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的一首《八声甘州》,写尽羁旅悲秋之苦,连苏轼都惊叹不已

宋词是一个不同于古诗的独立的文体,古代人常称作唱词。有一些被传唱的词是先有了曲,然后才由词人进行填词,所以今天的我们看到有些词的韵律非常地像,其实也就是这一个原因了。

在古代,在很多场合,乐人直接将文人雅士的词赋吟之唱之。每个时代的乐人生存环境大致相同,这和现在的包装歌星一样,谁能和大家合作,得到大咖的推荐,谁的粉丝就多,名气就大,收入就高。北宋景德至庆历年间,京都汴梁的主要娱乐场所,叫座率最高的是柳永。

或者正因为柳永经常出入娱乐场所,流连于青楼妓院之间,皇帝宋仁宗和宰相晏殊都不太青睐他,认为他人品太过轻佻,他的词又过于俗气,没有文人士大夫的气质。

后来,因为一句词“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彻底触怒了宋仁宗,又因为仁宗皇帝“留意儒雅,而柳永好为淫冶讴歌之曲”,所以一生都以仁爱对人的仁宗皇帝,这一回却是记恨在心,把柳永的名字从进士名单上划掉,说了一句你且去浅酌低唱,要什么功名?于是柳永备受打击。

但受到巨大打击的柳永没有彻底沉沦,虽流连于烟花柳巷,却并不沉湎酒色,他尊重风尘女子的人格,同情她们的命运。同时保持着清醒的自我意识,在所谓“淫冶讴歌”之外,也创作了许多境界高绝的名篇,成为词坛上的丰碑,真可谓是“白衣卿相”。

因为没有功名,没有稳定的工作,柳永只能过着漂泊无依浪迹天涯的生活,于是羁旅行役也成了柳永生活中的常见经历。所以,柳永众多经典词作中也有比较多的篇目是反映羁旅生活的,如《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

柳永说,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面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凄凉的霜风一阵紧似一阵,关山江河一片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高楼上。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只有那滔滔的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柳永说,不忍心登高遥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着佳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思念着我,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她哪会知道我,倚着栏杆,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柳永是较早把游子羁旅情怀纳入词中的人。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归。全词语浅而情深,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写出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典型感受,从而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

此词上片描绘了雨后清秋的傍晚,关河冷落夕阳斜照的凄凉之景。开头两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一个“对”字领起全文,也相当于帮读者设置了观看的视角。“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起头的八个字清劲有力,气势雄浑而开阔。连着后句“一番洗清秋”,一个“洒”,一个“洗”,用得简直精妙绝伦。“洒”字有一种在范围上的宽阔感,而“洗”字一笔写出秋天的清朗,读来甚是爽健。

接着“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用一个“渐”字把读者带入另一个意境,一场秋雨一场寒,词意由清秋渐渐过渡到了暮秋。凄厉的北风中,山河大地已是一片萧瑟景象,秋雨过后残阳的一丝余晖照在词人登临送目的高楼上。

接着“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两句即是景物的描绘,也是心情的抒发。情融景而出,愁缘境而生。词意由苍莽悲壮,而转入细致沉思,由仰观而转至俯察,又见处处皆是一片凋落之景象。“苒苒”,正与“渐”字相为呼应。一“休”字寓有无穷的感慨愁恨。到处红花绿草相继凋零,随着时光的消逝,美好的景物也没有了。真可谓秋情漠漠,余愁戚戚。

最后两句“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以江水之无情写世事无常,写的是短暂与永恒、改变与不变之间的这种直令千古词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无语”二字乃“无情”之意,此句蕴含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我觉得比起李后主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丝毫不逊色。

下片抒写词人久客他乡急切思念归家之情。开头三句“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写作者登高望远引发的思乡之情?作者已经登高望远,还说不忍,可见词人心情的纠结复杂难以言说。望不见远处的故乡,但欲归去的心情难以平复。

接着两句“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这两句是作者向自己发问:这些年来,浪迹天涯,不能回到家乡,这又为了什么呢?流露出不得已而淹留他乡的凄苦之情,回顾自己落魄江湖,四处漂泊的经历,此时此刻,作者的乡思涌起,已不可遏制。

接着“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中的后两句是化用谢朓“天际识归舟,云中辩江树”的诗句,而且温庭筠也有“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名句,柳郎在此反用谢意而比温语更为曲折。“误几回”三字,传神传情,既通俗又精雅,显得分外熨帖而深沉。盼归的怎么样呢?她一定天天在妆楼上凝望,天天在识别归舟,不知道她错认过多少次了。“ 望”即为“凝望”,我们这里可以理解为望穿秋水。结句从归到倚阑,回应开头,因为一切景象都是“倚阑”时所见,一切归思都是“凝愁”中所起,首尾呼应,灵活而且自然。

最后三句“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是词人在默默的嗔怨对方不知自己天涯愁旅,苦不得归的心情。上由自己联想到对方,此又从对方回思到自己,笔势一纵一收,回环往复,思乡之苦,怀人之情,十分生动,跃然纸上,渗入人心。

在词人多篇写羁旅行役的长调中,此篇《八声甘州》是最富于意境的典范之作。词的写景层次清晰有序,抒情淋漓尽致,写尽了他乡游子的羁旅哀愁。全词语言通俗,将思乡怀人之意绪表达得明白如话,然感情真挚而强烈,跌宕起伏。

世人对此首《八声甘州》评价甚高,以为最好的唐诗,也不能超过它,称之为千古名篇。清代郑文焯说:“柳词本以柔婉见长,此词却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写奇丽之情。”清代刘体仁也说:“词有与古诗同妙者,'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即勅勒之歌也。”苏轼亦谓:“人皆言柳耆卿俗,然如“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唐人高处,不过如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