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集83篇 富足礼仪 贫穷盗窃
“家有三样,不富也旺”,哪三样?有一样也是好事
01
原文
礼义生于富足,盗贼出于赌博。天上众星皆拱北,世间无水不朝东。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02
译文
礼义是在富足生活中形成的,往往因为赌博才使人沦为盗贼,走上犯罪的道路。天上的众星都朝向北斗星,地上没有一条江河不向东流。品德高尚的君子能安于贫困的生活,通达道理的人会听凭命运安排。
03
注释
①语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是故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富贵生于宽暇,贫穷起于无日。”(前一句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04
解读
自然有自然的规律,社会有社会的法则。
“天上众星皆拱北,世间无水不朝东”,自然界遵循着自己的规律运行,也只有遵循自身的规律才能使世间万物并行不悖。人类社会也只有遵循自身的法则才能健康发展。礼义廉耻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而它的形成也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人类社会在茹毛饮血的时代,生存是最紧迫的问题,决不会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什么道义和礼法。“仓廪实而识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基础打不牢,上层建筑就不会坚固、稳定。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人们只有吃饱穿暖了之后才会有精力去思考更深远的人生社会哲理。社会的文明程度与它的物质积累通常是成正比的。
一个高尚的人能够安贫乐道是因为虽然他们生活清贫,但是他们更懂得人生和社会的哲理,他们懂得财富对生活的重要性,更懂得对生活条件的追求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盲目追求和攀比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安贫知命不是对社会规律的背离,而是对其更高层次的认识和领悟。
05
故事链接
叔向贺贫
叔向是晋国大夫,韩起是晋国正卿。
一日,叔向去见韩起。韩起正为清贫发愁,叔向却向他道贺。韩起说:“我有卿大夫之名,却无卿士财富,无法和各位卿大夫交往,所以我很忧愁。你为什么却向我道贺呢?”
叔向回答说,从前,栾武子家没有多少田产,家里祭祀的礼器都不齐备,但能发扬德行,遵守法度,从而诸侯亲近他,戎狄归附他,最终治理好了晋国。到他的儿子桓子就骄奢淫逸,贪欲没有止境,违法乱纪,任意而为,放债取利,聚敛钱财,结果祸延子孙。他的儿子虽然没有沿袭他的行为,而是继承祖父德行,本该免于祸难,却因受他的牵累,以至流亡到楚国。还有晋国正卿昭子的家私抵得过晋国的一半,武力有晋国军队的一半,倚仗着财富和势力在晋国骄横异常。他们家有五人做大夫,三人做上卿,权倾一时。然而昭子被杀,却没有人哀怜他们,就因为他们无德啊!现在,你有栾武子的清贫,也能继承栾武子的德行,所以向您祝贺。如果你不担忧自己道德不立,只担心钱财不足,那我要哀吊都来不及,还有可庆贺的吗?”
韩起幡然醒悟,跪拜道:“我本来要亡的,多亏您开导我,不但我韩起要感谢您,从我始祖桓叔以下,都感谢您的恩赐!”
孟母三迁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一迁,孟母看到孟轲在跟邻居家的小孩儿打架,孟母觉得这里的环境不好,于是搬家了。
又一天,孟母看见邻居铁匠家里支着个大炉子,几个满身油污的铁匠师傅在打铁。孟轲呢,正在院子的角落里,用砖块做铁砧,用木棍做铁锤,模仿着铁匠师傅的动作,玩得正起劲呢!孟母一想,这里环境还是不好,于是又搬了家。二迁:孟家原住在乡下一块坟茔旁,门口常有哭哭啼啼、吹吹打打的送葬人路过,盂轲便模仿,孟母认为这样下去不利于儿子成长,就将家迁到了城里。
三迁:城中无墓地,但处于集贸闹市,叫卖喧嚣声不绝于耳,孟轲于其间耳闻目染,又开始模仿。孟母认为这样还是不利于孩子成长,于是将家迁到了城东的学官附近。学宫附近环境高雅肃穆,读书声不绝于耳,孟母决定在此安定下来,让孟轲接受学校文化的熏陶,以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