,中间增加一横区别于沙粒和水点,中间一横像主干,小点像五谷结的果实,米的本义是指谷物和其他植物去壳后的籽实。

谷是百谷之总名,原来是指有壳的粮食,象稻、稷、黍等外面都有一层壳,所以叫做谷。百谷中的五谷原是中国古代所称的五种谷物,指稻、黍、稷、麦、菽,后泛指粮食类作物。

【水稻】

稻,是会意兼形声字。稻的甲骨文象将收获的稻米放进器中之形。金文改为从禾,小篆从禾,从舀,舀兼表声。稻以南方为主,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在温暖气候下广泛栽培,种子用作人类主食,为谷中极能养人的谷物,谷壳和其它可饲养家畜,稻分水稻和旱稻,通常指水稻。子实叫谷子,碾制去壳后叫大米。有糯稻、粳稻、籼稻之分。古以粘者为糯稻,不粘者为粳稻。

【稻,金文】

黍,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黍有两种,黏者为黍,不黏者为糜 ,黍可以酿酒,熬粥,做糕和用做五月端午节包粽子的材料等。黍久存不会坏,北方种的多。中国古代用黍百颗排列起来,取其长度作为一尺的标准,叫黍尺。

稷,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是重要的粮食之一。

麦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有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等多种。

菽,是众豆类总名的称呼,适宜干地种植,它可以养人的肌肉,大都用以榨油。

传说炎帝时期,他带领百姓制作了农业用的耒耜,又从野地里收集了一些草籽开始试种。不久,这些种子破土而出,长得很茂盛。到了秋天,多了几倍的收成。第二年,炎帝就叫稻、黍、稷、麦、菽五位大臣,带领百姓,按土地的高燥湿肥等情况,划分地段,分头大面积种植。结果,五个地段长出了五种不同的作物。为了便于记忆,炎帝就按五个大臣的名字,把这五种作物叫做稻、黍、稷、麦、菽,这就是五谷的由来。

根据中国史书的记载,黄帝在炎帝之后,统一了中国各个部落。他推算历法教导百姓播种五谷;黄帝的功绩之一是“艺五种”。“五种”指的就是“稻、黍、稷、麦、菽”五谷。按古史传说黄帝能种植多种粮食作物,表明黄帝使当时的原始农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几种粮食作物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所处的地位因时而异。五谷中的粟、黍等作物,由于具有耐旱、耐瘠薄,生长期短等特性,因而在北方旱地原始栽培情况下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至春秋、战国时期,菽所具有的“保岁易为”特征被人发现,菽也与粟一道成了当时人们不可缺少的粮食。与此同时,人们发现冬麦能利用晚秋和早春的生长季节进行种植,并能起到解决青黄不接的作用,加上这时发明了石圆磨,麦的子实用来磨面粉做面条,饺子,包子,馒头。也可以用来制麦芽糖或酿酒,麦子的食用从粒食发展到面食,适用性大大提高,使麦子受到了人们普遍的重视,从而发展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并与粟相提并论。

【小麦】

儒家经典《春秋》一书中,它谷不书,至于禾麦不成则书之。可见,圣人在五谷之中最重视麦与禾。

在众多的仰韶遗址中,也发现了五谷,仰韶文化是距今约5000~7000年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首次发现。仰韶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一带,以河南西部、陕西渭河流域和山西西南的狭长地带为中心,东至河北中部,南达汉水中上游,西及甘肃洮河流域,北抵内蒙古河套地区。1994年在仰韶村附近的班村,发现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最有价值的是数十斤5000年前的小米,说明中国农业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

下面我们来看台历上米的文献引用

第一句:

掌米粟之出入,辩其物。
《周礼·地官·舍人》

整段话是舍人掌平宫中之政。分其财守,以法掌其出入。凡祭祀,共簠簋、实之、陈之。宾客,亦如之,共其礼车米、筥米、刍米。丧纪,共饭米、熬谷。以岁时县穜稑之种,以共王后之春献种。掌米粟之出入,辨其物。岁终,则会计其政。

舍人是官名,在周朝开始就有这种官,主要是掌宫内粮食供应之事,掌官中米粟出入、公平分发等事。这段话的意思是舍人掌管有关合理分发宫中用米的事务,分颁米给在宫中各官府的办公人员,按制度掌管米的支出与退还。凡祭祀,供给簠簋,盛上饭,加以陈列。接待宾客也这样做,并供给接待宾客的大礼所需的用车载的米、用圆筐盛的米、饲草和禾。有丧事,供给行饭含礼所需的米,并供给炒熟的谷。按一年的四季悬挂各类谷种而风干,以供王后孟春向王献种。掌管米谷的支出和收入,辨明它们的种类和名称而分别记账。年终就总计用谷的多少。

【各种米】

第二句:

楚汉相距荥阳也,民不得耕种,米石至万。
《史记货殖列传》

从字面理解楚汉在那时候发战了战争,两军相持于荥阳,也就是现在河南省荥阳市一带,因为战争殃及百姓不能耕种以至粮食缺少,导致一石米价涨到上万钱。

最后一个文献:

凡外脱膚谷者,如菰、菱、莲、芡之类皆曰米。
《正字通·米·部》

这句话的意思是凡是能去掉壳的谷物都可以称为米。

米后来引申为长度单位,它是国际单位制基本长度单位,符号为m。1米的长度最初定义为通过巴黎的经线上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的千万分之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