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刚毅 | 那一次家访
你我的平台,大家的舞台
麻城文学微刊
主办单位
麻城市诗词学会
麻城市作家协会

作者简介
张刚毅,麻城市楹联学会会长。男,1955年出生,湖北麻城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系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楹联学会理事、麻城市诗词学会副会长。曾任《大别山楹联选粹》《中华女子楹联》《中国对联集成·湖北黄冈卷》《中华古韵》《麻城民俗》副主编;农村执教40余年间,在教育权威报刊发表教育论文、教育随笔、散文百余篇;多年来,乐于诗词、楹联创作,发表诗词、楹联作品数百首(副)。2017年荣获湖北 “联坛精英”的称号。著有《杏雨·散文集》《杏雨·诗联集》。
那一次家访
张刚毅

我常对从教的孩子们谈家访,其中我经历过的一次家访,已谈了好几次了。
那是1985年秋,我在一所边远的农村初中工作,任初二(2)班班主任。学校离家很远,妻子种了好几亩责任田,重一点的农活还留给我星期天去干。
那时教学工作抓得紧,学校每年中考成绩在全县夺魁,于是很多、很远的学生来插班,连县城里也有几个学生来这所离家远、条件差、交通不便利的农村学校就读。
邹华是县城来的学生之一,她的父亲在县邮电局工作,老家离我校倒还不远,知道老家的初中教学质量高,便将女儿转校来念书。邹华平时周末不回县城的家,回老家由伯父、伯母们照顾一天;如果放两天以上的假,便回城去与父母团聚。邹华读书很勤奋,学习成绩很好,但性格有点內向,她父亲工作很忙,又很少来看女儿,于是我很想与她父亲交流交流。
有一段时间邹华神情忧郁,闷闷不乐,问她时,她支支吾吾的,无法明白为什么。我很担心她因过份想家,而在学习上分神,总想去趟县城,到她家走访一次,但学校离县城很远,来去要耽搁一个白天,还不可能和家长多聊。然而周内工作又太紧,那时周末也只是星期天一天例假,我得回家看看老人、老婆和孩子,特别是家中积累下来的重活等着我回家干完,干完后还得赶到学校上晚自习,因此利用星期天去县城也很难呀。于是我很焦虑,害怕拖下去,解决不了邹华的思想包袱。
又一个周末到了,周六下午还要上完两节课,师生方可离校。第二节是班会,上课前我在教室门口看到了邹华,她刚要进教室,我不经意地说了一句话:“我准备去见见你爸爸……”但后面“我打算抽一天时间”、“你希望我什么时候去你家” 等话还没来得及说,教务主任就喊我去说一点事,中断了下面的话。
待上课铃响后,我走进教室,突然发现邹华不在座位上,同桌说她留有请假条走了。
我手捧着请假条,两眼盯着上面“张老师,我请一节课假,提前回家去了,明天见”几个草草的字,一时不知所措。上完班会后,在边护送学生出校门时,边考虑发生的这件事。
我并不后悔说了那句没说完的话,而是邹华这孩子急躁、急切的心理弱点令人担忧。她急着赶回家,无非是要提前告诉父亲,“明天张老师要来家访”的消息;无非是要让父亲有些必要的准备……
唉!我如果不去,邹华一定十分失望,会认为老师说了假话,甚至家长也会认为老师不该骗一个离家这么远的孩子……那时通信不方便,我又如何及时解释呢?我如果去呢,明天家里的农活还等着我去做,说不定今天下午要做的事,老婆早安排了。
但是为了学生,为了诚信,我还是决定拋开回家的念头,选择了去县城邹华家走访一次。
我看了看手表,时间已到下午三点半,骑自行车赶到镇上,再乘去县城的最后一班车应该没问题,晚上正好同她父亲清靜地谈谈。
因当机立断,我就这样赶到了县城,在一家小店里吃了一碗面条已是万家灯火了。我来到邮电局,问了门卫,知道了她家就在局院内宿舍楼住,在门卫的带领下,我敲开了邹华家的门。
开门的是邹华,她十分惊讶地看着我,半晌才叫一声“张老师” ,急忙回头喊道:“爸爸,妈妈,张老师来啦!”
我见到了邹华的父母亲,一家人为我连夜远道而来十分激动,邹华的母亲说:“华下午回后告诉我,说张老师明天来,要我明天多准备点菜,一定要好好招待张老师,没想到张老师今晚就赶来了,明天中午她爸好好陪张老师在城里逛逛,吃完午饭后,再带华乘班车去学校。”
我说了我来家访的意图,并提出:“家庭有一些负担,不便在城久留,今晚得请邹局长给安排个睡处,便于我明天好早起床,乘早班车回家就行。”邹华的父亲甚是理解,特别悟出了我连夜来他家家访的真正原因,连声说:“乡下老师太辛苦了!”
那夜,我从学校教育谈到家庭配合,从孩子的智商谈到情商,给邹华父母很大的启发。直到深夜12点,邹华父亲便带我到局里的小客房就寝,第二天星期天我便乘早班车离开了县城,上午9点至下午5点,干完家里的活,骑上自行车来校,赶上了晚自习。
我常常谈到这次家访,觉得很有收获——我对学生的尊重和守信换来了学生对我的敬仰,邹华同学后来事业有成,当了某部门的经理,一直关心我的生活和身体,其因是那次家访给她以及她父母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向上滑动阅览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