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发展融合中,蒙古族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生产民俗,其中最有特点的是狩猎民俗和游牧民俗。游牧文化中有很多的民间智慧,如:牧民为什么一年四季游牧、最重要的是在水草不足或遇到自然灾害时,需要走“敖特尔”(汉语为“迁徙”)来解决牲畜的缺水缺草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草原生态,牧民根据雨水丰歉和草场长势决定一年的游牧线路;无论是哪种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利用草原地带各个草地的季节差异,以更大限度地获取牧场,也是为了减轻草原和草场的人为压力的一种文化生态样式,这不仅使草原得到了合理的保护,也确保了牧草和水源的生生不息和永不枯竭。在这些了不起的游牧智慧中,环境保护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蒙古族用牛羊粪作为生活燃料。牛羊粪热量高,污染小,燃烧时间长,不易熄灭。用牛羊粪作燃料,满足了人们的生活之需,避免了大量粪便覆压草场,影响草的生长,同时也避免了夏季雨水冲刷,把粪便冲入河流,污染水源。牧业民俗中还包含很多仪式性的民俗,比如挤马奶的仪式,早期挤马奶的工作是由男性完成的。而在挤马奶时,如果是母马初次产乳,还有一个重要的母马初乳洒祭仪式,颇为隆重:两位骑白马的男子先用套马杆挑起盛母马初乳的奶桶,绕系仔马的长绳顺太阳方向转三圈,同时另一位骑白马的男子用九眼勺向四面八方的神灵洒祭并吟诵洒祭词。一方面表达人们对万物神灵恩赐的感激之情,敬献母畜初乳供天地诸神享受;另一方面祈求神灵继续保佑和赐给更多的恩惠。在蒙古族牧业民俗中,与牧业文化相关的仪式性的活动很多,与马有关的节日是最有代表性的。钟情马、崇尚马、誉美马,是蒙古人源远流长而意趣深邃的特有遗风。打马鬃、烙马印、套马、赛马等节日,都是通过特有的仪式来完成,展示了魅力无穷的蒙古族传统马文化。在蒙古族的生产民俗中还有一个具有特色的行旅民俗,它既不完全是交通运输,也不完全是搬迁迁徒,这里融入了许多内容,如,征战民俗、长途跋涉、日常搬迁的勒勒车队、驼队,既跟商贸有关系,也与日常生活中的迁徙活动有密切的关联;蒙古族的饮食主要分为四大类,分别为面食、肉食、奶食、茶食。蒙古人习惯把奶食品称为“白食”,蒙语称为“查干伊德”,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奶食品的制作技艺是丰富多样的,主要有奶豆腐、奶皮子、奶油、图惕、阿如拉、楚拉等。民间智慧在饮食文化当中也得到很好地体现。肉食品也称作“红食”,蒙语称为“乌兰伊德”。肉食做法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手把肉和烤全羊等,实际上,风干肉更能完美的体现出蒙古族肉食品的特点。传统意义上的风干肉和我们现在在市场里买到的,完全是两回事。现在我们买的风干肉,基本上都是通过快速烤干或者是晾干而成的,入口比较坚硬,携带也不方便,在加工时又掺杂了各种香料,失去了肉类原有的鲜香;而传统意义上的风干肉的晾干过程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是牧民在储存冬季肉食时,先把宰好的鲜肉晾干,然后放在通风处,经过自然的慢慢风干,到春季时就会成为松软的风干肉。成吉思汗征战的时候,曾经把风干肉捣成肉松,然后装入用酸奶汁浸泡洗干净吹起来的牛膀胱里,一整头牛的风干肉粉就可以轻松的装进一个牛膀胱内,这真可称为“超级方便牛肉粉”。一大锅水里只放一小汤匙肉粉就能做出美味的牛肉汤来。据史料记载,这种方便肉粉是古代蒙古军队后勤保障方面的一个“重磅武器”。蒙古族的风干肉主要以牛肉为主,很少有羊肉。蒙古族认为绵羊肉和马肉性温,牛、骆驼和山羊肉性寒,所以冬天多吃绵羊肉,夏秋季多吃牛肉和山羊肉。有谚语说:“羊肉过百天变成毒,牛肉过百天变成药”。因此,羊肉要吃新鲜的,而牛肉则可以存放一段时间再食用。风干肉是牛肉的一种保存方法,也体现了蒙古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协调性。
新月—— 王颖莉,编辑、策划。双本学历——吉林大学中文系、中国传媒大学。主修古典文学和编剧编导,广告宣传,品牌包装。吉林大学历史系在读博士,主修蒙古史。原《京华时报》副刊编辑,现任影视编辑,广告文案编辑,品牌包装策划,文化旅游宣传,文化旅游课程研发等职。写有文化散文集《霜天残月》,抒情散文集《城事赤峰》,历史文化剧本《日出红山》,蒙元文化系列书籍《行走在文明的长河——蒙元文化巡礼》。